白瞎了俞飛鴻等7位大腕加盟,《慶余年2》造勢5年終上桌,觀衆:你就給我看這個?

柴叔帶你看電影 2024-05-17 16:40:57

“我想爲這些人,與這世間的道理鬥一鬥。”

五年前,頗具理想主義的《慶余年》橫空出世。雖然一開始並沒有多少熱度,但很快,其幽默的風格,詭谲的權謀,使得這部劇最終低開高走。一下子成了當年的黑馬爆劇。

《慶余年》一度火到什麽程度呢?說來非常無厘頭,劇播之後,全國至今仍有400多家企業以“慶余年”命名。所以,五年後原班人馬拍攝的第二季,也的確不負衆望。開播第一天就收視率爆表。雖然目前僅更新了5集,但豆瓣的長劇評論就已接近兩百,小組成員更是很快就超10萬。要知道,就算是大熱劇《甄嬛傳》,播出十年,小組成員也才30萬。可是,就目前更新的內容來看,《慶余年2》真的對得起觀衆們五年來的苦苦等待嗎?01首先讓觀衆诟病的,是角色的人設崩塌。真的很難想象,第一季裏見了皇帝也不肯跪的範閑,到了第二部,膝蓋居然變得那麽軟。先是在王啓年家裏差點被他老婆的一句話嚇得差點跪倒。接著又在見慶帝時,幹脆就直接跪在大門外,還喋喋不休地講個沒完。

張若昀是變帥了,瘦了,臉部線條也更精致了。但他並沒有因爲這些改變,而給範閑這個角色帶來什麽正向的加持。反而在表演中稍顯做作,做表情時也有“用嘴演戲”用力過猛之嫌。

同樣值得诟病的,還有吳剛老師飾演的陳萍萍。這個在第一部裏老謀深算的老狐狸,南慶鑒查院的院長,本是個擅長謀略而又深沉的角色,非常有魅力。但不知爲什麽,到了第二部,忽然變得輕浮又話多,而且吳剛老師的饅頭臉真的讓人很出戲。

難怪很多大導演都不想要整容臉,因爲真的太影響演員做表情了。而且有人工痕迹的臉真的很讓人出戲。另外,原來城府深沉、甚少喜形于色的慶帝,在聽到範閑死掉的消息,竟然也激動得有點過了頭。

就,真的全員崩。在劇裏範閑是團寵沒錯,爹們陡然聽到他的死訊很傷心,情理之中。但爹們在表達悲痛、以及對死訊不信任的時候,表演方式實在是太潦草了。

好歹都是叱咤娛樂圈多年的老戲骨,除了暴走和瘋狂輸出台詞,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表達方式呢?那感覺,就好像知道自己劇熱度太高,因此也不用心了,隨便敷衍一下也不愁流量。02其次的槽點便是劇情拖沓。很難想象,不是穿越劇還能看到現代劇布景。故事開篇就是一個像圖書館又像編輯部的地方,一群人圍著袁泉問“範閑死沒死”。

演了七八分鍾,然後鏡頭一轉,寫《慶余年2》的作者來交稿,表示第二部終于有了著落。誠然,被催更是每個作者都逃不脫的命運。但,這個情節有什麽必要嗎?知道觀衆等得心急,就該直截了當地切入劇情啊。搞這麽一出是自覺很幽默嗎?接著,爲了擔心時間隔得太久,盼得眼藍的觀衆們早已忘了上一季的劇情,故事便從上一季言冰雲刺殺範閑開始重新講起。

上一季留的懸念在此終于揭開,原來範閑只是假死。如果說到這裏,劇情還勉強算正常。但接下來一系列範閑在回京路上的所見所聞,真的不能不讓人懷疑導演有水時長的嫌疑。進度條都拉到一半了,正題還沒入,然後又出現了一大群民衆用自己的方式懷念範閑。

不是我說,劇方你是不是有點自戀啊。知道觀衆期待第二季,但也沒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這些莫名其妙的情節來沾沾自喜吧?

還有,範閑在王啓年家吃飯的劇情也是毫無必要。一個粉妝玉砌的小女孩叫“霸霸”,一開口就差點把範閑送走。

甚至她爹也叫她“霸霸”,而她叫她爹“小年年”。這是什麽惡臭倫理梗?印象中,只有德雲社的一幫大老爺們才會想要互相當爹。但完全不好笑啊。放在劇裏,只給人一種爲了達成喜劇效果,而非得硬搞笑的觀感。不知道是不是德雲社大少爺當了次劇的搞笑顧問。03第三點便是故事邏輯混亂。故事一開始,就給範閑設置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爲了脫身,他只能假死。但假死騙過二皇子,也就等于騙了皇帝,就犯了欺君大罪。因此橫豎都得死。

本來這麽設置無可厚非,還能增加看點。但問題是,劇中的設定是,範閑本來就是慶帝的親兒子!慶帝因爲聽說他死了,激動得都跑出重影了,如果一旦知道他沒死,那不應該更是欣喜若狂嗎?怎麽還反而會殺他呢?

另外,範閑假死是爲了脫身,劇中也因此安排了假死三件套。甚至爲了讓對手無從查起,還做戲做全套,假意放火燒了範閑的“屍體”。這麽萬無一失的計劃啊,結果,沒人信。所有人都笃定範閑還活著。等于是演了半天,布了半天局,結果是給觀衆布的局?看看還有多少觀衆能忍到這裏還不棄劇。那大概率就是死忠粉了吧。04最後想吐槽的一點是,知道本劇招商好,知道你們劇方賺錢了。但,廣子是不是也忒多了點?而且部分廣子植入也太無縫對接了,看著看著,才發現是廣告。不由讓人感歎,真不知是廣告拍得太自然了,還是劇情太像廣告了。更有意思的是,光酸奶廣告就植入了兩家。這兩家還是競品。

總之,目前更新的五集完全配不上觀衆五年的辛苦等候。內地片子續集必爛的定律,希望不要應驗在《慶余年2》身上。—END—

0 阅读:26

柴叔帶你看電影

簡介:從影視管中窺豹,從娛樂見微知著。冷眼看世界熱腸對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