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80後,以1350億財富成爲山東首富

雷達Finance 2024-03-27 22:29:18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低調的“80後”富豪張剛,再度奪魁山東首富。

3月2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據泰山財經,來自聊城的信發鋁電張剛家族位列中國企業家第13位,以1350億元的財富再度拿下山東首富。

“80後”的張剛作爲信發集團創始人張學信之子,早在2015年已接班父親,現任信發集團董事局主席。不過,這對父子異常低調,很少出現在媒體的采訪中。

官網顯示,成立于上世紀70年代的信發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信發集團”),是一家集發電、供熱、氧化鋁、電解鋁及鋁深加工等産業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時至今日,因信發集團旗下沒有上市公司,也未進行發債融資,其財務數據對外一直是個謎。

雷達財經注意到,這家鋁業巨頭上次被媒體廣泛關注,還停留在2019年關于“山西信發鋁廠赤泥庫滲漏疑雲”的報道。電解鋁的高耗能、高汙染特征,也使得信發集團旗下衆多公司,在近年來屢屢登上行政處罰的黑名單。

依靠電解鋁發家

2019年11月28日下午,由《山東商報》主辦的“濟南萬科•2019山東創富榜”發布會在濟南舉行,信發集團的宋傳英家族以953.94億元財富登上榜首。

宋傳英不是別人,正是信發集團創始人張學信的妻子,她曾是一名普通的家屬區燒水工。這也是宋傳英家族首次在該榜單中登頂,在此之前,魏橋集團的張士平家族連續4年蟬聯榜首。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由《山東商報》主辦的山東創富榜自2010年問世以來,曾登上山東首富位置的三個家族,包括信發集團、南山集團宋作文和魏橋集團張士平,各自旗下均擁有鋁業資産。

從産業布局來看,信發集團創始人張學信憑借其一手創辦的鋁業帝國,近些年來後來居上,幫助其家族蟬聯山東首富桂冠。

據經濟導報早先的一篇報道,1947年出生在聊城茌平縣的張學信,僅比已故山東前首富張士平小一歲,兩人都操一口濃厚的魯北鄉音。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信發集團誕生于2007年,但其前身可追溯到1972年成立的茌平縣發電廠。張學信是熱電廠的第一批員工,並在1986年升任廠長,此後電廠改制爲茌平信發熱電有限責任公司,他成爲董事長。

雖在電廠任職,但張學信發家卻是靠電解鋁。據悉,彼時茌平熱電廠電力豐沛,存在閑置産能。1998年,這家熱電廠企業投産運行一萬噸電解鋁項目,第二年就實現效益600萬元。1999年,又上馬了7萬噸電解鋁生産線,2000年效益飛躍至2億元,張學信因此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就在張學信走上發家之路之際,2000年之後,張士平的魏橋集團也開始借助紡織廠的自有熱電廠余電做起了電解鋁生意,中國宏橋應運而生。

只是相較而言,張學信的電解鋁生意發展更爲迅猛,1998年到2004年7年間,信發集團的電解鋁生産從零躍居全國第一。

此後的發展中,張學信做起了填空題,發展電解鋁需要氧化鋁,企業就上氧化鋁項目,發展氧化鋁需要堿,張學信想也沒想立即補上制堿項目,制堿需要鹽,張學信就買來鹽礦。

憑借全産業鏈優勢,信發集團也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從市場上賺取著巨額利潤。茌平縣委宣傳部曾給媒體提供的資料顯示,從1996年的利稅500萬起步,至2007年,信發集團實現銷售收入達到278億元,實現利稅49.8億元,實交稅金近20億元。

時間來到2012年,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的産能過剩成爲政策的重點。這一年,作爲央企的中國鋁業由于市場低迷虧損超過80億元。

面對行業産能過剩、市場低迷,張學信不以爲意,認爲電解鋁産能過剩,但信發的産品由于成本低、質量好,並不過剩。他甚至反問媒體,“”汽車過剩不,家電過剩不,衣服過剩不?還有沒過剩的行業嗎?”

《中國企業家》在專訪文章中寫道,多年來,信發鋁業的發展堪稱一個奇迹,擴張速度快且每次都能在國家調控中“幸免于難”,最終成長爲一個擁有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材加工、發電廠等全産業鏈條的“鋁業帝國”。

張剛“子承父業”

一次媒體采訪中,張學信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張A4打印紙,紙上的文字大體是說,雖然山東首富是魏橋集團董事長張士平,但從資産規模上看,張學信掌舵的信發集團毫不遜色。

對比兩家集團的營收、淨利潤等指標,張學信確實有著自信的底氣。來自山東省企業家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15年,信發集團資産總額爲1604億元,僅比魏橋創業集團的1766億元少了不到200億元,實現利潤131億元,比後者高出25億元。

也就是這一年,張學信完成了交接班工作。天眼查資料顯示,2015年4月份,信發集團的法人代表、董事長、總經理均由張學信變更爲張剛。

生于1981年的張剛,先後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曆。

2006年回國後,25歲的張剛入職信發集團,2012年初擔任信發董事長。2023年2月,張剛當選爲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目前還擔任聊城市工商聯副主席、聊城市政協常委等社會職務。

退出一線的張學信,已經不在信發集團持股。天眼查顯示,茌平信友(下稱“茌平信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信發集團100%股權,其中張剛持有茌平信友51%的股份,其母宋傳英持有茌平信友19.6%的股份。

由于信發集團十分低調,對外資料不多。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披露的數據來看,信發集團2021年營業收入2312.1億元,2022年爲2680.88億元,同比增長15.95%;2021年淨利潤168.66億元,2022年爲153.92億元,同比下降8.73%。

據西安石油大學就業指導中心消息,2023年信發集團完成主營營業收入2907億元,完成利潤201億元。

産業布局上,近年來,信發集團正在光伏、風能方面發力。去年9月份,信發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懷濤表示,信發集團的鋁棒産品,在全國的光伏市場已經占到了45%。

該公司近年的重大投資項目中,也涉及到新能源方面。據中國電力網,去年11月16日,在榆林市招商引資推介會上,靖邊縣簽約的兩個項目,其一是與信發集團有限公司簽訂靖信靖邊熱電2×660MW機組項目,該項目總投資64億元。

以及與山東信發集團有限公司(靖邊縣信耀新材料有限公司)簽訂年産12.5萬噸高純晶硅、15萬噸工業硅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42億元。算下來,兩個項目總投資達206億元。

旗下公司多次受罰

雷達財經注意到,因姿態低調少爲外界所知的信發集團,卻屢屢因環保問題被推到聚光燈下。

公開信息顯示,2018年,信發集團子公司廣西信發鋁電有限公司,因環境汙染糾紛被環保組織北京市豐台區源頭愛好者環境研究所訴至廣西省百色市中級人民法院。

不過,次年9月份法院裁定,審理期間,被告廣西信發鋁電已經采取了一系列的環境治理措施,得到政府及生態環境部門的肯定,原告北京市豐台區源頭愛好者環境研究所認可被告爲環境治理所做的努力,訴訟目的得到初步實現爲由,向法院提出了撤訴申請。

2019年5月7日,有媒體刊發《山西交口信發鋁廠赤泥庫滲漏疑雲》一文,反映交口縣肥美鋁業公司240萬噸氧化鋁項目存在濾液滲漏、“帶病”生産等安全、環保問題。

工商信息顯示,涉事主角的肥美鋁業成立于2007年,全名“山東東嶽能源交口肥美鋁業有限責任公司”,2023年8月更名爲華源科技交口有限公司,目前聊城信源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其全部股權,而聊城信源的大股東是信發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1%)。

行政處罰信息顯示,2023年6月19日,呂梁市生態環境局做出處罰,由于華源科技交口有限公司“涉嫌違反控制、減少粉塵汙染物排放制度案”,依據相關法律被處9.6萬元的罰款。

除此之外,過去兩年裏,仍有不少信發集團旗下公司,因各種問題屢屢遭到所在地主管部門的行政處罰。

比如,于2023年3月28日,由張剛持股99.9%的神木神信熱電有限公司,因在投資建設的2×660MW發電工程項目實施中,未按照國家規定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西北能源監管局責令改正,處罰款三拾萬元整。

2023年7月12日,聊城信源全資子公司山西信發化工有限公司,因氯化氫合成爐頂部爆破片未定期更換,安全承諾公告牌未標明重大危險源級數,被呂梁市應急管理局罰款3萬元。

2023年11月9日,茌平信友持股84.62%的聊城研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聊城市生態環境局茌平區分局檢查時,該公司正在生産,治汙設施運行正常,檢查中發現該公司1-4號烘幹窯在線監測設備未按照規定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從而被罰款6.5萬元。

2023年12月25日,聊城信源因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進行建設,被聊城市茌平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處以罰款1919.8萬元。

0 阅读:0

雷達Finance

簡介:把脈公司全方位,掃除雷點,發現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