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凡是”被提出後,他帶頭表示反對,後來成爲副國級幹部

獨家故事 2024-05-15 08:22:03

提起老一輩革命家楊易辰,許多人可能並不熟悉,不過黑龍江人一定聽說過他,因爲他在黑龍江工作長達30年,官至黑龍江省委書記,他造福一方,爲黑龍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楊易辰是遼甯法庫縣人,年幼時就表現出了異于常人的聰明,他勤奮好學喜歡看書,1932年夏,18歲的楊易辰考入了河北法商學院,學制兩年。1934年,楊易辰順利考入北平的中國大學。

受進步思想影響,1935年,21歲的楊易辰參加了學生運動,第二年他就入黨了,楊易辰和當時其他進步青年一樣,對延安充滿向往,在日寇全面侵華之後,組織通知楊易辰等人離開北平,期間輾轉西安等地。

1938年,楊易辰在組織的安排下抵達了向往已久的延安,他被安排進入馬列學院學習,第二年9月,楊易辰被安排前往冀南地區工作,主要從事宣傳工作,他先後擔任過第三地委宣傳部長和平原分局第七地委副書記等職。

此後楊易辰長期在地方工作,他並沒有進入軍隊,解放戰爭時期他擔任過縣委書記、地委書記等職,建國後楊易辰擔任過遼西省委書記,他積極推動當地農業發展,支援抗美援朝。

1954年,東北的行政區劃進行了調整,許多幹部的職務也發生了變動,楊易辰被調往黑龍江工作,他擔任過黑龍江副省長、省委書記處書記,期間主管財經工作,他始終把發展經濟和提高生活放在第一位。

期間楊易辰常去基層走訪,了解第一手情況,他無論到了哪裏,都能跟當地的老鄉打成一片,認真聽取老鄉的反映,楊易辰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解決老鄉們的切實問題。

在特殊時期,楊易辰也受到過沖擊,不過在1972年他就恢複了工作,後來他當上了黑龍江省委書記,他力主排除幹擾發展經濟,狠抓生産,他頂住壓力促進生産,盡可能地減少損失。

讓楊易辰沒想到的是,1977年2月,“兩個凡是”被提出,對這種不以實踐爲依據的做法他當即帶頭表示反對,並對其加以駁斥,之後楊易辰堅決擁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大討論。

逐漸有越來越多的幹部認識到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而堅持以實踐爲基礎的楊易辰在“大討論”之後得到了重用,他在黑龍江先後出任省委第一書記、省軍區第一政委等職。

楊易辰在黑龍江主持工作期間,開展撥亂反正工作,充分發揮黑龍江自身的優勢發展經濟,推薦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同時支持工業、商貿的發展,爲黑龍江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3年6月,楊易辰當選爲最高檢檢察長,成爲了副國級幹部,他在主持工作期間堅決貫徹指示,嚴打各類犯罪,努力培養了一支有著浩然正氣的檢察官隊伍。1988年,楊易辰響應號召主動退了下來,1997年,楊易辰在北京病逝,享年83歲。

1 阅读: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