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蓮爲何一說“撥火”,就惹得武松勃然大怒?長大後才猛然醒悟

金寶講故事 2024-03-30 06:48:36

施耐庵的《水浒傳》之所以經久不衰,和書中人物角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好比梁山108好漢在施耐庵的勾勒之下有血有肉、躍然紙上,給讀者朋友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而圍繞在108好漢身邊的配角同樣被施耐庵塑造得精彩絕倫,好比武松的嫂嫂潘金蓮,施耐庵留給她的筆墨不多,卻將她的不忠與陰毒展現得淋漓盡致。

的確,潘金蓮在《水浒傳》裏成了“不忠”的代言人,她先誘惑武松未果,後又和西門慶有染,最終毒殺了夫君武大郎。

不過,潘金蓮在誘惑武松的時候有一個“撥火”的說辭,這又該如何解讀?

一、潘金蓮

潘金蓮無疑是一個妩媚動人的絕色尤物,可這麽一位大美人卻嫁給了一個侏儒武大郎。盡管武大郎勤勤懇懇、起早貪黑的賣燒餅,但潘金蓮的內心仍是寂寞空虛,只能孤芳自賞。

另一邊的西門慶則是一個富有的風流公子,他遊手好閑、沾花惹草,無意之中與潘金蓮四目相對,二人登時心有靈犀一點通。

後來在王婆的撮合之下,潘金蓮很快就和西門大官人打成一片。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潘金蓮和西門慶的關系很快就被發現,潘金蓮一不做二不休之下索性用一碗“毒雞湯”將大郎送上了天。

然而自以爲天衣無縫的潘金蓮卻躲不過武松的細心摸排,最終在人證、物證之下對所犯之事供認不諱,命喪于武松的刀下。

施耐庵筆下的潘金蓮這個人物角色此後被廣泛描繪和討論,成爲了探討道德、倫理和人性的重要話題。潘金蓮的一系列舉動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問題和矛盾,如貧富差距、道德淪喪等,具有較爲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社會意義。

然而,在潘金蓮和西門慶有染之前,潘金蓮早就看上了叔叔武松,可潘金蓮不但沒有成功俘獲武松的心,反而說了一句話讓武松勃然大怒。

二、勃然大怒的武松

武松人高馬大、身強體壯,又有一種不怒自威、頂天立地的氣勢。潘金蓮仰慕英雄豪傑,知道武松曾在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如此好漢,自然讓潘金蓮怦然心動。

無奈潘金蓮早早嫁給了“三寸丁谷樹皮”武大郎,在一番感歎老天不公之後,潘金蓮仍抖擻精神,試圖用自己的美色引起武松的注意,如果武松願意,就和叔叔暗度陳倉、瞞天過海。

一日,潘金蓮趁武大郎不在家,她精心布置了一桌酒菜,專心致志地等武松歸來。潘金蓮的時間差掐得非常准,武大郎剛外出不久,武松就回來了。

潘金蓮知道武松喜愛喝酒,于是連哄帶騙地讓武松喝了不少酒。書中是這麽寫的,那婦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動春心,哪裏按捺得住,只管把閑話來說。武松也知了八九分,自家只把頭來低了,卻不來兜攬他。那婦人起身去燙酒,武松自在房裏拿起火箸簇火。那婦人暖了一注子酒,來到房裏,一只手拿著注子,一只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說道:“叔叔只穿這些衣裳,不冷?”武松已自有五分不快意,也不應他。那婦人見他不應,劈手便來奪火箸,口裏道:“叔叔你不會簇火,我與你撥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熱便好。”

武松再也忍受不住了,只見武松劈手奪來,潑在地下,說道:“嫂嫂休要恁地不識羞恥!”把手只一推,爭些兒把那婦人推一跤。武松睜起眼來道:“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帶發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沒人倫的豬狗!嫂嫂休要這般不識廉恥,爲此等的勾當。”

注意看,潘金蓮起初用手捏了捏武松肩膀上的肌肉,此等操作表達的意圖很明顯了,可武松仍只有五分不快。直到潘金蓮拿了火箸,對著武松說了一句“我與你撥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熱便好”,便惹得武松雷霆震怒、當場發作。

初讀《水浒傳》的時候還是懵懂少年,自然不懂潘金蓮這一句話有何深意,直到長大之後成家立業、曆經了諸多愛恨糾葛方能體會潘金蓮的言外之意。

三、長大後才猛然醒悟

原來潘金蓮雖然對武松動手動腳,但武松仍顧及武大郎的面子,沒有與潘金蓮扯破臉皮。然而潘金蓮的那一句“我與你撥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熱便好”卻有兩層意思。

“撥火”就是“撩撥”之意,而“火盆常熱”則象征“欲火”。潘金蓮的這一句話無疑是說,我來撩撥撩撥叔叔,好讓叔叔的欲火如火盆一樣常熱才好。

武松雖是個粗漢子,但也心思甚密,他豈聽不出來潘金蓮的言外之意?不過潘金蓮看走了眼,她哪裏知道武松是一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真漢子,一來武松絕不暗中做如此有悖人倫之事,二來武松也聽不慣潘金蓮口中所說的這些汙言穢語。

這就能解釋潘金蓮這一句話爲何一說出口,就惹得武松雷霆震怒。不得不佩服作者施耐庵的才高八鬥,他的《水浒傳》竟有此等暗喻,難怪《水浒傳》能脍炙人口、深入人心。

0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