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歡記》: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注定無法幸福

windy天意晚晴 2024-04-11 16:03:28

《承歡記》裏,辛家亮和承歡這一對確實可惜,他們談了三年,深愛彼此,卻無法走入婚姻。一個富二代,一個“弄堂公主”,他們之間無法幸福的婚姻,只因爲他們門不當戶不對嗎?除了這些,他們之間還有一些問題。可惜這些問題,在正處于戀愛甜蜜期的人看來,根本不是問題。

1、雙方認知不同

承歡與辛家亮的認知存在很大的差異,說白了,他們根本讀不懂對方。辛家亮一直享受著承歡的照顧。家亮媽媽來他的家裏看他,看到整潔的臥室,滿滿的冰箱,家亮說承歡照顧他照顧得很好,家亮媽媽內心是非常高興的。但同時也能看出,家亮最享受的,也是承歡的照顧。

毛毛翻承歡的包的時候也說,包裏的充電器、去漬筆、藍牙耳機,其實都是爲家亮准備的。他們談戀愛的三年,承歡面對辛家亮沒車沒房工作能力一般,內心承擔了極大的壓力。可這些,家亮根本就不知道。家亮根本不懂得承歡內心的倔強。承歡面臨失業的風險時,家亮卻說我養你。承歡不願意動用家亮的關系去談合作,家亮卻給銷售部王總發信息讓他照顧……甚至在承歡獨當一面的520活動時,搞了一個盛大的求婚典禮。他只會用情感綁架承歡,卻不懂得承歡內心的堅持。承歡希望他能夠自立,可是他卻只想著在父母的庇護下過完一生。

這樣的認知,讓他們在面對父母的時候,態度完全不同。尤其是在雙方父母見面時,家亮一句話都沒有爲承歡一家說過。這份不擔當,讓誰遇到都會不舒服吧。

2、雙方家庭理念不同

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更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階層不同,雙方家庭觀念會存在巨大的差距。

承歡的家庭,主旋律是愛和理解。他們的日子雖然過得普通,但是他們一家人很相愛,父母氣氛融洽,姐姐和弟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但是家亮的家庭,主旋律卻是生意。兒女的婚姻,不是以愛爲前提,而是以家族生意爲前提。姐姐更是看不下去弟弟,無法接受普通家庭出身的承歡。雙方父母見面,雖然都事先知道,可是家亮的父親卻無故爽約,因爲他覺得兒子的婚姻沒有生意重要。可後來,他發現承歡跟姚總的親戚關系後,又說,給兒子先訂婚也沒什麽不行的。從姐姐委屈的態度也能看出,當初她也並不滿意自己的婚姻,只是迫于無奈才答應的。你看,對于辛家來說,兒女的婚姻是用來鞏固生意的砝碼。

不同的家庭理念,自然就無法很好地溝通。商量結婚的事情時,家亮母親表示尊重孩子的意見,而承歡媽媽卻覺得這是自己最大的事情,必須要自己搞。于是,雙方分歧很大。

3、雙方圈子不同

家亮姐姐家麗的話雖然不好聽,但是她確實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雙方的問題所在。即便舉行婚禮,家亮的父母邀請的都是生意上的合作夥伴,談論的也都是生意上的事情,而承歡父母邀請的則是鄰居和廣場舞夥伴,兩個圈子的人坐在一起,確實不搭調。

別說勢利不勢利,這是現實。現實就是這樣,圈子不相融,根本無法坐在一起高談闊論。就像吃飯時,承歡爸爸說自己要說兩句,磕磕巴巴地表達了自己的美好願景,而對方連接話都不接。承歡媽媽一個勁兒誇自己女兒,想辦法跟對方平起平坐,但對方連個態度都沒有。我們可以遙想,承歡嫁給家亮之後,需要應酬的時候很多,承歡願意做這些應酬嗎?家亮家裏肯定不會允許承歡繼續在酒店工作,想要依靠自己的承歡能夠放棄自己的事業嗎?同樣,家亮能夠自立起來嗎?

劇中有一個理念很好,不是說灰姑娘嫁給白馬王子一定會不幸福,而是想要獨立的新時代女性嫁給不自立的富二代一定不會幸福。你覺得呢?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