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磷蝦:10億噸的“海上金礦”,中國或是最大受益者,爲什麽?

解析冷知識 2024-04-25 06:35:30

在南極,有很多會移動的“海上金礦”,它們就是南極磷蝦,一直以來被蘇聯和一些西方國家“霸占”,如今國際局勢變化,中國或將成最大受益者!

【磷蝦】

何爲海上金礦

爲什麽我們要將南極磷蝦稱爲海上金礦呢?原因就是,它的價值不亞于一座海上移動的金礦。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如果人類一年捕撈7000萬噸磷蝦,可以滿足全球80多億當中四分之一的人口每天20克的蛋白質攝入量。

這是什麽概念呢?要知道,一個體重約爲60公斤的成年人,一天所需要攝入的蛋白質也就50到60克。

【看上去就好吃】

但實際上,就算是達到平均每日攝入30克以上的水平,也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太大危害。

除了能夠提供大量的蛋白質外,南極磷蝦當中蘊含的各類營養物質非常多,包括8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等等。

這個時候大家可能會問了,如果人類每年捕撈量這麽大,不會把磷蝦給撈滅絕了吧。

關于這一點,只能說大家想太多了,在南極地區,其南極磷蝦蘊藏量約爲6億到10億噸。

據此可以推斷,人類的年捕撈量不超過7000萬噸,就不會導致南極磷蝦種群的減少。

由于南極地區天然的優越環境(相對磷蝦來說),這種捕撈量就算達到1億也不會破壞平衡。

事實上,以人類現在的捕撈技術來說,還遠遠達不到相關標准。

以挪威爲主的許多國家,每年從南極捕撈的磷蝦量約爲50多萬噸,要知道,這是包括美國內在的諸多西方國家年捕撈量!

爲什麽如今人類的捕撈水平如此之低呢?原因就是,南極的環境對于人類來說並不友好。

常年的低溫環境使得南極大部分地區處于冰封狀態,對于捕撈隊來說,只能在南極夏季的三個月份進行捕撈作業。

剩下的9個月根本無法從事相關工作,就算是有大型的破冰船也不行。

再有一點就是,南極的海域環境複雜,一些中小型的捕撈船很難在該區域作業。

這就導致了南極磷蝦的捕撈門檻異常高,以至于長期以來只能由一些發達國家去占據這座海上金礦。

在冷戰時期,蘇聯是捕撈南極磷蝦的頭號選手,蘇聯解體之後西方國家又成了捕撈隊的領頭羊。

爲何說中國是贏家

如今,中國或許將成爲捕撈南極磷蝦的最大受益者。

爲什麽呢?其實我們看一組數據就明白了。

截至2023年,我國在南極捕撈的南極磷蝦總量約爲60多萬噸,占據全球總量的15%,位居世界第二,在5年內,我國年均捕撈量約爲5萬噸。

我國之所以能夠後來居上,完全是因爲各類大型海上船只的不斷出現,爲我國在南極地區的資源爭奪當中創造優勢。

比如說,我國的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它能夠在零下25℃的環境當中工作,由于巨大的船身具備一定程度的破冰能力。

其他國家的船只,只能在南極地區捕撈2個月左右的時間,我們則能夠捕撈3個月左右。

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可不僅僅是大這麽簡單,在船上還有完整的加工和生産線,相當于將一條工業流水線搬到了船上。

要知道,南極磷蝦一旦被捕撈上岸,存活的時間也就3個小時左右,一旦超過這個時間,其營養會大幅流失,以至于失去鮮美的口感。

一般傳統的方式是在捕撈上船之後,迅速用低溫將磷蝦封存起來,不過這種低溫環境同樣會破壞磷蝦的一些營養物質和口感。

而在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上,有蝦肉提取和蝦粉制造的生産線,我們捕撈到的磷蝦一部分用于冷藏處理。

另一部分則是快速進入生産線,並産出諸多富有營養物質的産品。

因此,我國的南極磷蝦增值産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相當強,品質要比很多國家好。

同時,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的單日産量可以達到 600噸,完全可以應對我們捕撈的大量磷蝦。

除了深藍號漁業捕撈加工船之外,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其實也兼具捕撈南極磷蝦作業。

在諸多大型船只的輔助作用下,中國的遠洋捕撈能力得到大大加強。

再者,我國自2009年末,首次派遣2艘大型捕撈船捕撈南極磷蝦,並有了巨大收獲之後,我國就重視對南極的建造和考察工作。

2012年之後,在南極磷蝦的捕撈上從原來的2艘捕撈船增加到了5艘,捕撈站點從93個增加到了107個。

未來可期

這不僅爲我國帶來了豐厚的南極磷蝦資源,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對于南極的科研考察。

但這絕非中國在南極資源開發上的終點,如今我國也在不斷升級捕撈産業當中的硬件設備,提升我國捕撈的技術創新能力。

可以預見,中國未來在南極地區的捕撈水平還會有所提升,真正將國際南極磷蝦捕撈産業和相關産業鏈做大做強。

同時,我國專家還建議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到其中,並給予一定的資源和政策傾斜。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中國在未來引領南極磷蝦捕撈産業當中,都擁有廣闊前景。

參考資料:

【1】新華社《經參調查丨億噸“海上金礦”怎麽開發?——我國南極磷蝦産業發展觀察》

【2】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磷蝦捕撈加工船》

【3】中國數字科技館 《南極磷蝦有多少?》

【4】陳雪忠,徐兆禮,黃洪亮. 南極磷蝦資源利用現狀與中國的開發策略分析.《CNKI;WanFang》,2009

0 阅读:0

解析冷知識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