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授權CUDA!英偉達的“禁令”下發,中企從技術層面回應

秒看科技界 2024-03-14 15:20:34

衆所周知,英偉達的先進AI芯片受到了拜登團隊出口管制的影響,導致其部分先進産品無法做好自由出貨。

盡管英偉達又緊鑼密鼓推出了性能降低的“中國特供版”AI芯片,但由于性能下降幅度較大,中國人工智能廠商對其接受度普遍不太高:就這麽稀爛的芯片,打發要飯的呢?

來自大洋彼案中國市場的激烈反應引發了英偉達的反思,逼著他們重新尋找新的策略來展開應對。

與此同時的是,國內GPU芯片廠商們,如華爲海思、摩爾線程、壁仞科技等正迅速發展,這幾年不斷地推出性能卓越的AI芯片,一步步擠壓英偉達內生存空間。

一些國産AI芯片,如華爲內昇騰系列,在性能上已經接近甚至在某些領域超越了英偉達的王牌A100芯片,這無疑給英偉達帶來了空前的競爭壓力,給予其一次迎頭痛擊。

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偉達不敢再視中企爲被施舍者,而視爲堂堂正正的競爭對手。

如今爲了維護其AI芯片全球第一市場地位,英偉達又采取了限制CUDA並行計算平台和編程工具使用的策略,試圖通過這枚“釜底抽薪”的技術核彈,來打亂國産AI芯片的發展。

然而,晚了,美國雖醜,很他們想得很美。

英偉達黃仁勳翩翩來遲的這一舉措,並未如英偉達所願取得預期效果。國內廠商早已意識到核心技術獨立自主的重要性,紛紛加大研發力度,尋求自主創新的道路。

摩爾線程便是這群國産科技企業中的佼佼者,他們成功研發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産權的全新GPU系統架構MUSA,實現了軟硬件一體化全功能的先進計算。

這一成果不僅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壟斷,更爲國內GPU芯片産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盡管英偉達如今試圖通過修改規則或限制工具使用來維護其市場地位,但國內廠商依然能夠找到替代方案,實現GPU運行上的二進制代碼。

這顯示出中國在GPU芯片領域乃至更多半導體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正在不斷提升,有望在未來打破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實現更廣泛的國産替代。

有多廣泛?比如,我們提過的華爲等國內企業早早在AI芯片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如今我們的國産AI芯片不僅性能出色,而且在基層架構等方面也實現了國産替代,這大大提升了國內企業在全球AI芯片市場的硬實力,手裏有糧,心中不慌。

留得英偉達爲首的美西方企業的時間,是真的不多了。

1 阅读:29
评论列表
  • 2024-03-14 19:59

    這才是中國科技企業的風向標,打臉那些茅台院士,山地院士及稭稈院士。

秒看科技界

簡介:科技改變生活,關注我,你將更懂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