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蘇:連萬科都扛不住樓市還有救嗎?李稻葵:三四個月就能解決

光宇吐樓市 2024-03-27 12:33:46

樓市調整是客觀存在的,官方也曾表示這是積極的有益的。但是當市場下行,連萬科這樣的房企都快扛不住了,那麽這樣的市場到底調整到什麽程度了呢?

最近,不少專家都在感歎,如果連萬科都不行,那只能說明問題出在這個行業,而不單單是一個房企。其實,意思大家都明白,衆所周知,萬科在房地産行業算是預警最早的一批,在房地産市場仍然如日中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刹車了,爲了安全早已經降速。

似乎,萬科出問題比起恒大大家更不能接受,而且其對市場的破壞影響更大。如果連萬科都被債務問題沖垮,其影響不僅僅是房企自身的後果承擔,更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恐慌。

盡管面對償債問題,萬科向外界澄清,美元債所有資金已經到位,償債工作在有序鋪排中,但仍然阻擋不住各種負面傳聞的纏身。甚至也有很多爲萬科站台的背景出面,大家一邊對萬科充滿信心,一邊又被各種風波打亂思緒。

3月25日,惠譽評級已將中資房企萬科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下調至,將萬科列入負面觀察名單。此次評級下調反映出萬科銷售業績不佳,惠譽認爲,萬科要應對將到期債務等因素可能導致財務靈活性持續惡化。

近日,萬科公布2024年前兩個月銷售業績,數據顯示,1-2月,公司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面積225.5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334.7億元。盡管依然排在第二名的位置,但相比去年,2024年前2月合同銷售金額同比下降43%。

當然,你可以說這是整個行業的現狀,但萬科承擔的壓力卻不是其他小房企所能理解的。

萬科一直被當成樓市三好生,是房地産行業的標杆,但萬科的債務壓力由來已久,過去兩年,萬科的股價大跌70%,其實就已經反映出了市場對萬科的看法。2024年是萬科的償債大年,萬科境內外的債券余額超過800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超過300億元。

一切都要靠銷售來化解,但實際上,房地産市場下行背景下,房企銷售遇阻,債務承壓,當銷售額斷崖式下跌,而到期債務又要臨近,而且很多,要想避免債務違約,難度顯而易見。

可以說,萬科的問題已經得到重視,監管層召集部分金融機構開會,要求大型銀行加強對萬科的融資支持,以及非標債務持有人與公司協商推進展期等。另外還有消息稱,12家商業銀行正在爲萬科籌集最高額800億元人民幣的銀團貸款,以應對後續債務償付。

3月26日,房地産專家、中房集團原董事長孟曉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萬科是個優等生,如果班上有一個學生不好,那可以認爲是這個學生的問題。如果學生都不好,連三好生都出了問題,那問題就不在學生了,你要看一看是不是老師,是不是學校出了問題。

其實孟曉蘇意有所指,大家也都清楚,當然他也不避諱,他認爲,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因爲一系列的政策合成謬誤,開始抑制房地産,抑制房地産市場,結果造成了2021年下半年就開始急轉直下,房地産下滑造成了整個經濟的下滑。

孟曉蘇表示,通過萬科目前出現的困難,就應該反思,不要把企業出問題的責任都推給企業家,或者推給這個企業本身。不過從最近國家表態來看,看到了問題,也在解決問題。

最近樓市政策確實不斷釋放利好消息,這能不能對萬科問題的解決起到積極作用呢?

3月24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上,針對萬科債務緊張問題,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表示,應該由萬科的股東去協調金融機構共同解決,金融機構都不要撤信貸,這樣公司過一年半載,項目銷售完成了,鎖定的保交樓資金也就可以拿回來了。相信三四個月,萬科的問題就能解決。

專家的建議挺好,可是債主如何相信?關鍵問題就在于現在的銷售情況並不好,政策要求激發潛在住房需求,但政策利好作用到市場上仍需要很長時間,更何況購房者如果看不到更大更直接的利好,他們也沒能力買房,也不敢買房。

我們可以看到包括萬科在內的很多房企都在積極應對困難,也在盡情展示自己的融資能力,但房地産行業要想持續向好,單靠融資是不夠的,根本問題還得是蓋了房子能賣出去,自己有造血的能力。

23 阅读:14645
评论列表
  • 哇噢 117
    2024-03-27 14:57

    甯願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能相信開發商的破嘴,何況你們這堆破教授[流鼻涕][流鼻涕][流鼻涕]

  • 陽Z 84
    2024-03-27 12:41

    持續向好?自我安慰差不多。

  • 2024-03-27 17:04

    看這些跳梁小醜還能蹦跶多久

  • 2024-03-27 14:29

    這個李搗鬼

    忍者無敵 回覆:
    屬于歪嘴和尚,不念真經。😂
  • 爾玉 49
    2024-03-27 19:07

    說話的人是不需負責任的,這是中國的專家特質。

  • 2024-03-27 14:14

    靠!敲一下鍵盤的事兒,

  • 村民 43
    2024-03-27 12:44

    3-4個月出生率就能轉過來?

    嘉言懿行(程) 回覆:
    人家說的是三四個月解決萬科債務危機
    關山誰渡 回覆: 嘉言懿行(程)
    解決?最多也就是延後而已,越拖後面債務更多
  • 2024-03-27 18:15

    如果說房地産商虧錢,那請問錢去哪兒了?

    簡單 回覆:
    懂的都懂。
    baba 回覆:
    地價,地價
  • 2024-03-27 20:07

    笑死人了,暴利行業都虧損,是行業問題嗎?[得瑟]

  • 2024-03-27 18:17

    企業不是越做越好而是越做越爛?

    breeze 回覆:
    競相賣股份
  • 2024-03-27 17:44

    李教授的言論是一箱情願,是單相思,不起作用,也可以說是異想天開,根本行不通,李教授是否茅台喝多了,胡言亂語。

  • 2024-03-27 20:49

    一丘之河",孟與李是像吹鼓手?大力吹,有錢拿。

  • 2024-03-27 22:13

    中國房價能將中國人口變成俄羅斯人口數甚至不要一百年。

  • 平淡 23
    2024-03-27 19:49

    孟曉蘇的意思房價還不夠高。

  • 大鋒 16
    2024-03-27 22:12

    房地産模式;向銀行借錢,買地,再向買房人收預售款,然後分錢,樓建個框架,沒錢了再威脅國家救命[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 2024-03-27 19:38

    購房者都在實際國內經濟環境,自己的收入前景與自己的真實需求,利益需求的多種因素影響下調整自己的購房意願

  • 東海 15
    2024-03-27 18:27

    一直以來,房地産商就是先用買房者的錢在搞房地産,現在人們睡醒了,先是見到實房,而且價位合理,房地産商玩完了,沒招了?

  • 2024-03-27 21:04

    不要再自己欺人了,現在房地産開發商很難受,老百姓看著房子要降價誰去買?不如房企和銀行聯手給百姓個預期,如果三年內房子降多少退多少,老百姓才能回歸去買房。這懷許是個辦法。

  • 北風 10
    2024-03-27 19:33

    貸款收不回來,誰賠損失呢?

  • 2024-03-27 16:26

    1點5萬億負債抵押收入是土地房産、房價下降百分之十就消失千五億、馬上資不抵債加銀行追加抵押物。

  • T-T 8
    2024-03-27 19:22

    笑死人[得瑟]欠銀行的錢不用還嗎?樓賣不出債越積越多,還能翻身?

  • 2024-03-28 14:26

    這厮居然還說過明年樓市會上漲,現在又在賣慘😢,不知道是不是自相矛盾。

  • 2024-03-27 23:11

    萬科,拉股價還債爲最好,明日定奪年報,不要吝啬分紅背債。已連續三十年分紅,也不差這一年,股價拉一塊錢就足夠分紅,看看外面的垃圾股,最賴的也漲了2至3元。而萬科還原地踏步,真是傷透56萬投資者的心。

  • 2024-03-27 23:29

    萬科去年分紅是6.7元,建議2023年年報分紅預案比去年多0.3元,即分紅爲每10股派7元爲好。也好成爲拉升股價的助推器,拉升股價還債更輕松!

  • 2024-03-27 23:55

    這個叫獸這麽厲害,是不是打算囤貨呀

  • 2024-03-28 17:37

    一線城市房價兩萬下 二線城市房價一萬下 三線城市房價6千下 無線城市房價3千下,房子就好賣了,不說了我接著睡覺做夢去了。

  • 2024-03-27 22:28

    事實上房地産開發商早就賺的盆滿缽滿了。以四線城市爲例,一個50來畝地、計劃建築樓高20層左右、1500戶的小區次中心地帶,基本拿地、房子和小區所有的建設成本最高也不超過4000元!然而基本都能賣到七八千元甚至過萬元去!如此高的利潤,如果拿買房人的錢老老實實建房,怎麽可能還虧損!

  • 2024-03-28 07:15

    房地産行業怎麽會有企業家呢,它們不配企業家的稱呼,它們只能稱爲商人。

  • 2024-03-28 12:09

    推動人類進步的最大動力是自然科學家!爲國爲民殚精竭慮的民族脊梁!

  • 2024-03-28 07:11

    掙錢的時候分紅分到手軟,還債的時候,市場下行

  • 2024-03-28 06:51

    房地産商自己掙錢/國家買單

  • 2024-03-28 15:44

    姓孟的是好東西嗎?

  • 2024-03-28 04:01

    賣了哪麽多年的樓,就這二、三年差了點,但之前賺的錢去了哪裏?不就是好的年頭,大股東、高管個個都是年薪幾百萬、幾幹萬地分了。現公司誇了,對這群人來說,影響不大,他們都成爲了千萬億萬富翁了!

  • 2024-03-27 20:35

    PPp

  • 2024-03-28 23:42

    房地産行業現在看來都是幾個最有名的大公司倒閉,三四千可以建好的一平方房子的面積買到幾萬元一平方究竟些錢同哪裏去了呢?

  • 2024-03-29 00:18

    中國人終于聰明了一回,不再爲老王每年一千萬退休金、及別人的公司高管數千萬、數百萬年薪買單,值得慶賀!

  • 2024-03-29 11:32

    [笑著哭]2015年房價漲100%,實在太高了,不降價40%,老百姓買不起,也就不用著急買![笑著哭]新聞報道房企有巨額負債,扛不了多久,房價必將暴跌![點贊][呲牙笑]此時,"等等",不急于買,是人民最正確的選擇![鼓掌][得瑟][點贊]人民的意願,就是房價跌40%,才買得起!

  • 2024-03-27 20:32

    降價賣呀多簡單的問題

  • 2024-03-27 22:25

    我怕爛尾樓,我怕錢打了水漂。

  • 太有益了,直接從KTV送到icu。

  • 2024-03-28 01:52

    拉股票啊 搞個7板9板的妖起來

  • 2024-03-27 22:30

    繼續高價拿地,配合當地出地王

  • 2024-03-28 07:25

    扯蛋咋滴不是企業的問題難道是老百姓的問題????

  • 2024-03-28 06:52

    風險總體可控,基本面持續向好沒有改變

  • 2024-03-28 08:59

    空置率超高,你看一般工薪工資多少能買多少平米的房,一堆水泥磚塊成暴利,産生多少個首富,泡沫就是建立廣大民衆痛苦之上。

  • 2024-03-28 06:26

    房子不降價老百姓是買不起,只有降價業績才好。

  • 2024-03-28 08:49

    夢就是這樣的東西

  • 2024-03-28 23:24

    終于有人提出是政策出問題了

  • 2024-03-28 08:42

    關鍵是現在還有多少人去接盤?

  • 2024-03-28 00:50

    幾個月就啪啪打臉

  • biu 1
    2024-03-27 21:58

    專家的話當個屁就是了

  • CCC 1
    2024-03-27 23:25

    應該是校長的問題!

  • 2024-03-28 00:49

    他們兩個說的啊,明白了萬科完了

  • 2024-03-28 07:08

    原來的炒房客被套,現在想炒房的,要麽資金欠缺,要麽沒有膽量,救房地産也是救銀行的唯一一招~零利率貸款。

  • 2024-03-27 20:09

    成本價敢不敢賣?成本價敢不敢買?

  • 2024-03-28 17:45

    外國人的評級也當真!

  • 2024-03-28 07:48

    老王退休了,還年入1個億,萬科內有不少老王吧,不玩完才怪,還三好生。。。。

  • 2024-03-28 18:04

    很多人想著房價暴跌就能富裕一樣恰恰相反越跌大家越沒錢財富都蒸發了

  • 2024-03-28 23:04

    降利率,降首付,不降房價。就是耍流氓。現在網絡這麽發達。誰不知道房地産是什麽的狀況。想讓老百姓做接盤俠門都沒有。

  • 2024-03-28 21:50

    這麽多經濟學家、專家不能對經濟狀況,未來趨勢把脈,房地産業搞成這樣難道他們沒責任?

  • 2024-03-28 21:24

    當年家電企業萬馬奔騰,有類似情況,結果依靠誰呢?

  • 2024-03-28 10:09

    磚家叫獸

  • 2024-03-28 09:23

    別的不知道,反正磚家是賺了一大筆。

  • 2024-03-29 09:14

    就目前的房價,有錢的投資者不買,勉強有購買能力的在觀望不買,沒錢的就是房價再降價百分之三十也買不起。[呲牙笑]算來算去就是沒人買。

  • 2024-03-29 13:09

    灑灑水的事,碎碎的事。

  • 2024-03-29 07:21

    當年也是這幫家夥說得:是個案不是系統風險[汗]

  • Ok
    2024-03-29 10:57

    萬科的債主也是自身難保,一損俱損了.

  • 2024-03-29 07:08

    天天說就樓市,其實樓市需要救嗎?就像刺激消費一樣,有錢需要刺激嗎?救救中小企業吧!只要中小企業起來了,樓市自然而然就好起來了。

  • 2024-03-29 07:08

    只抓了房地産的,還沒抓銀行的,炒房團炒房客還沒跳樓

  • 2024-03-29 11:48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

  • 2024-03-29 06:56

    這樣大磚家,爲什麽總有人相信!

  • 2024-03-29 10:56

    尊重客觀規律,不信謠不傳謠[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