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瘋狂降價,本田飛度逆勢漲價誰給的勇氣?日系車快退出了嗎

照理拍案 2024-03-19 10:23:19

世界上什麽樣的人最有勇氣?我覺得逆曆史潮流的人和企業是最有勇氣的,在今天的中國汽車市場就有這樣一家企業,開年以來我們都說2024年注定是中國汽車最內卷的一年,爲什麽?因爲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大家知道嗎,雖然2023年我國出口了超過500萬輛車,2024年我們甚至有可能出口700萬輛車,但是我們是個工業大國,我們擁有的汽車産能可能是5000萬輛甚至7000萬輛的。

過去一年我們就看到韓系車在退潮,法系車在退潮,現代甚至把他的工廠都賣掉了,有一個工廠從建成也就投産了兩三年而已,結果賣掉了,爲什麽競爭不下去了?我們的産能是極其巨大的,所以任何一個企業如果不好好做的話,很有可能就被市場所淘汰,那麽怎麽競爭呢?我覺得對于消費者來講最簡單的競爭方式就是降價,你的東西賣的便宜我就認爲你好。

比如說最近理想可能遭遇到了一些危機,它新款的MPV車推出之後口碑不是太好,聽說訂單只有3000多單,嚴重低于預期,有人說是因爲理想遭遇到網暴有人惡意的搞這個圖片。但咱說實話MPV車從事那個行業的有的是,什麽GL8、奔馳威霆以往都被很多相關企業大量的購買,怎麽理想這款車出來之前人家那個行業就沒有車運那種特殊商品了?不是的。

所以很顯然理想訂單數量不佳,跟那個事有那麽一點點關系,但最關鍵的原因還不是你價格高嗎,不信理想完全可以做個實驗,你這個車賣55萬、56萬的時候,一堆人罵你說你就喪失理想了,說你這個車又是專門從事那個行業的,你把這個價降20萬,你賣35萬一輛,我跟你講全天底下的人得搶著去訂,爲什麽?價格真香。所以一個汽車廠家如果你想抓住消費者,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降價。當然這有前提,曆來都是殺頭的買賣有人幹,虧本的買賣沒人幹,降價之後你還不虧本,那說明你能整合整條産業鏈,那說明你能夠把成本控制的極佳,所以一家企業敢于降價,往往證明它是真有實力的。

所以開年以來我們看到比亞迪把桌子掀了,從秦PLUS開始,比亞迪全系降價,以至于今天網上流傳了很多段子說過去兩年最悲催的人就是花15萬買秦比亞迪跑網約車的人,這兩年賺的錢還不頂人家降的錢多。但是反過來講,比亞迪如此的狂降價,當然換得了銷量的暴增,人家有這個底氣,昨天還賣99800我今天一下子降2萬,降2萬我還有錢賺,你別的企業做不做得到,你做不到就說明你實力不行。在比亞迪的帶動之下,我們看到有大量的廠商跟進,甚至特斯拉是連續三個月降了三次價,這一下子我們是明白大衆的解釋了。

大衆公司高層此前就給德國網民解釋說爲什麽同樣是他們生産的ID3、ID4在德國的售價是中國的兩倍半,原因很簡單,中國太內卷了,中國競爭太激烈了,人家都賣十幾萬,你敢賣20萬那你還賣得出去嗎?這對于廣大的消費者來講當然是個好事,大浪淘沙嘛。說實話今天我國汽車品牌有點多了,你就得拿出真實本領來你才能繼續留在這個牌桌上,如果你沒有實力那對不起你就早早被淘汰吧。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並不是每個企業都有這種降價思維的,有的企業真的是敢逆勢而動的,比如說最近本田飛度就推出了2024款的轎車,人家不但沒降價反而大概漲了1萬多。有人說是不是因爲人家改款之後增加了很多高科技的設施或者說增加了很多以前選配花錢才能上的設施?不是的,什麽都沒增加,有車評人甚至說可能還減配了,甚至有人揶揄到2024款本田飛度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它的收音機,是的您沒聽錯,當別的電動車品牌推大彩電大沙發大冰箱之時,本田飛度最拿得出手的是收音機。本田飛度這款車型讓我不由得夢回童年,看到它的內飾看到它的中控,尤其是聽了它的收音機之後,我覺得這真的是20年前最出彩的車型,只不過它的壽命怎麽這麽長?

用慣了智能機的朋友或許偶爾有空的時候也會把當年那個諾基亞拿出來把玩之余感慨,諾基亞當年也算是小巧玲珑設計精美,但是你要讓他天天用那個老掉牙的諾基亞,不可能啊。尤其是功能機你根本就適應不了今天這個互聯網時代,你沒有大屏幕你也沒法進行5G傳輸,你那個功能機現在說實話就是一個被曆史淘汰的産物,同樣當很多中國消費者在習慣了電動車給我們帶來的各項享受之後,再回去看本田這種類似于史前的産物,大家還會花大頭錢去買嗎?

所以很多人在看到本田飛度的報價之後,感覺到這家日本公司到底是怎麽想的,說實話你現在降個一兩萬你都未必能夠和一衆電動車競爭,你怎麽還敢漲價呢?我覺得說不准人家這麽幹真是有深意的,爲什麽那?也可能本田公司做了分析,你說本田再降價,你的內飾改得了嗎?中控改得了嗎?你就是一款油車而且是十幾二十年前的油車,你跟電動車時代是沒法比的那麽怎麽辦呢?他們就要收割自己的韭菜,什麽意思?

過往幾十年間,很多中國人對外國貨舶來品是有迷信的,尤其是在汽車領域,真的很多中國人到今天這個迷信還沒有打破,大家總是覺得日系車好,日系車皮實耐用,經濟實惠省油小毛病少,保養費率低,不光中國人喜歡,美國那邊也喜歡,美國大量的家庭都買日本車爲什麽?美國車太過粗糙,而且費油使用起來不好,包括在我國市場日系二手車有著很高的保值率,所以真的日系車是有一大批粉絲的。

尤其是雖然我們今天正在慢慢進入到電動車時代,但是畢竟作爲一個新生事物是有自身缺陷的,比如說續航裏程的問題,電池是不是容易爆炸的問題,包括車險是不是會過高,二手殘值率是不是會過低等等。電動車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很正常,任何一個新生事物不都是在更新換代的嗎?5年之前你買一輛電動車續航裏程有200公裏就不錯了,現在很多電動車動辄續航裏程就800公裏,所以時代在進步。

就像當年智能機剛剛推出的時候,功能機還可以,通過不斷的變換外殼和設計來抵抗一陣,可是到今天市場還有功能機的份額嗎?沒有了,但是在功能機和智能機共同較勁的時候,有些功能機廠商可能還會有昙花一現,我覺得日系車可能現在就是這樣想的,反正我現在幾大日系車品牌手中根本沒有能拿得出手的電動車,換句話講,在和電動車的正面交鋒上,他們根本就沒法打,尤其是電動車的大冰箱大彩電大沙發,高科技的智能感日系車統統是都沒有的,所以幹脆人家可能反其道行之。

我就給你推最經典的燃油車,我就跟消費者講電動車是昙花一現,電動車是沒有未來的,所以你還是買燃油車吧,你看燃油車它夠複古,尤其是當別的電動車都在不斷降價的時候,你也要跟著降價。一方面你未必會因爲降價而增加銷量,因爲大多數消費者不是傻子,另一方面你降了價之後這個利潤不就減少了嗎?咱們算筆賬,好比說飛度今天一個月的銷量是一兩千輛,它也就是這個銷量了,你降價1萬塊錢也未必能把銷量變成3000,可是你漲價1萬塊錢,你的銷量還能維持在一兩千,所以實際上漲價之後收獲的利潤比降價之後銷量翻倍收獲的利潤還要高。

日系車這幫人他們研發不出電動車來,但是人家算賬算的還是很精的,但這有個基礎就是市場上還有一大批人是日系車的粉絲,他們並不清楚電動車時代已經到來了,在他們心目之中電動車是有這樣那樣問題的,所以他們根本就不去考慮電動車,于是他們只能甘心成爲日系車收購的對象。

我覺得本田一定是算准了,反正市場上還有那麽一大批消費者肯定會買燃油車,買燃油車就一定要買日系的,所以我與其降價也換不來銷量,不如幹脆我漲價,可這一只羊薅羊毛算了。沒辦法你願意被人家薅羊毛人家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過幾年就薅不著了,那還不狠狠薅一把嗎?所以我跟大家講本田飛度敢漲價可能不是因爲人家夠有勇氣,而是因爲算准了沒辦法,中國市場上就有這麽一大批日系車的擁趸,他們甘願當韭菜被人家收割,所以如果你要問誰給本田飛度上漲的勇氣,不就是這些買車的人給的嗎?

當然我覺得長此以往下去,對消費者和本田來講都不是個好事,一方面電動車時代畢竟已經到來了,今年的某個月份電動車的銷量就有可能超過燃油車,而廣大的消費者遲早會真正感受到電動車的好處,所以你49年投國軍這個選擇明智嗎?另一方面本田不要太得意,或許你這次飛度漲價你照樣一個月能賣1000多,你照樣能夠從中國市場獲得大把收益,但問題是時間不在你那一邊,未來不在你那一邊,電動車時代遲早要到來,而燃油車終將被淘汰。

更關鍵的是,你現在醉心于多收割一把韭菜,而沒有錢去投入到電動車的研發,將來怎麽辦呢?就像以往我們說的那樣,法系車已經退出了,韓系車只剩下1%的市場份額了,接下來如果日系車在中國市場上只會瘋狂收割韭菜的話,那麽是不是離他們退出中國市場也沒幾年了呢。

0 阅读: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