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大員再走一人,蘇州銀行新領導層逐漸穩定,業績增長卻現疲態

野武士 2024-05-08 11:17:37

2023年4月,蘇州銀行迎來新董事長崔慶軍,由此開啓了新一輪高層人事變動,從行長、副行長、行長助理,到董事會秘書、監事會主席等都換了一輪。就在4月26日,蘇州銀行發布公告表示,張小玉因個人原因辭去了蘇州銀行副行長、首席信息官、執行董事及董事會相關專門委員會職務,辭職後將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近兩年蘇州銀行推進數字化轉型,作爲首席信息官的張小玉工資也是蘇州銀行所有高管中最高的,2022年和2023年分別獲得了252.38萬元、236.9萬元的稅前薪酬。對于張小玉辭職的“個人原因”,蘇州銀行沒有細說,但此前有爆料稱張小玉或將前往華興銀行任職。伴隨著張小玉的辭任,蘇州銀行大致完成了“自上而下”的人事調整,而大換血後的新領導班子,面臨的第一個難題便是蘇州銀行疲態盡顯的經營業績。

在發布張小玉辭職公告的同一日,蘇州銀行的2023年年報和2024年一季報也正式披露。從年報來看,2023年該行實現營收118.66 億元,較2022年只增加了1.03億元,增幅0.88%。除了營收增長緩慢外,該行的經營還存在內生增長持續性不足、和房地産業綁定較深等問題待解。

營收增長出現頹勢,有調節利潤之嫌

2020年以來,蘇州銀行的營業收入增速便一直在10%以下徘徊。2020年-2023年分別爲9.97%、4.49%、8.62%、0.88%,到2023年幾乎陷入增長停滯。分季度來看的話,2023年蘇州銀行的營收在逐季度下降,第四季度該行僅實現了26.78億元的營收,環比三季度減少了8.22%,同比減少了2.19%。

營收增長的頹勢,主要原因或在于利息淨收入的增長收縮和中收業務淨收入的下滑。2023年,蘇州銀行的利息淨收入爲84.82億元,勉強維持了1.7%的正增長,到2024年一季度的增速就變成了-0.84%。

利息淨收入增速下降的背後,是淨息差的逐年收窄。2023年,蘇州銀行的淨息差爲1.68%,較2022年下降了19個基點;今年一季度的年化淨息差又繼續下跌到1.52%。蘇州銀行淨息差的大幅下跌,既有重定價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蘇州的金融機構較多,銀行間的競爭也更激烈,在定價上的溢價空間也更小, 這給蘇州銀行的貸款定價帶來了一定的沖擊——2023年該行的貸款平均收益率爲4.29%,同比下降41個基點,拖累了整體生息資産收益率。

蘇州銀行營收端的另一個收入來源即中收業務,2023年的表現也稱不上好:全年實現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12.39億元,同比減少5.95%。手續費淨收入的下降主要是因爲金融市場波動導致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疊加減費讓利政策,最終導致蘇州銀行的代銷類業務中收出現明顯下降,2023年該行代客理財業務同比下降19.87%,爲6.85億元。

營收增速減緩的情況下,蘇州銀行2023年的歸母淨利潤卻同比大增17.41%,實現了46.01億元。而利潤端的優異表現,很大一部分源于信用減值損失計提的大幅減少,2023年該行只計提了16.48億元的信用減值損失,比2022年少計提了11.16億,頗有通過減少計提而調節利潤的傾向。不過,由于蘇州銀行的信貸質量控制得比較好,截至去年年末的不良率爲0.84%,比年初下降了4個基點,不良貸款余額雖有所上升,卻也只有27.07億元,加上撥備覆蓋率較高,其減值計提下調並未過多影響到整體資産質量。

對公貸款高占比,房地産貸款投放較激進

在資産端,蘇州銀行有一個突出的特征是對公貸款增速高于整體貸款增速。截至2023年末,蘇州銀行的對公貸款余額爲1960.01億元,相比年初增加了22.40%,這一增速高于整體貸款增速17.38%,更高于個人貸款增速7.62%,對公貸款在總貸款中的占比也進一步提升到66.80%,遠高于江蘇銀行、甯波銀行等其他優秀的江浙滬城商行。

誠然,蘇州銀行的對公貸款業務不良率低,算得上該行的重要優勢,但對公貸款的收益率相對零售業務更低,2023年,蘇州銀行的公司貸款平均收益率只有4.03%,比零售貸款的平均余額低了76個基點。縱向對比,2019年時該行的公司貸款平均利率還有5.56%,零售貸款平均利率爲5.79%,二者之間的差距並不算大。但短短4年公司貸款平均利率就減少了153個基點,和零售貸款平均利率的差距也拉得更大。+

在對公貸款的行業投放方面,蘇州銀行幾乎在每年的財報中都提及要“加大支持制造業”,但從實際貸款增量來看,該行對制造業領域的貸款投放力度似乎有所保留。首先,該行的制造業貸款占比在2017年末達到峰值,有22.15%,但此後便逐漸下滑。2023年3月,崔慶軍以蘇州銀行黨委書記的身份接受專訪時,便提出蘇州銀行要“以政策資金精准滴灌普惠小微、制造業等重點客群”,只是這份重視在年報中過多體現。截至2023年末,該行的制造業貸款爲522.46億元,在總貸款中占比17.81%,雖相比上年末略有增長,但規模增量比不過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比增長又比不過房地産業。

房地産業貸款上,蘇州銀行依然保持著激進的擴張,年末房地産業貸款余額爲168.32億元,較年初增加69.08億元,增速高達69.61%,占比也上升到5.74%。房地産業是該行貸款不良率最高的行業,2021年一度飙升至驚人的6.65%,盡管近兩年不斷壓降,也依舊有2.6%。在房地産行業風險暴露的情況下,蘇州銀行仍大力投放地産貸款,一定程度上會埋下風險隱患。

而在零售業務板塊,蘇州銀行的表現則較爲保守。盡管在年報中,蘇州銀行也將零售業務放在重要戰略位置,但2023年該行的零售貸款只增長了7.62%,與公司貸款超20%的增速相差甚遠,年末個貸余額爲974億元,在總貸款中占比下降到33.2%。而從代客理財業務收入的走勢來看,被蘇州銀行當作零售業務重點的財富管理業務,暫時也難挑大梁。

不過,由于蘇州銀行此前定位服務中小微企業,在經營貸擴張上有一定優勢,近幾年該行的經營貸一直保持雙位數增長,2023年的增速爲14.97%,經營貸的穩定增長也給蘇州銀行的零售信貸業務增長創造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2019年起,蘇州銀行的核充率便一路下滑,及至2023年末只剩9.38%,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行的內生增長持續性不足,長期下來有可能會對資産擴張形成制約。新領導班子全面接手蘇州銀行後,如何擺脫營收增長放緩、核充率下滑等焦慮,是繼續走老路還是找准新目標進行轉型,都亟待探索。

0 阅读:21

野武士

簡介:把人文、科技與財經編成故事會,作爲你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