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智庫|持續用力,務必抓出成效!國常會再部署優化營商環境

半島都市報 2024-04-27 10:13:20

風口財經記者 劉曉

據新華社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強4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督查調研情況的彙報,審議通過《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處分條例(草案)》和《關于調整完善工業産品生産許可證管理目錄的決定》。

3月30日,工作人員在山東日照一家公司自動包裝生産線上忙碌。新華社發

持續用力,務必抓出成效

會議指出,優化營商環境是提振社會信心、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後勁的重要抓手。

要著眼發展大局,在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上持續用力,務必抓出成效。對督查調研發現的問題,有關地方和部門要高度重視,聚焦促進公平競爭、保護企業合法權益、破除市場壁壘、擴大對外開放、優化政務服務等方面存在的痛點難點,拿出務實管用的舉措,切實加以解決。

要加強跟蹤督辦,適時開展“回頭看”,確保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對督查調研收集到的意見建議,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逐條分析研究,在制定出台政策時積極予以吸收。對典型經驗做法要適時總結推廣。

優化營商環境是培育和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之舉。近年來,圍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多部門相繼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我國營商環境持續改善,群衆和企業獲得感不斷增強。

今年2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圍繞整體優化目標,一體推進強市場促公平、強服務增便利、強法治穩預期、強開放提質量、強改革抓創新等工作。要更加注重回應經營主體突出關切,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在接受風口財經采訪時表示,本次國常會對營商環境再部署,是對過去營商環境的問題和相關政策進行調整和優化。所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之前營商環境優化的效果需要總結經驗後進一步優化;部分領域存在的問題,則需要回頭看,再次審視體制機制對締造良好營商環境的作用是否可持續。

4月1日,山東煙台港芝罘灣港區碼頭上停滿了即將發運的商品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增強長遠發展的信心

今年一季度,我國國民經濟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3%,超過普遍預期,實現良好開局,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經濟穩定向好基礎尚不牢固。

“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提振經營主體信心的重要舉措。”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此前在接受風口財經采訪時表示。

他認爲,所謂市場化,就是要從市場需求出發,堅持問題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所謂法治化,就是要進一步明確政府的權力邊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落實“法定職權必須爲、法無授權不可爲”的法治要求,確保政策的清晰性和可預期性。所謂國際化,就是要進一步對標建設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要求,加快與國際經貿通行規則銜接,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平。

盤和林認爲,當前國內市場的法治規則在和國際對接上,還有一定空間,有些政策需要和國際接軌,避免對外經濟交流受阻;部分領域存在管理過度,抑制産業活力的狀況,需要進一步優化;部分領域營商環境優化靠人事,而非靠機制,不具有長期可持續性,要從制度上來著手;此外,區域發展不平衡,導致區域營商環境差異較大,可能需要通過轉移支付來優化。

“努力爲市場主體的投資、經營、發展提供穩定的法治環境和政策預期,增強市場主體和微觀個體長遠發展的信心,需要久久爲功。”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對風口財經指出,必須全方位優化、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正本清源,提振信心,繼續健全以公平爲原則的産權保護制度。在法治、平等的基礎上保護各類所有制企業産權和正常經營秩序,加快破除企業發展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資源配置等各方面的障礙。

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理事譚浩俊在接受風口財經采訪時建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重點應在三個方面努力。一是法治環境,不管哪個地方哪個部門,都應嚴格依法辦事,依法處理問題和矛盾;二是政策環境,要讓政策平等、公正、公開,讓所有經營主體應知盡知、應享盡享;三是服務環境,主要表現在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服務,以及這種服務帶來的導向作用。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