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閃耀時》:鄧銘遠是叛徒,華卓欽是地下黨,哪個更離譜?

百丈之劇 2024-04-24 10:15:36

諜戰劇《群星閃耀時》正在熱播,一般來說在大結局之前特別是劇情漸入高潮的時候各種各樣的劇情分析或劇透會層出不窮地出現,其中有些是基于前面劇情的合理分析,有些就相當不靠譜了,甚至是毫無根據地亂說一通。

舉個例子,剛剛大結局的諜戰劇《追風者》剛播出沒幾集,各種說法就出現了,比如沈圖南的太太蘇辭書是臥底在沈圖南身邊的特務,黃秘書和阿文也是地下黨,宋美娟更不得了,他有多重身份,既是大姐的人又是地下黨等等不一而足,最後證明沒有一個是對的!

《群星閃耀時》也一樣,其他的且先不說,只說兩個較多的分析:一個說鄧銘遠是叛徒,另外一個說華卓欽是地下黨,那麽這兩個說法哪個更離譜呢?

說鄧銘遠是叛徒的依據大概有兩個:一是鄧銘遠明明在上海暴露了,在此之前他應該可以把夾著身份資料和船票的書本送到孟先生手中,搞不懂他爲何要從上海跑到南京,然後偏偏又進入華家讓自己之前的學生華桢幫忙把書本從南京送到上海交給孟先生,看上去似乎是故意要把華家拖下水,借送書來試探華家是否有人通共,如此一來鄧銘遠的動機就有些可疑了,也就有了鄧銘遠其實是叛徒的說法。

二是鄧銘遠被捕之後魏岱擎只是客客氣氣地問了幾次話,根本沒有用刑,反觀老張被捕後卻受盡酷刑還因爲用刑過度犧牲了,對比之下就質疑鄧銘遠被捕只是一場戲。

這種說法毫無根據純屬瞎扯,原因很簡單,如果鄧銘遠是叛徒的話,他這個情報小組早就被一鍋端了,季太太、石珺昱和老張也早就被捕了。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鄧銘遠是叛徒,就算他想試探華家,目標也會是位高權重的軍政部中將次長華卓欽和他的長子侍從室二室秘書華梁,而不會是還在軍校讀書的華桢。

所以鄧銘遠不可能是叛徒,那麽華卓欽會不會是地下黨呢?

之所以認爲華卓欽是地下黨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鄧銘遠被盯上在知道自己脫不了身的前提下爲何還要去華家,因爲他知道華家有人可以幫他把書送回上海,而且特務也奈何不了他,這個人有可能就是身居高位的華卓欽;二是石珺昱從孟多慈口中一聽說向遠生的原名叫華桢的時候,不僅馬上知道華桢是南京來的,而且還知道他是華卓欽的二公子,或許因爲華卓欽是自己的同志石珺昱才會一下子就知道華桢的來曆。

但這樣的猜測同樣也毫無根據,原因很簡單:

第一,華卓欽是國民黨軍政部中將軍銜的次長,在軍政部的地位僅次于何應欽,如果他真是我黨同志那絕對是機密,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肯定是單線聯系,甚至連南京地下黨負責人都不一定知道。

鄧銘遠只是上海一個情報小組的組長,並不是上海地下黨負責人,他的級別還接觸不到華卓欽,更不用說是他這個小組成員的石珺昱了,如果華卓欽是我黨同志的絕密情報連鄧銘遠和石珺昱都知道了,那還有什麽秘密可言?

第二,如果華卓欽真是我黨同志,那麽鄧銘遠進入華家就是把華卓欽置于被調查的境地(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後面黨務調查處把華家所有人都調查了一遍),孰輕孰重鄧銘遠應該很清楚,他不應該這麽不知輕重。

當然現在的華卓欽不是我黨同志,並不代表後面不會成爲我黨同志,有觀點認爲華卓欽的原型可能是吳石將軍,曆史上的吳石將軍一開始忠實地站在國民黨一邊,直到1940年之後在老朋友吳仲禧的影響下立場開始轉變,1948年才在吳仲禧的介紹下秘密加入我黨。

《群星閃耀時》的劇情背景一開始是1936年秋,從時間來看如果華卓欽的原型真是吳石將軍,那他這個時候確實不是地下黨,但後面卻有很大可能在兒子華桢和其他同志的影響下成爲我黨的一員,但現在就說他是地下黨顯然爲時過早!

2 阅读:3073
评论列表

百丈之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