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林:健康金融市場,反對金融化

秦安戰略 2024-03-21 06:30:18

上篇文章《不能以無恥的方式追求財富》意猶未盡,我又想到了一個話題:健康金融市場,反對金融化!

有人問了,金融市場和金融化有什麽區別呢?

如果追溯曆史,貨幣産生的那天起金融市場便隨之誕生了。貨幣本身只是一個工具,是等價交換物,一種用于交換的媒介。你想啊!最早的貨幣可能就是貝殼,對古人而言除了少數貝殼可以作爲配飾外有何實用價值呢?但某一日開始它居然成爲了財富的代表,最早的金融市場便隨之産生了。

貨幣本身成爲財富,給它背書的是政府或政府性質的社會組織的信用,大家相信它可以代表財富,于是有人儲備它,所謂腰纏萬貫就是這個意思。

當社會生産集約化形式出現後,需要貨幣去購買原材料,資金不足時就想到去借,這就催生了錢莊的出現。這就是現代銀行的雛形,錢莊利用貸款利息賺錢獲取財富。

錢莊的人不從事生産,靠借貸利息賺錢,這就形成了金融市場也形成了金融觀念,市場上流動的不只是貨幣還有人們從錢莊貸款的借據。

當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時代時,股票出現了。股票是什麽呢?其實就是當年的借據,不但錢莊可以借給別人錢賺取利息,每個個體也可以。股民通過中介機構(政權交易所)把錢借給某確定的對象(企業)股民成爲這個企業的股東,政權交易所給股民發一個借據(股票),憑這個借據,股民可以得到企業返給的利息(分紅)。而這個借據本身又可以流通(買賣),這樣一流通又形成一個次級市場,企業返給股民的利息的利率也隨這個次級市場的波動而波動。

這就是現代的金融市場,它本身是靠一條信用鏈維持的:中介機構對股民和企業負責,企業對股民負責,國家對這條信用鏈提供總的信用保證。

但是,在這個金融市場中,無論是股民、還是證券交易所和企業都有巨大的突破既有信用鏈約束的操作空間,于是各種各樣的金融産品誕生了,最極端的金融産品就是所謂的P2P。

在這個金融市場中,少數人通過突破信用鏈獲得了超量財富引發社會仿效效應,隨之是人們的致富觀念發生扭曲,産生人人都去玩金融的金融化現象。

歸納一下,金融化有兩個特點:一是不斷突破原有的信用鏈,二是人人都可去玩金融的金融觀。

人人都去玩金融不是一種誇張,這個“人人”包括個人、實體甚至國家。就實體而言,波音公司就是一個代表。就國家而言,美國就是一個代表。(參照《申鵬:波音爛透了,就像美國爛透了一樣》)

美國是什麽時候才把它的經濟實體向國外轉移呢?當然是美元成爲國際通用貨幣的時候,美國政府把那些可能帶來汙染的低端産業放到國外去,後來發展到把需要大量廉價勞動力的産業放到國外去,美國只需玩金融就可以享受全世界的財富,使所有的非美國人都成爲維持美國人奢侈生活的打工仔。

這時,美國的汙染沒了,美國人享受著世界最優質的陽光、空氣和水,于是美國精英們又想出一個收割世界的狠招——收碳排放稅。

發展中國家爲美國人供應産品,還得另外給美國人交一筆稅:碳排放稅!關于此,美國政府又把碳排放做成一個金融市場。美國人玩金融玩到了極致。

常言道物極必反,特朗普發現這樣下去美國自己危險了,所以他上台毫不猶豫的廢除TPP,他恨死了那些玩虛招的美國建制派政客,他要標新立異,代表美國産業工人,當然這只是一個噱頭。

我說這麽多,不是批評美國如何,而是提醒中國人民要健康金融市場,明確反對金融化。在金融化方面,中國決不能蹈美國覆轍

所謂健康金融市場,就是把金融市場限定在法治範圍內,使得專做金融的機構和個人的收益有一個合理的上限和下限,尤其要根治那種通過虛假的炒作套取社會和個人財富的行爲。使金融主要發揮支持實業發展的作用而弱化金融本身的攫取財富的功能,弱化不等于使之不存在,而是要有一個合理的範圍。

當下,我們的股票市場就很不正常,好像被某些資本操控著,存在用虛假業績騙去股民資金的現象。

我發現有些企業發展得非常好,卻沒有上市,比如華爲。華爲科技是一家生産和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技術企業,于1987年在深圳正式注冊成立。但華爲不是上市公司,也沒有發行股票和股票代碼。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華爲本身並未上市,但它一直參照上市公司的標准和實踐進行運營。換句話說,華爲集中力量玩實體,不玩金融。這就給我們做出了一個榜樣,上市並不是必須的。當然,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上市公司也是好的。

最怕的是金融化成爲一種全民觀念——不需辛辛苦苦地搞實業,玩金融可以輕輕松松地賺大錢。這種思想觀念最後就很可能刺激人們超越法律約束、突破道德底線,走向犯罪的道路。

今天看到中央電視台在曝光有人編織虛假短視頻以騙去流量、攫取財富的

現象,其惡劣程度觸目驚心——無恥至極、三觀毀盡!建議網友們打開中央電視台看一看。

我有抵禦網絡上賣慘賣窮的短視頻的辦法:一個是不看;二是如果不經意看見了我首先確認他是不是真的,只要找不到它是真的的證據,就不理它,絕不爛施同情;一旦確認它是假的,就在網上舉報,絕不姑息。如果人人都用此辦法,那麽那些賣窮賣慘的騙人短視頻就不可能動辄收獲十萬粉絲了。沒有了這些粉絲加持,它賺不了錢,這種騙人的東西就沒有市場了。

所有電信詐騙,之所以頻繁得手,就是因爲受害人貪小便宜,你想別人的高利息,騙子就想你的本錢。貪小便宜,說白了還是一個“貪”字,與貪官貪汙並無本質區別,只是一個貪得大,一個貪得小,一個貪成了(當然也可能進去了),一個沒貪成反而虧本了。如此而已,有何本質區別呢?

爲什麽會貪?就是中了“金融化”的毒。當有人遭受電信詐騙時,恐怕起初還得意自己在玩金融呢!你看,一下子賺了幾千塊!得意洋洋。所以,抵禦網絡詐騙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不貪。不貪,就是你的金鍾罩!由此我想到一個話題,那就是全民反貪。說實話,那麽多人上騙子的當,一定程度上說明民風貪腐。從某種角度可以這樣說,民風貪腐是官風貪腐的社會溫床,只有根治了民風貪腐,才能徹底根治官風貪腐。

這些具體的抵禦網絡詐騙的辦法,說道底就是反對金融化思想,不要想去不勞而獲。就國家而言,讓金融回歸本位,使金融市場法制化、健康化。就實體而言,只需老老實實地做事,制造出社會有用的高質量的産品,不要總想投機取巧企圖通過市場融資致富。就個體而言就是誠實做人,不貪不占。中國實行的是按勞取酬,只要你誠實勞動了,社會是不會虧待你的。

當然,有條件玩金融也不是不可以,但一要守法,二要投資實業或扶持創業,不要去搞高利貸,不要去做P2P。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說了,美國已經意識到金融化的危害,我們不能不接受它的教訓。早一點著手健康金融市場,反對金融化,我們就會早一點遠離崩塌的結局。

健康金融市場,反對金融化,不僅國家有責,而且人人有責!

2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