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劉嘉鋒|寶寶先天性小耳畸形,一定要做全耳再造嗎?

同濟耳再造劉嘉鋒 2024-05-08 10:06:40

內容要點:

從基礎科普開始,介紹小耳畸形的發病率及病因、小耳畸形的治療方法、全包法及舒展+複合組織遊離的治療時間、劉嘉鋒全包法的獨特技術優勢等

摘要:對于小耳畸形的治療,我們一般有2種方案,根據患者自身基礎條件及患者訴求綜合來確定。

正文:

大家好,我是同濟劉嘉鋒,擅長耳再造及耳廓畸形修複,在隱耳、附耳、疤痕疙瘩等耳廓畸形的治療及修複經驗十分豐富。平時在門診和後台,有很多小耳家長和患者會問到一些關于小耳畸形的問題和方案選擇,這次和大家統一做一個關于小耳畸形的基礎科普。

什麽是小耳畸形?

先天性小耳畸形,又稱先天性外中耳畸形,表現爲重度耳廓發育不全、有外耳道閉鎖或狹窄、中耳畸形,而內耳發育多爲正常,通過骨傳導有一定聽力。需要通過全耳廓再造和聽功能重建手術來治療。

小耳畸形的分類: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的臨床特征涉及的部位主要是耳廓、外耳道和中耳,按照畸形程度,臨床上最常用的分型爲4型:

Ⅰ度小耳畸形:耳朵結構尚可辨認,耳廓的大小、形態發生變化,外耳道狹窄,嚴重時外耳道出現閉鎖;

Ⅱ度小耳畸形:最爲典型,只存在呈垂直方位的耳輪,呈臘腸狀,外耳道閉鎖;

Ⅲ度小耳畸形:只存留皮膚、軟骨構成的團塊,耳廓結構基本無法辨認,殘耳大都是花生狀。

ⅢⅠ度小耳畸形:幾乎接近于常說的"無耳",殘耳僅爲小的皮贅或呈小丘狀,或者僅有耳垂。

(圖片來源:網絡)

小耳畸形的發病率是多少?

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發病率是5.18/10000,是颌面部發病率僅次于唇腭裂的常見畸形,也就是說每1萬個人裏面有5.18個人會有小耳畸形,其中男性多于女性(2:1),以右側畸形較多見,雙側畸形的發病率在10%左右。

小耳畸形的發病原因,目前暫時沒有明確定論,一般是受遺傳概率、感染因素、和環境等綜合因素影響,如果父母雙方或一方有先天性小耳畸形,遺傳的幾率對比普通人會相對大一點,但不是絕對會遺傳的。在門診也會碰到有一些家長問診時,因爲一胎寶寶小耳畸形,不敢要二胎,其實不用過于擔心顧慮,在孕期爸爸可以帶媽媽多做四維彩超進行篩查。

前面我們提到小耳畸形我們一般通過做耳再造來造一個新的、立體的“活”耳朵。對于小耳畸形的治療,我們一般有2種方案,根據患者耳部基礎條件及患者訴求綜合來確定。

方案一:

全包法耳再造

手術通常需要3期完成,我經常在門診和患者家長形容,3期手術就像我們建房子:1期打地基——2期建框架——3期精裝修

1期手術時置入容量100-150ml的大擴張器,大擴張器擴出來的皮膚比較多,不需要植皮,在這期間需要定期定時進行注水擴張。

2期時再取自體肋軟骨,雕刻、植入耳骨支架。

3期再對再造的耳朵進行整體的細節修整,例如加深耳甲腔、連接耳垂等,在醫生角度來說,能對耳朵形態做一個更細節的調整,這對患者來說也比較好,所以我一般也會堅持做一個3期的細節調整,給孩子還原一個更接近健側耳朵的“活”耳朵。

劉嘉鋒全包法耳再造手術無需取皮植皮,不會造成皮片壞死攣縮,同時也不會有色素沉著,再造出來的耳朵基本能接近正常側耳朵,形態立體,後期也不用擔心疤痕增生、支架變形等問題。

(圖片來源:劉嘉鋒全包法耳再造真實案例,更多案例查看可後台咨詢)

全包法耳再造的治療時期,在孩子身體條件達標的情況下,身高120cm,體重25kg,正常側耳廓長度小于5.5cm,滿6歲就可以做全耳再造手術,8-11歲也是一個比較適合做手術的黃金時間,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基礎條件基本都可以達標,耳朵大小、結構輪廓基本已經定型,且孩子肋軟骨發育相對成熟、彈性好,易于雕刻耳支架,同時,在孩子學齡前完成耳再造對孩子的心理影響較小。

青春發育期是不太建議做耳再造手術的,這個時候自身肋軟骨空心,比較脆,到了成年,肋軟骨逐漸變黃變脆,出現鈣化的幾率會增加,不易于雕刻耳支架。

那這時,就有朋友會問了,成年人可以做耳再造手術嗎?

當然是可以的,一般術前我會根據患者年齡個人情況讓患者做胸部肋骨的CT檢查,在手術前判斷是否有鈣化以及鈣化的程度,再給到手術方案的具體建議。當然是在適齡條件下,越早做耳再造越好的。

門診中,因爲各種原因導致孩子或者是成人耳畸形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的情況屢見不鮮,所以我在這裏,也還是倡導大家,一定要盡早到院檢查治療,聽取專業醫生的建議。

一個冷知識:耳再造手術是我們整形領域難度最高的手術之一,耳再造手術挂整形美容外科就診,家長們也千萬別因爲挂錯診室而耽誤小孩治療(這種情況也不少)

方案二:

舒展+複合組織遊離

對于1度2度小耳畸形,耳朵的基本組織結構都還在,這種情況是有條件做“舒展+複合組織遊離”的手術方案的,這種方案我們一般分2期進行。

第1期手術,盡量的把患側耳朵的耳軟骨盡量的拉開、拉大,(許多1度偏2度的小耳畸形,耳朵上部比較窄)1期手術的目的就是先把耳朵舒展開;2期手術就是從對側耳朵取一塊組織,“補”在患側耳朵上,我們在醫學上稱“複合組織遊離”。

1期耳朵舒展開後,患側耳朵就會變得和對側健側耳朵的厚度,基本一致,爲2期複合組織移植提供更好的貼合條件,避免因厚薄不均導致貼合不好的情況出現,影響耳朵形態。

(圖片來源:劉嘉鋒舒展+複合組織遊離真實案例,更多案例查看可後台咨詢)

舒展的方案我們一般滿5歲左右就可以做,5歲耳朵的發育基本定型。

這個修複方案也有自身獨特的優勢:

1:“不取肋軟骨”

做過功課的家長們肯定了解,目前我們絕大多數的耳再造手術,用的都是患者自身的肋軟骨來造耳朵,耳再造使用的第6、7、8三根肋軟骨,只是取肋骨中肋軟骨部分的一小段,是不會影響整體胸廓穩定結構、外形及發育的。“取肋骨”在耳再造手術中屬于常規操作,但是其實很多家長一聽到要取孩子的肋骨,都心疼孩子,怕孩子受罪,同爲天下父母親,這一點我也懂。所以日常門診中定手術方案時,很多家長會因爲“不取肋骨”這點選擇該方案。

2:不用擴張皮膚,不用注水,不用脫毛,治療期間護理相對簡單3:治療周期短,手術次數少,相對全包法耳再造,手術只需兩次,我們也遇到過耳朵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做1次舒展,就把耳朵舒展開了,術後效果就已經令人很滿意了,也沒必要再做2期複合組織遊離。4:耳朵不怕壓,有彈性,和正常的耳朵一樣“一拉”是可以彈回去的,耳朵術後恢複好之後,是不需要終身護理的。

兩種方案都有自己的獨特優勢,我在門診中結合患者情況,如果兩種方案都可以做的話,也會和家長講清楚手術方案各自的優勢,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去選擇。

總的來說,耳再造手術方案的選擇關鍵是看患者的自身條件,適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關于小耳畸形的科普,我們今天就先聊到這裏,大家如果有任何關于小耳畸形及其他耳廓畸形的問題,歡迎大家後台私信給我留言,我會第一時間回複大家。同時我們術中術後的患者們,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我們術後溝通群和我及我們的醫護人員溝通。

最後,還是提醒大家,

對于小耳畸形:早發現,早就診,早治療

對我們的孩子/患者/家長:及時引導孩子心理,小耳畸形沒什麽可怕的,我們現在可以及時通過醫療手術進行幹預修複,勿自責,多關愛孩子,更要多關愛自己。

0 阅读:5

同濟耳再造劉嘉鋒

簡介:尤其擅長耳廓整形與再造,對耳畸形整形與再造經驗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