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AI面試,逼瘋打工人

Tech星球 2024-04-22 15:13:20

來源|Tech星球

文|林京

曾經出現在銀行、外企、快消等領域的AI面試官,正在滲透到更多的行業。

一位應聘酒店前台客服崗位的應屆畢業生告訴Tech星球,雖然已經接到通知去線下面試,但她仍需去完成企業發來的AI面試。在線下面試現場,面試官也會特地問她AI面試的使用體驗,“這家酒店剛推出AI面試,以測試爲主,很想知道我們的反饋”。

眼下,“金三銀四”招聘季已經接近尾聲,數據顯示,2024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79萬人,同比增加21萬人。就業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尤其是,在類似寶潔公司5000:1的低錄取比例的行業,AI面試成爲企業進行初篩候選人的一個重要方法。

剛在一天內連續參加了5場AI面試的應屆生向Tech星球吐槽,這就像日常想找人工客服咨詢時,總會遇到AI客服一般,現在他們想要獲得一張線下面試的名額,需要先過AI這道“隱形門檻”。

市場調查機構Resume Builde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預計到2024年將有43%的企業在招聘中引入AI應用。今年春季招聘,AI面試成爲不可忽視的存在,很多求職者將其形容爲一場“獨角戲”,他們不斷對著屏幕練習,讓面部表情不至于過于僵硬,把語言組織更具邏輯性,去接受甚至討好對面的“數字人”面試官。

參加十幾場AI面試,求職成本增加

上午10點,坐在電腦面前,張璐開始了第七次AI面試。這次,她應聘的是一家互聯網大廠,盡管剛開始的測試頁面顯示網絡良好,但真正開始錄制時,“網絡卡頓”的提示彈出十余次,不斷讓她回到最初的測試頁面。

AI面試官提出的問題,鮮少涉及到她所投遞崗位的專業知識考察,而是相對寬泛的、適用于整個企業所有崗位或者行業。AI面試官還會進行智能追問,只不過,這次AI面試官追問的問題,她在前面的答題中已經做過回複,這就導致,整場面試下來,她前後重複敘述了三次。

有時候,她覺得對面的數字人像是在“擡杠”,“比如,我簡曆上寫的某個項目客戶滿意度達到80%,AI面試官會追問我,爲什麽是80%?”

答完最後一道題,張璐長籲一口氣,“各種意外狀況疊滿,感覺快被這場AI面試逼瘋。”

如張璐一般,在社交平台上,對AI面試的評價褒貶不一,很多求職者甚至將AI面試稱爲“酷刑”、“反人類設計”。

一些初次參加AI面試的求職者們,更是狀況百出。比如,面對鏡頭時,突然語無倫次;五分鍾的答題時間,40秒就回答完了,擔心回答時長太短,情急之下開始胡亂編造,結果AI開始追問這些編造的經曆,“我瞬間懵住,對著屏幕哭笑不得”,一位求職者向Tech星球表示。

AI面試官並非新鮮概念,2019年便開始應用于聯合利華、歐萊雅、可口可樂等企業,通常求職者遞交簡曆之後,隨即便會收到AI面試信息。AI面試通常有7道左右題目,面試官提出問題之後,會給面試者5分鍾左右的答題時間,整個面試時長通常在20~30分鍾。

如今再度引起廣泛討論,是AI面試正在更多企業的普及。Tech星球與多位大學生交流時,他們皆表示,有過多次AI面試的經曆。

圖注:AI面試界面;來源:小紅書。

在求職過程中,楊陽就經曆了十幾次的AI面試,據她透露,銀行、國企等單位的AI面試題目會偏傳統一些,快消企業則更加靈活一些,但基本上都很像“寶潔八大問”,比如:過往經曆中,哪些地方最能展現你的領導能力?

AI面試過程中,題目不允許被截屏,會顯示違規,如果截屏過多,會被判定面試作廢,楊陽說,所以,AI面試之前,大家基本都是去各大社交平台上,搜索各種AI面試的攻略和題庫總結。

每年的春招,高校畢業生們會海量投遞簡曆,參加幾十場甚至上百場的招聘,在楊陽看來,如果每個企業都采用AI面試,會增加隱形的求職成本,畢竟,准備一場AI面試,通常包括提前搜索面試經驗、調整回答、化妝、趕截止時間等多個流程,而結果又多是“石沉大海”,再無音訊。她甯願企業在最開始就篩選掉一波,而不是讓每個求職者都參加AI面試。

楊陽還記得,第一次參加AI面試時的緊張心理,會著重練習眼神,希望能夠在鏡頭前更自然些。但參加AI面試多了,逐漸麻木,妝也懶得化了,她還嘗試過讓ChatGPT去回答AI面試提出的問題,主打“用魔法打敗魔法”。

AI面試官都是什麽來頭

企業采用的AI面試官,通常都是由第三方機構提供,應用場景主要用于投遞簡曆和線下面試之間的初篩階段。

目前,市面上的AI面試官功能都較爲相似,它們通過不同的算法分析面試者的回答內容、面部表情、肢體動作和聲音等,最終生成一份評估報告,並展示報告分數在該崗位全部求職者的排名。這成爲企業是否通過候選人進行線下面試的重要因素。

而這份評估報告,企業可自行在後台設置,是否實時展現給求職者。不過,就多位求職者的體驗來看,目前大多數企業都是選擇不展示。

用友大易AI面試産品相關負責人告訴Tech星球,AI面試産品的核心是職位勝任力模型的構建。用友大易推出的AI面試,便是由HR專家、心理學專家、AI專家等聯合參與研發,有一套能夠全面考察候選人的職位勝任力的題庫,企業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進行修改調整。

而企業收到的評估報告,便是源于“AI面試官”的考察維度,既包括專業知識、表達能力、形象氣質等外層顯性特質,還包括勝任力、心理健康、性格、價值觀等更爲隱性的信息。

企業可根據崗位需求,從中選取幾個維度進行重點考察。比如,銷售類的職位,會考察候選人的溝通表達能力,而針對藍領類的崗位,更多的會考察心理健康、基礎的普通話表達、以及肢體靈活等。

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AI面試,離不開“降本增效”四個字。快消巨頭聯合利華曾發布過一組數據:通過 AI 系統節約了 100000 個小時的面試時間,每年能省下 100 萬的招聘成本。

獵聘旗下AI面試産品“多面·Doris”相關負責人告訴Tech星球,目前AI面試多用于國企、銀行、快消、餐飲等行業,多用于校招等場景,能夠有效提升企業招聘效率。

比如,某銀行校招,僅在面試環節,若采取傳統線下5分鍾快面,需要20位HR用3天完成5000個面試,如果使用多面AI數字官Doris,48小時就能完成5000個面試,相當于一個數字面試官2天時間能完成20位HR3天的工作量。

使用AI面試需要支付一定成本,因此在中大型企業中應用更加廣泛。Tech星球咨詢的一家AI面試服務商表示,一種是會按照人次進行收費,采取預充值模式,單次使用費用爲15元~30元,企業可以享受AI數字面試官、評估報告、題庫、短信和郵件批量通知等多種權益。

另一種收費模式,則是與企業進行定制化項目合作,部分企業會涉及到一些增值服務,面試官形象定制等。比如,如果與一家銀行機構合作春季校招,通常是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的費用。

AI面試靠譜嗎?

“AI面試視頻,HR會查看嗎”“我會被算法淘汰掉嗎”,是很多求職者關心的問題。

目前,在很多快消企業的AI面試通知上,會進行特別提醒,真人面試官會查看AI面試的視頻,並作爲線下面試邀約的依據之一。

一位從業多年的HR向Tech星球表示,公司使用AI面試有兩種用途,一種是作爲大規模招聘中的效率工具,通過AI快速定位候選人在人才庫中的排位,另一種則是做輔助的評估參考,如果招聘體量大的話,HR不太會一一查看,可能會抽樣檢查並核對AI評估的准確性。

作爲2024屆人力資源專業的畢業生,李芒便經曆了戲劇性一幕。今年實習期間,她負責的業務便是查看AI面試者的評估報告、AI面試者的面試視頻,進行篩選。

李芒所在的企業處于中等規模,她向Tech星球介紹,企業發出AI面試通知之後,會及時跟進結果,畢竟每一次的使用成本都至少花費了十幾元。不同的崗位,企業考量的指標不同,比如銷售崗著重看目標性、執行力,HR崗會看表達時的親和力,金融相關崗位則是會看重邏輯能力。

在後台,李芒第一次從HR視角看到AI面試的結果,求職者的面試表現被量化爲一個又一個具體指標,甚至是面試過程中表情中含有的喜怒哀樂比例。AI面試系統,會給到求職者不同星級的分數,最高是五顆星。

查看AI面試視頻,更是令她哭笑不得,有的視頻畫面光線非常差,只能聽見聲音,有的面試者直接穿睡衣錄制,有的面試者會低頭看小抄,她在鏡頭裏都看得一清二楚。

“除非是崗位特別缺人,否則低于兩顆星或者態度不佳的面試者,HR肯定不會再花費時間去了解”,李芒說,除此之外,通常情況下,AI面試的最終結果是綜合判斷得出,她所實習的企業,在AI面試前,會進行電話溝通篩選一輪,AI面試後,會再通過人工回看視頻綜合評估。

在李芒看來,AI面試存在明顯優勢,一方面,線下面試非常耗費時間,AI面試可以讓HR集中時間批量查看,也可以同步給業務部門。尤其對于成熟的HR,他們可以節省出時間去專攻較難招聘的崗位。

另一方面,AI面試適用于低門檻、高競爭崗位,前者包括銷售人員、服務人員、快遞員等,後者則是面向應屆畢業生的高競爭崗位,應屆生的職場技能水平其實差不多,AI面試可以從邏輯能力、表達能力等維度,篩掉一部分人。有些崗位對英文水平有較高要求,AI面試也可以進行高效檢測。

只不過,AI面試官畢竟不如真人面試官互動性強,部分侯選人似乎有鏡頭恐懼症,在視頻中表現得格外緊張、不安、焦慮,李芒說, 她也在後台看到了自己的AI面試視頻,“奇奇怪怪,像個機器人,眼神呆滯”。

從AI面試的發展來看,火爆與爭議並存。除了AI偏見、公平性等議題的討論,讓AI面試與應聘者之間實現更多信息互通,成爲很多求職者當下的訴求,他們希望有更多知情權,能收到一份AI面試的結果與反饋,也讓AI面試結果更加令人信服。

(備注:文中皆爲化名。)

0 阅读:7

Tech星球

簡介:聚焦互聯網前沿科技和新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