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住了!又一家造車新勢力倒下

新銳汽車觀察 2024-03-19 10:12:37

3月15日,上汽集團內部證實,旗下飛凡汽車預計將被裁員70%。即使未被裁掉的人,也可能大面積降薪。

同時,計劃要整合進上汽的飛凡高階智駕團隊,也已經全部被裁。上汽的智駕研發工作,將主要放在零束科技。

盡管上汽官方並沒有對飛凡汽車的走向做明確的表態,但從實際的處理措施看,飛凡汽車大概率已經被上汽集團放棄。

關于飛凡汽車倒下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每一個角落,但截至3月15日,飛凡汽車的官微等渠道,並沒有對這一消息進行回應。

成立兩年多的飛凡汽車,大概率可能要畫上命運的終止符了。新勢力造車從曾經的資本熱土,走向了現在的落寞,扛不住的車企只有一條不歸路。

01.失去了生存的價值

從上汽集團內部了解到,因急需降本和品牌調整,已開始實施裁員,從安亭總部到臨港工廠均有涉及,且首當其沖的便是飛凡本部員工。

飛凡汽車走到今天,無外乎就是上汽高層對它的未來已經失去了信心。

從根源上來說,飛凡汽車的誕生,就已經預示了它的悲慘結局。

2020年,上汽榮威推出面向中高端新能源系列的全新LOGO——“R”標。但因爲榮威品牌形象固化,很難往上走,于是在2021年,R品牌進化、獨立爲飛凡汽車,地位與上汽乘用車平起平坐。

飛凡汽車的誕生,和大多數造車新勢力不一樣,它和榮威汽車有千絲萬縷的關系,特別是品牌基因,決定了它不可能擺脫榮威,成爲一個更高端的品牌。

更重要的是,它無法真正獨立,創造獨立的品牌內涵。

飛凡汽車像一個富二代,總是希望在現有上汽資源裏打開通路。

由于在國內銷售不暢,2023年飛凡汽車借助MG品牌完善的銷售渠道、廣爲人知的品牌力,將兩款“貼牌”銷售推向海外。

此時,飛凡汽車已經完全迷失了方向,也丟掉了上汽獨立出一個造車新勢力品牌的初衷。所有造車新勢力的使命,是走出一條不同于原有造車企業的新路子。

如果靠MG的渠道和品牌賣車,上汽根本不需要一個飛凡品牌,直接用MG品牌賣車就可以了。

所以,在飛凡汽車2023年銷售了1.4萬輛的形勢下,上汽集團還是堅決斬掉了這塊多余的業務。

02.國企式造車新勢力

在飛凡汽車的官方微博上,“視帝”雷佳音代言的F7廣告幾乎刷了屏。

作爲當下當紅的影視明星,雷佳音的代言費並不低,連很多賣得好的車企,都未必舍得拿出這筆錢去做推廣。

而飛凡汽車似乎寄希望于通過一個大營銷動作,實現鹹魚翻身。汽車行業的人都知道,汽車不是快消品,競爭是體系能力,不可能一個動作實現突破。

飛凡汽車似乎想搏一把,但可以說,其實違背了常識。

飛凡汽車的經營邏輯一直令業內驚訝,比如在上海市中心租下1200平面的鋪面作爲展示廳,大方程度遠超過頭部造車新勢力品牌。

花巨額資金做城市展廳,從來就不是一個初創品牌該做的事。非凡汽車這麽操作,要麽是高層不懂營銷,要麽是有非營銷的意圖。

這種花錢方式,和請雷佳音代言,如出一轍。

展廳僅僅維持了一年,去年10月,有媒體爆出飛凡汽車上海市中心展廳棄租,像一場鬧劇閉幕。

飛凡汽車在市場把握上,也顯得力不從心。在首款車型R7失敗後,飛凡汽車將翻盤希望完全寄托在了F7上。

去年2月,定位于中大型豪華純電轎車的飛凡F7亮相,包含換電和非換電兩種車型,最初預售價爲28萬-35萬元。

隨後,飛凡官方隨後組織了用戶價格競猜活動,通過加權平均統計,其入門價格爲24.63萬元,低于此前的預售價。

3月末,飛凡F7正式上市,最終起售價定在22.99萬元。

從預售到最終售價,稍有降低是車企的官場操作,滿足消費者的預期,又能給出驚喜。

但最終定價降5萬,這就不是驚喜,而是驚悚了。如果我是預定的消費者,我一定會覺得這個品牌不靠譜,玩呢?

飛凡F7的降價也有市場競爭的原因,去年新能源汽車開打價格戰,將還沒有形成品牌、規模的車企逼入死角,不得不倉促應戰。

到了今年,新一輪的價格戰繼續開打,和飛凡汽車處在同一階段的造車新勢力,進入了“應戰也是死,不應戰也是死”的絕境。

同時,國家相關部門也開始批評汽車國企新能源汽車搞不好,不如民企,已經傳出了風聲,要國企相關高層擔責。同時,國家將國企央企上市公司納入考核指標。

上汽作爲國內最大的國有車企,處理飛凡汽車等虧損且沒有希望的資産,已經刻不容緩。

0 阅读:1148
评论列表
  • 2024-03-19 22:38

    什麽雜牌都要幾十萬幾十萬地賣,自己幾斤幾兩不清楚嗎?

  • 2024-03-20 13:09

    r7,f7,前面的123456呢。。。跟小米的su7一樣,中國車企的命名真是一言難盡。。。

新銳汽車觀察

簡介:傳播信息,分享思考,共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