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出現一只“鳌拜貓”,睡覺時遭牛犢打擾,醒後發飙面露凶狀

動物速遞 2024-05-04 23:47:57

在我國西北一些地區,生活著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動物。從外表上看,它長得圓滾滾的,身形圓潤,四肢短健,身上的毛發還很長,腹部毛發甚至“拖”到地上。它是我國十三種貓科動物中的一員,學名叫兔狲。

因其兩頰及下巴處長有長長的髯毛,看上去跟影視劇中的鳌拜形象有幾分相似,所以很多網友又將其稱爲“鳌拜貓”。近日,有網友在內蒙古一牧場上,就拍到了一只“鳌拜貓”的身影。

兔狲休息時遭打擾,醒後發飙面露凶狀

兔狲主要棲息在我國西北沙漠、荒漠、草原或戈壁地區,能夠適應寒冷、貧瘠的環境。一網友近日在內蒙古一處牧場上,拍到了一只正在休息中的兔狲。只見它趴在一團灌叢下,閉目養神,享受著草場上片刻的安甯。

兔狲身上的毛發主要爲銀灰色,它趴在地上,遠遠看上去就像是一塊岩石。若不仔細觀看,還真發現不了它。不過此處是一方牧場,而牧場裏的主角是成群的牛。

圖片拍攝:湃客 · 花蝕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就有一群牛從這只兔狲身旁經過。其中一頭好奇心十分重的小牛犢被這塊特別的“岩石”所吸引,于是小牛犢便往前伸出了腦袋,往“岩石”嗅了嗅。正處于休息中的兔狲被小牛犢的這一舉動打擾到了,馬上直起了腦袋。

或許是睡覺時遭牛犢打擾,醒來後的兔狲有了“起床氣”,于是朝著牛犢就龇牙咧嘴,露出凶狠的模樣。而小牛犢也被這一幕嚇到了,沒想到“岩石”竟然動了,還面露凶狀,于是連忙逃走。

圖片拍攝:湃客 · 花蝕

兔狲大小似家貓,凶猛氣勢卻不輸大貓

很多人想不明白,它既不是兔子也不是猢狲,明明是一種貓科動物,但爲何卻叫兔狲?據說它的名字來源于古時候的遊牧民族,當牧民在草原上看到這種動物的時候,通常都會大喊“吐遜”。這在突厥語中是“站住”的意思,然久而久之,它就被訛稱爲“兔狲”。

兔狲體型不大,成年之後大概是2-5公斤,跟一只普通的家貓差不多大小,一些圈養的個體可能會略大些。不過與家貓勻稱的身材相比,兔狲就要顯得矮胖多了。

除了身材矮胖之外,兔狲的額部也比較寬,吻部較短,耳朵非常小,藏在毛發下甚至看起來沒有耳朵似的。兔狲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看上去不太好惹的樣子。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別看兔狲只有家貓般大小,但它的內在卻是一頭不折不扣的猛獸,它凶狠起來的氣勢,一點也不輸虎豹等大貓。它們的領地意識極強,雄性容不得有其他雄性的存在。一旦有入侵者,它們會無情驅逐。有時候爲了趕走入侵者,往往會爆發激烈的戰鬥。

黃昏開始活動狩獵,主要以鼠類爲食

兔狲營獨居生活,除了發情期和育幼的雌獸之外,幾乎都是獨自行動。兔狲具有夜行性,白天的時候通常躲在岩石縫、地洞、灌叢下休息。到了黃昏的時候開始活動和狩獵,有時候甚至通宵達旦尋找食物,直至第二天清晨後才返回休息。

兔狲的視覺和聽覺都很發達,能夠發現周圍細微的聲音,甚至獵物藏在地下,也能夠將其找到。兔狲強大的聽覺能力主要來源于它們的聽泡極度膨大,甚至將臉都擠成了大餅臉。聽泡體積越大,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越低,而在幹旱草原上,高頻聲音衰減很快,通常是依賴低頻聲音來發現獵物和天敵。

兔狲身上濃密柔軟的毛發,能夠幫助它們抵禦寒冷。尤其是腹部的毛發很長,這使得兔狲能夠在寒冷的地面上趴很長時間。所有有時候兔狲爲了伏擊獵物,一動不動就趴好幾個小時。它們主要以各種鼠類爲食,偶爾也會捕食旱獺、野兔、蜥蜴、鳥類等。

兔狲還有一個強大的本事,那就是能夠將毒蛇當做“辣條”吃。蛇跟兔狲的食譜很接近,雙方經常爲了爭奪食物資源而大打出手。兔狲憑借著恒溫動物的敏捷和速度,能夠將毒蛇玩弄于股掌之間。而且,與毒蛇搏鬥的時間越長,技術更高超的兔狲獲勝概率就更高。

生活在荒漠、草場這類缺乏遮蔽物的環境下,很容易暴露目標,尤其是來自于空中的天敵,更容易給兔狲造成威脅。所以爲了躲避天敵,以及繁育幼崽,兔狲對洞穴的依賴程度很大。

不過作爲一種貓科動物,兔狲不擅長挖洞,然天然的洞穴可遇不可求,于是它們便將目光放在了擅長挖洞的旱獺身上。旱獺廢棄的洞穴,經常會被兔狲占據。而兔狲有時候不滿足于撿漏,就連旱獺正在使用著的洞穴,也會強行霸占。旱獺對于此也是敢怒不敢言。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