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爲什麽如此痛恨大秦帝國?

清風明月逍遙客 2024-04-16 07:50:22

五百五十年爭霸中原,十六年統一天下,十四年徹底亡國,大秦帝國的曆史可以說十分勵志,但其結局卻更爲夢幻。

曆史書告訴我們,推翻大秦帝國的是陳勝、吳廣、項羽、劉邦等揭竿而起者,但其實他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同謀”。

這個“同謀”就是趙高。他沒有和反抗者發生任何直接或間接的聯系,但是他確實參與了這個重大的事件——結束短命的大秦帝國。

公元前210年,大秦帝國的始皇嬴政出巡東方,當年夏天,到了沙丘(今河北平鄉),突然病亡。

中車府令兼代符玺令趙高利用掌握在自己手裏的車馬衛隊和用來傳達朝廷命令、征調軍隊的“符玺”大權,扣壓了秦始皇臨終給公子扶蘇的信件,煽動胡亥,脅迫左丞相李斯,僞造秦始皇的遺诏,立胡亥爲秦二世。

當年仗著秦始皇的寵信,趙高竟然招權納賄,舞法弄文,被告發後秦始皇把他交給了上卿蒙毅審理。蒙毅不敢徇私,按法律定了趙高死罪,但秦始皇念趙高聰明有才,辦事勤敏,赦免了他。這樣趙高與蒙氏家族結下了仇怨,也使趙高意識到如果秦始皇死去,自己的未來將是可怕的,于是他便對秦始皇二十幾個兒子進行了考察,認爲十八子胡亥年幼無知,可以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于是他隨時取悅胡亥爲自己找好後路。

身爲胡亥老師的趙高,知道胡亥是一個在宮闱中長大的皇子,既未經過征戰的風險,也未經過政治鬥爭的風浪,因此十分幼稚和迂腐。長子扶蘇如果回來繼位,定用蒙氏兄弟,趙高定是死無葬身之地。但是秦始皇的繼承人,無論立嫡、立長、立賢都輪不到胡亥,經過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了利用胡亥達到自己固位的辦法,抓住李斯追求功名利祿的人性弱點,幫助李斯分析他的未來前程,明確說明扶蘇繼位,必用蒙恬做相, 李斯將無地容身。

李斯由楚國上蔡郡小吏,從荀卿學帝王之術,西事秦王,上《統一策》和《谏逐客書》,廢分封置郡縣,焚百家書,統一文字,統一貨幣與度量衡等等,幾經波折,憑借自己的才華,既輔佐秦國統一了中國,建立起封建專制主義大一統政權,又使自己平步青雲,封侯拜相,蔭庇後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如果沒有李斯,就沒有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千秋大業的順利完成,也就沒有中國封建大一統國家政權形式的初步建立。

秦始皇的死知道這件事的人只有李斯、胡亥、趙高及少數幾個宦官,在趙高的陰謀策劃下,趙高、李斯、胡亥三人一起毀掉了秦始皇給扶蘇的诏書,另僞造了一道給丞相李斯的遺囑,冊立胡亥爲太子。又僞造了一封給扶蘇的信,信中譴責扶蘇和蒙恬屯兵邊境多年,不能開疆拓土,耗費卻很多,公子扶蘇又經常上書誹謗朝廷,還因爲未能回京做太子而怨恨, 扶蘇作爲兒子是不孝的,而蒙恬作爲臣子對公子不規勸,肯定也是同謀者,遂賜二人自裁,把兵權交給裨將王離。

在扶蘇自殺、蒙恬被囚的背景下,胡亥、趙高、李斯等人立即趕回鹹陽,立即發布了秦始皇駕崩的消息,並宣布了皇帝立胡亥爲太子的诏書,並爲秦始皇舉行了盛大的葬禮。

葬禮一結束,胡亥登基,稱爲秦二世,趙高升爲郎中令,常居宮中參與決策國家政事。郎中令一職,既是皇帝保衛者,也是皇帝的控制者,趙高實質已掌握秦朝的大權,二世成了他的傀儡。

胡亥當政不久,趙高就大開殺戒,剪除異己,誅殺宗親。

趙高先以“先帝欲立太子而卿難之”的罪名,殺死了蒙毅,又派使者到陽周,命吞藥自殺蒙恬。蒙氏兄弟本是國家棟梁,對國家有大功且被殺,天下無不爲之呼冤。功高權重的大臣、將軍們幾乎全被株連,趙高趁機把親信全安插到重要位置。

趙高再以秦氏諸公子“恐爲變”爲理由,羅織罪名,肆意株連,大肆屠殺。在鹹陽一次就殺死了二世12個哥哥,在杜郵(今陝西鹹陽市東) 一次又碾死了二世的6個哥哥,並將二世的十個姐妹車裂處死,再加上舊臣近侍若幹,一時冤獄成河。

公子將闾等兄弟三人,秉性忠厚,謹小慎微,即便找不到合適的罪名也被趙高囚禁。絕望的將闾仰天三呼:“天啊!天啊!我無罪!”最終,兄弟三人皆流涕自殺,家人受株連,家産被沒收。

公子高實在沒辦法躲不掉了,于是含淚上書,情願殉葬父皇。二世立即同意。公子高用請死的辦法,保全了家人。

曾經的盟友李斯被趙高排擠,朝臣上書 都由趙高轉達。李斯見不到二世面,最後被趙高設計害死。

趙高鼓動胡亥繼續推行重刑酷法,使秦朝的統治更加殘暴,出現了“刑者半道,死者日積。殺民多者爲忠,厲民悉者爲能”的局面。在趙高的推波助瀾下,百姓不堪其苦,紛紛揭竿,提出“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秦王朝已呈現出崩潰之勢。

“指鹿爲馬”是趙高位高權重的最典型故事。據《資治通鑒》記載,一天,趙高爲了試探百官是否臣服他,命人牽來一頭鹿,獻給二世說:“臣有小馬一匹,獻給陛下玩賞。”二世大笑說:“丞相錯了,這是一頭鹿。”趙高正經地說:“陛下, 這確是匹馬。”二世問左右,到底是鹿還是馬,群臣早看透了趙高的心機,多數都說是馬。

公元前207年劉邦兵逼鹹陽,胡亥驚慌失措,一籌莫展,而趙高以生病爲由拒絕上朝商議。

不久,趙高就借口胡亥荒于政事,不聽勸谏,派人殺掉了這個皇帝,當作一般百姓草草埋葬。

秦二世死後,趙高又以“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爲帝”的理由,宣布繼承人子嬰不再使用皇帝的稱號,恢複秦王的稱號。

立子嬰只不過是趙高的權宜之計,他同項羽約定“滅秦宗室而分王關中”,但是卻被子嬰搶先下手,刺殺趙高並誅其三族。

趙高雖死,但秦氏家族最終也沒能逃脫被殺戮的命運。公元前207年12月,項羽殺入長安城,殺子嬰及秦諸公子宗族,秦氏家族滅絕。

趙高有什麽仇要致大秦帝國于死地?

據《史記》記載:趙高一家本是趙國的貴族、趙王的遠親,未能逃脫厄運做了秦國俘虜。趙高的父親因獲罪被處宮刑,成了宮中的奴隸。母親趙氏不守婦道,沒入官府當了奴,與人私通,接連生下趙高等幾個子女,皆承了趙姓。

古代對人處以宮刑主要目的是使他斷子絕孫。趙氏所生的兒子,因承襲了趙姓而從小就被一一閹割,在宮中服役。

趙高利用自己在宮中的有利條件,處處注意秦始皇的舉動好惡,逐漸了解了律令爲秦王所重。于是,他隨時隨地學習律令,又認真閱讀律令簡冊,不僅掌握了律令且能夠融彙貫通。韬光養晦的趙高不動聲色地一步步地靠近秦始皇王,終于因精通律令,又擅長書法,被任命爲中東府令,由官奴而成爲近臣,掌管車輿、印信、墨龍, 官職雖不高,卻可以接觸國家機密,又可以在秦始皇面前表現自己。

不久,趙高犯了大罪,差一點成了秦始皇的刀下之鬼。家庭的破敗,父母兄弟以及趙高本人的不幸遭遇,對趙高不僅是一種殘酷的精神打擊,而且還經常刺激著趙高,使他的內心活動極爲複雜。

一方面,出于爲己雪恥、報效父母以及受血親複仇傳統觀念的影響,趙高對秦始皇産生了強烈的報複欲望。但是, 由于秦始皇的精明殘忍非同一般,趙高不得不把他的複仇欲望隱藏在內心的最深處,不敢在言行上有所表露。否則,會招來殺身之禍。

另一方面, 趙高伴隨秦始皇近10年,卻最終不敢以身爲己雪恥,以身報效父母,這就注定了他必將長期的遭受到生命威脅,他必然也會産生一種極度的不安全感。

趙高在生理障礙和生理缺陷直接影響下,感到上辱其先,中傷自體,下絕其後,被人們鄙視、唾棄,精神上的異常痛苦逐步變成了心理上的變態。

趙高的複仇計劃是在竭盡全力地伺奉秦始皇的同時極力討好胡亥。曆史證明,趙高的計劃很成功。

衆所周知,宦官是指中國古代社會中被閹割掉生殖器的男性宮廷奴仆。男性被閹割後,出現內分泌系統的紊亂,男性特征基本消失,變成一種不男不女的“怪物”,時間長了還會使人産生內分泌功能的障礙或肌體組織的變異,進而會使人産生不同程度的精神異常。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就給趙高提供了複仇的機會。趙高扣住了秦始皇命他轉發給長子扶蘇的遺诏和皇帝玉玺,鼓動胡亥篡改诏書,殺兄稱帝。

趙高之所以要這樣做,因爲昏庸無能的胡亥做皇帝,趙高就可以利用其對自己的信任,來實現其強烈的複仇欲望。後來,胡亥殺其兄扶蘇,當上了秦二世。趙高因爲擁立胡亥有功,因而胡亥對趙高更是言聽計從。這就爲趙高日後的複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趙高的一生,充滿了不幸,又充滿了罪惡。秦始皇滅趙國及其生性的殘忍,直接或間接地給趙高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肉體痛苦。趙高極端仇恨和強烈渴望報複秦始皇家族的變態心理,就是在其所遭受到巨大痛苦的基礎上産生和發展起來的。秦始皇的死去以及胡亥的昏庸無能,就給趙高的複仇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他主謀篡改诏書,誅殺秦氏諸公子、殘殺異己等等一系列弄權亂政的活動中,報複秦始皇家族始終都是其重要目的之一。

秦朝的速亡,趙高乃是千古罪人。

1 阅读:36
评论列表
  • 2024-04-16 10:07

    趙高想當秦王,玩崩了而已。

    冰火山 回覆:
    趙高想的是當皇帝,可不只是想當秦王。逼死胡亥之後就想當來著,只不過還是得不到擁護。立子嬰爲秦王,也不過是緩兵之計,爲的就是以後再自立爲皇帝。[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