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娛女團又打擦邊球,這次拉黑了

新周刊 2024-04-22 14:11:10

作者 | 張文曦

編輯 | 譚山山

題圖 | 《洛麗塔》

ILLIT出道曲《Magnetic》MV截圖。

五個少女穿著粉色、白色衣裳,在光線陰暗的酒店走廊奔跑,然後擠在一個V形空間擺出貌似哭臉的表情;還有不斷出現的獨角獸元素和白襪……近日,韓國女團ILLIT出道曲《Magnetic》的MV因其鏡頭指向隱晦的戀童、幼態化、性暗示等元素,引發爭議。

不可否認,韓國女團的MV和打歌舞台中時常出現一些強調女性身材和曲線的性感動作。但是,ILLIT五名成員平均年齡只有18歲,其中年齡最小的外園彩羽16歲,也因此,《Magnetic》MV中對女團成員幼態的過度刻畫,讓人感到不適。

性化少女、強調女童身上的性魅力,韓國工業化流水線式的造星産業習慣于此,這部MV的導演也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

(圖/《Magnetic》MV)

抛開濾鏡,回歸現實的《洛麗塔》還浪漫嗎?

“我望著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愛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樣肯定……蒼白、混俗、臃腫,腹中的骨肉是別人的。但我愛她……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樣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萬般柔情,便湧上心頭……”

這段充滿愛意的心理告白,放置在任何愛情故事中,幾乎都能成爲深情的代名詞。但當它由一個患有戀童癖的成年男性向一個12歲的少女訴說時,原本的愛意便會因爲沾染上由性別、年齡、社會地位所帶來的權力不平等而變味。

這段話來自作家納博科夫的爭議之作《洛麗塔》。主人公亨伯特將對昔日戀人的懷念之情,病態地投射到9歲~14歲的少女身上。他甚至爲了接近和得到少女“洛麗塔”,而和其母親結婚。

(圖/《洛麗塔》)

根據小說《洛麗塔》改編的同名電影1997年上映之後,片中出現的白色襪子、連衣裙、蝴蝶結等元素,變成了性化少女的重要符號。在這類作品裏,少女都帶有天真的情欲,而觀看者無一不帶著男性視角。

在日本,還出現了以性化少女爲主要賣點的“媚宅番”。劇中時常塑造取悅宅男觀衆的女性角色,設置像濕身透視、跌倒露出內褲等對于劇情推進並無多少推進作用的“賣肉”情節。

《這個殺手不太冷》《銀嬌》《可憐的東西》等電影也存在著美化“戀童”的問題。

(圖/《銀嬌》)

在被不少影迷奉爲經典的《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小女孩瑪蒂爾達向裏昂表示,想成爲他的情人,裏昂拒絕了她的要求。但這其實是導演呂克·貝松因電影上映時引發的戀童爭議而進行刪減後的版本。在1996年歐洲版和特別版DVD中,影片後半段出現了瑪蒂爾達坐在床邊,裏昂從床上醒來的畫面。

呂克·貝松如此評價《這個殺手不太冷》:“這是關于兩個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在他們心裏,他們都是12歲,他們都感到失落,而他們深愛彼此。”

如果抛開這些作品的文學濾鏡,只看人物角色,回歸現實的故事,還如人們想象般浪漫嗎?

觀衆無從考究一個男性角色的內心到底是不是12歲的小男孩,他們能看到的,只是一個成年男性和未成年少女之間社會經驗全然不對等的情感關系。觀衆也無從考究癡迷少女的男性角色到底經曆了什麽,只能確定的是,扮演瑪蒂爾達的演員娜塔莉·波特曼,在參演電影之後,一直收到戀童癖的書信和電話騷擾,飽受困擾。

(圖/《這個殺手不太冷》)

是愛戀,

還是侵犯?

除了性化兒童,以ILLIT出道曲《Magnetic》MV爲代表的文藝作品,還存在著美化侵犯行爲的問題。長久以來,以男性視角爲主導的寫作者、譯者對許多被奉爲經典的作品中潛藏的侵犯避而不談,讀者或多或少也順應了這種看待作品的方式。

實際上,將“戀童”或侵犯行爲的情節和語言浪漫化,這本身就是一種發生在文藝場域中、運用了權力的巧言令色。

(圖/《洛麗塔》)

在納博科夫筆下,“洛麗塔”是亨伯特稱呼少女的專屬名字,而她真正的名字叫做桃樂絲·海茲(Dolores Haze)。整本書都代入了亨伯特的視角,是其自身欲望的想象和投射。因此,即便看完整本書,讀者也無法了解桃樂絲的所思所想。甚至,連亨伯特所聲稱的桃樂絲對他主動的“挑逗”,也只是他自己的看法。真正的桃樂絲是什麽樣的人?無人知曉。

單看一種視角的故事,或許還不能直觀地體會到話語權對故事走向和基調的影響。

電影《最後的決鬥》通過羅生門式的拍攝手法,呈現了一個發生在14世紀的強奸案件。瑪格麗特指控騎士賈克·勒·格裏對她實施強奸,而瑪格麗特的丈夫、瑪格麗特、賈克·勒·格裏三人看待同一件事的視角完全不同。

(圖/《最後的決鬥》)

在賈克·勒·格裏看來,初次見面時,瑪格麗特便對他暗送秋波。瑪格麗特出于禮節的友好被他視爲好感,對他的拒絕則被視爲欲迎還拒。就連強奸行爲,都能被他標榜和美化爲情不自禁和“上帝的旨意”。

而在瑪格麗特眼裏,她並未對賈克·勒·格裏有過半點好感,對方未經自己允許而強行發生性行爲,這是對自己的侵犯;丈夫願意通過決鬥的形式判定事件真僞,實際上只是爲了彰顯自己的所謂男性雄風,來一洗妻子疑似被侵犯所帶來的屈辱。

赤裸裸的侵犯,被男性自以爲的深情和愛意包裝爲一場如夢如幻的愛戀。

(圖/《最後的決鬥》)

真正的女性體驗又是什麽樣的?

曾經,中國台灣作家林奕含用泣血的文字,向讀者展現了李國華曾經展現給她的深淵。此時,文字不再遮掩權力,而是傳遞痛苦——它告訴讀者,痛苦就是痛苦,不會因某個人的自我感動或巧言令色的修飾,而在本質上發生變化。

有著相似情節的電視劇《她和她的她》,同樣表現了真實的女性體驗。拍攝劇中女主角被教師性侵的情節時,導演沒有拍攝受害者的裸露畫面,而是將鏡頭對准了施暴者。在這樣的鏡頭語言下,觀衆代入的是受害者的角色,更能感受被壓迫的恐懼,體會到性侵給受害者帶來的身心傷害。

(圖/《她和她的她》)

與之相對的是《滿江紅》《第二十條》這類強調受害者被侵害過程的作品。它們存在一些共性:必須露出女性的肌膚,必須拍攝被撕扯掉的衣物,著重強調女性受害者因侵犯而産生的性恥感,試圖塑造忠貞不貳、心靈未被“玷汙”的烈女形象。

表面上看,這是在爲女性受害者所受到的苦難鳴不平;實際上,則是將女性再度放置在公衆視角中進行猥亵,不過是未能突破男性視角桎梏,又爲男性觀衆帶來爽感的做法罷了。

(圖/《滿江紅》)

4月17日,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Crea Studio公司將制作一檔15歲以下的女團選秀節目《Under15》,從全世界70多個國家的13歲~15歲的青少年中遴選參加者進行試鏡。

娛樂工業中被觀看對象的年齡下限已屢次被突破,短視頻平台上把女朋友拍成兒童或寵物的視頻觀看量飙升。我們在嘲笑這個世界是個“草台班子”時,或許也該記得,在這個草台班子隱秘的角落裏,針對兒童和女性的傷害,還在持續發生。這種迫害展露的不是直截了當的匕首,它更可能是一根棒棒糖、一件漂亮的衣服,不斷誘騙著她們,走進粉色氣泡的陷阱。

(圖/《可憐的東西》)

[1]巴塞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導演被曝性侵,影片居然涉嫌戀童

1 阅读: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