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公號全部關停,背後政策有何深意

成都商報教育發布 2024-05-09 19:10:18

記者 | 李宇欣

從4月開始,江蘇張家港家長黃麗(化名)發現,自己關注的幾所學校的公衆號,逐漸沉到了微信列表的底端。

而這些沉到底端的學校公衆號,未來都不會再更新內容了。

從2024年4月上旬開始,張家港市的部分幼兒園、中小學陸續發布公告,內容基本一致——爲進一步推動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公衆號將停止發布信息,啓動關停注銷程序。

有人擔心,學校公號停更,老師們的負擔固然減輕了,但家長們再想獲取學校信息,豈不是很不方便了?

但有意思的是,在學校關停公衆號相關話題下,有平台發起調查“學校公衆號有沒有必要關停”,結果,參加投票的3000多名網友中,82%的人認爲有必要關停,13%的人認爲沒必要關停,5%的人認爲無所謂。

所以,中小學幼兒園的公號,到底有沒有必要存在,是否有必要關停?我們也跟部分一線老師以及家長們聊了聊。

江蘇省張家港市最早一批學校賬號被關停,從4月中上旬就開始了,首批主要是幼兒園。

例如,4月13日,張家港市童星幼兒園發布公告:爲進一步推動政務新媒體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工作要求,學校公衆號于4月12日起停止發布信息,並啓動關停注銷程序。

關于停用“張家港市童星幼兒園”微信公衆號的公告

截至5月9日,成都商報教育發布記者發現,公告發布後,目前該賬號已無更新。

到4月中下旬,張家港市不少中小學也陸續發布關停公衆號公告,內容也都基本一致。

比如,張家港市第一中學微信公衆號宣布,賬號于2024年4月24日起停止發布信息,並啓動關停注銷程序。

關于停用“張家港市第一中學”微信公衆號的公告

那學校微信公衆號關停後,家長和大衆如何獲取學校信息呢?張家港市各學校的關停公告中都提到,後續可以關注“張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網站,“張家港教育”微信公衆號、視頻號。

5月8日,記者從浏覽器進入“張家港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網站中,教育咨詢、信息公開等各類信息都有相關入口。如果家長想查詢特定學校的信息,可以專門搜索學校名稱。

在“張家港教育”微信公衆號,記者發現賬號包括“微服務”和“參觀紀念”兩部分。其中,“微服務”提供“學區查詢”和“安全作業”兩項服務,“學區查詢”服務提供張家港市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校的學區安排,“安全作業”服務則無法打開。

“張家港教育”微信公衆號截圖

8日下午,記者就公衆號關停事宜撥通了張家港市教育局咨詢電話,對方證實,“如網上看到的,我們在分階段、分批次關停(學校公衆號)。”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此次張家港市學校公號停更,不但在當地被廣泛關注,全國不少教育行業人士、尤其是一線老師們也大呼是“好事”。

爲何基層學校和一線老師們反應都這麽大?我們不妨先看看多數學校的微信公衆號日常都在更新什麽的內容。

成都商報教育發布記者隨機查詢了約50個中小學幼兒園公號,對其日常內容大致做了幾類梳理:

一是校內動態,比如上級視察、行政會議、校內教研、學生活動等等,普遍占比70%以上;二是每年固定的招生信息,如私立學校的招生簡章,公立學校的登記信息等,此類信息占比較小,基本不超過10%;三是日常公告,比如食堂食譜、校服招標、研學招標等等。

從相關內容的署名來看,除了極少數學校有專職宣傳人員負責以外,不少學校的公號內容都是老師在維護,甚至部分內容明確注明來自某個教研組。

采訪中,有老師告訴記者,除了日常內容供稿壓力,最想吐槽的還包括運營壓力。

某公立小學班主任王老師告訴記者,自己是從2020年開始接手學校公衆號工作的,“除了日常更新,年底還要統計5萬+、1萬+等數據內容,並作爲年度工作評定參考。”

另一位中學老師告訴記者,自己所在的學校要求每周至少更新2到3條微信推文,“有時候實在找不到內容發,就只有東拼西湊完成任務。”

還有老師吐槽,另一個很心累的風氣就是“卷”內容的精美程度,“文字要詩意,圖片要精美,版式要新穎,還得要有視頻……一篇稿件改個四五次是常事,非常占用老師時間。”

對此,有校長也明確表示,其實學校公衆號停更,對家長而言,並不會造成什麽不便,“本來就不涉及什麽重要發布”。即使是大家認爲很重要的招生簡章等信息,其實交給各個學校自行發布並不方便家長,“家長只能一個一個學校去搜索,還不如(把招生簡章)全部彙總在主管部門的賬號上,家長一次就能全部看完。”

除了吐槽負擔加重,還有部分基層老師和校長提到了另一個詞,形式主義。尤其是小學和幼兒園的公號負責人對此吐槽較多。

有負責幼兒園公衆號運營的老師告訴記者,“如果是(對家長的)剛需信息,我們負擔重一點也沒關系,能加班克服。但問題是我們幼兒園哪來什麽重要信息發布啊,每周更新的都是一些跟家長毫無關系的內容,自說自話,自娛自樂,這樣的內容,是否是爲了發布而發布呢?”

上述多位老師和校長都提到,此次張家港打響學校公號關停第一槍後,未來,希望能有更多中小學幼兒園陸續跟上。

從政策層面來看,這是大有希望的。

2023年年底,中央網信委出台文件《關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幹意見》。其中明確提到,要加強對政務應用程序、政務公衆賬號和工作群組的標准化規範化管理,刹住通過數字化手段變相加重基層負擔的歪風邪氣,減少基層幹部在數字時代的無謂勞動。

《關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幹意見》

有評論指出,其實學校公號和政務公號也是一個道理,一線教師日常教學壓力本來就夠大了,如果還要抽空負責公號運營,無疑也是指尖上的形式主義,且本末倒置。

另外,有些學校公號發布的內容不是會議紀要就是工作動態,甚至還有教職工內部放假通知。這些內容,發在工作群足矣,又何必把學校公號硬生生變成尴尬的電子通知欄。

還有媒體注意到了另一個隱秘的風氣——部分學校公號更新的內容,特別熱衷圍著領導轉。比如校長上周見了誰,這周開了什麽會,其他哪些校領導出席等等,活脫脫把學校公號變成了領導工作展示。

行文風格更是值得玩味。“誰指出,誰強調,誰表示,誰總結,反正出席的校領導都得按照大小順序、逐一點到。”這就不免讓人産生聯想了。這些學校裏的人情世故,有必要擺在公號這種桌面上嗎?這樣的學校公號,其初衷到底是展示領導,還是服務家長呢?

這也不再只是教師負擔的問題,更是一所學校的價值觀問題了。一所學校的主角,難道不應該是老師和學生?一所學校最重要的事,難道不是把學生教好、把學校辦好嗎?

31 阅读:17573
评论列表
  • 2024-05-09 22:32

    有閉要關停,回歸原本的安靜祥和教學氛圍

    skt 回覆:
    公衆號和教學氛圍沒有毛關系
  • Liu燕 42
    2024-05-10 06:54

    踏踏實實把學生教好最重要‼️那些有的沒的真的不重要❗️

  • 2024-05-10 00:44

    一些招生信息分數線之類,比賽之類的還是有必要讓家長大衆知道的,對學校宣傳也是一件好事呀

    用戶10xxx85 回覆: 用戶13xxx43
    行,你說啥就啥[得瑟]
    用戶13xxx43 回覆:
    宣傳個屁!!!野雞學校才瘋狂虛假宣傳誤人子弟!
  • 2024-05-10 08:01

    現在學校動不動就給家長布置作業,不是學習這樣就是學習那樣, 而且要拍照拍視頻,家長大部分都不理會了

  • 2024-05-10 16:06

    這個政策好,學校的主業要抓好

  • 2024-05-10 14:24

    建議全球推廣

  • 2024-05-10 17:46

    以前,家長根本不知道學校的任何信息,不也過來了。現在雖說時代不同了,但是,沒有什麽價值的信息,要來何用,把成本省下來,偶爾給學生加個雞腿不好嗎,把人力省下來,多輔導一下學生的作業,才是正道!

  • 2024-05-10 01:40

    學校已經噤若寒蟬,不敢有絲毫期待,只能依法依規了。

    浮生若夢 回覆:
    真沒看出來哪裏噤若寒蟬了!真噤若寒蟬就不會有收費買這個買那個的新聞了
  • 2024-05-10 20:32

    當地教育局開設一個網站,學校作爲會員,重要信息發布在教育局網站上。。

  • 2024-05-11 03:04

    我覺得不應該關停,但是應該規範化信息,不要什麽雜七雜八的都發,來個冬至發一下,春分發一下的,閑得慌,多發點學校的公共發文,讓家長了解學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