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受騙的愛情

人之情長 2024-03-15 09:31:52

網上有項針對男性的性愛調查,有個問題是:“爲了騙女孩子和你滾床單,你撒過最大的謊是什麽?”48%的男性說“我想談一段認真的戀愛”,19%的人說“我對談戀愛沒興趣”(扮演風流不羁的角色),還有19%的人說“我是單身”。很多人爲愛獻身後,發現上當了。爲何有人在戀愛中會被騙呢?

張震嶽在他的歌曲《愛的初體驗》中說:“什麽天長地久,只是隨便說說,你愛我那一點,你也說不出口,你認識了帥哥,就把我丟一旁,天氣熱的夏天,心像寒冷冬夜。如果說你要離開我,請誠實點來告訴我,不要偷偷摸摸地走,像上次一樣等半年。”很多人輕信對方口頭的承諾。判斷一個人的要點是:不要聽他說什麽,而是要看他怎麽做。他愛不愛你,想一想再回答。

而被人騙了就完全是對方的錯嗎?害怕孤單的人,需要反思自己的愛情觀,也需要反觀自己的獨立性。

就心理學角度對親密關系的研究來說,判斷一個人是否適合自己並不難。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研究,給出了多種愛情量表,可以做一個初步判斷。雖然測一下很容易,解析量表還是需要專業人士,以避免簡單地給自己一個誤導,要細心琢磨量表的設計,讓自己在愛情能力上有提高。

常用的判斷雙方關系是否合適的量表是《愛情關系合適度評定量表》,有40道題。每個題按答案計分:是3分,也許2分,否1分。

1、我真的愛這個人嗎?

2、我與他(她)在一起時是否快樂?

3、我們一起做事(學習、工作、娛樂)時是否有樂趣?

4、他(她)讓我感到可靠嗎?

5、假如我病了,累了或感到憂慮時,他(她)能關心撫慰我嗎?

6、我從心裏信任他(她)嗎?

7、他(她)是否有什麽性格上的東西讓我常感到惶惶不安或令我不舒服?

8、他(她)是否有我不喜歡的某些東西?

9、他(她)是否向我隱藏了什麽?

10、我是否感到他(她)在愛我,但希望我有些地方要改一改?

11、我之所以要選這個人是因爲我覺得我有些地方要改一改?

12、我覺得雙方信仰一致很重要。

13、我們父母雙方的文化水平很一致。

14、我們父母雙方婚姻結構(平等,父做主,母做主)一樣。

15、我們對賺錢和消費的看法是否一致?

16、我們的娛樂方式是否一致?

17、我們對讀書、學習的看法是否一致?

18、我們的工作態度和計劃是否一致?

19、我們在撫養、教育孩子方面看法是否相近?

20、我們對性的態度是否相似?

21、如果我與他(她)的信仰價值觀不一樣,是否能共同生活?

22、與其他人相比,我是否更願意和他(她)在一起?

23、他(她)是否最喜歡和我在一起?

24、如果他(她)病了,我能照料他(她)嗎?

25、如果他(她)疲倦了,我能幫助他(她)嗎?

26、如果他(她)情緒不好,我能安慰他(她)嗎?

27、如果他(她)依賴性強,我能接受嗎?

28、如果他(她)行爲專橫,我能接納或控制嗎?

29、父母贊同我們的結合嗎?

30、他(她)是個負責任的人嗎?

31、大多數時候我們是否和諧相處?

32、我們能否一起相互促進?

33、我們能否妥善處理彼此間的分歧?

34、他(她)能否遵協議或信守諾言?

35、我們能否很好地交流思想和感情?

36、我們是否都願意爲愛情承擔義務?

37、我是否感到對方接受了我?

38、我是否接受了對方真實的自我?

39、我是否很了解對方?

40、對方是否很了解我?

40道題被分爲三個部分,分別反映了愛情的三個要素:感覺、價值觀、理性。第1-11題是感覺要素,主要闡述了能否相處愉快,互相關心,內心和外在是否一致等。此部分累加總分26-33分,感覺良好;17-25分,感覺一般;11-16分,感覺不良。

第12-29題是價值觀要素,價值觀如不一致將是關系發展的硬傷,還有一些人格上的特點是否能夠適應。此部分累加總分27-34分者,價值觀很相近;18-26分者,價值觀存在一定差異;0-17分者,價值觀相距甚遠。

第30-40題是理性要素,長期生活是否能夠在責任和承諾上經得起敲打:累加總分26-33分者,理性基礎可靠,18-25分者,理性上比較猶豫;11-17分者,理性上拒絕這一結合。

40道題的總分是對雙方關系終結性的判斷:

80-100分,成功的愛情,應努力贏得它。

65-79分,有可能成功,但須加以調整。

50-64分,不合適的愛情,前途不佳。

49分以下,早日結束,快刀斬亂麻。

這個量表對愛情關系搭建的假設具有良好的縱深性,既考慮了見面後啓動愛情關系的關鍵感受,也考慮了雙方在繼續相處後因價值觀引起的互動模式,更長遠地考慮到如要持久地經營感情在承諾和責任角度的付出。

世間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能否找到一個合適的人相處確實是非常重大的選擇。有些人的愛情之路似乎順暢很多,有人卻陷入糾結中被折磨很久。有些人會從藝術家的作品中找到啓發,有人會去咨詢婚姻情感心理專家。對于那些感到受騙上當的人來說,要多多了解自己和對方是否合適。

其中,在看待和發展愛情時,要搞清雙方的關系和角色。

現代社會壓力大,人都緊張焦慮,越是著急越是搞不定愛情,反而生出混亂和矛盾。觀念多元,人們不像以前那麽看重傳統或責任,自由化成了實現個性的突破口,很多人沒時間戀愛,匆匆忙忙地建立了一些自己也搞不清狀況的關系,不能按相應的角色做相應的事。

雖然機會多多,卻在性愛和情感生活中非常狼狽,因此嚴重受傷。

兩個人之間的關系有:朋友、生活伴侶、性伴、情人、愛人、夫妻、敵人等。有些問題是把性伴當成了愛人,要求對方承擔性生活以外的責任;有的情人不顧社會道德和法律,而要求對方像夫妻一樣給自己分享錢財;有人結婚成爲夫妻又把對方當成了敵人,不能給對方朋友般的尊重,卻要求對方像奴隸一樣服從自己。這樣的關系定位不准造成的沖突太多了。

我們需要清晰地了解自己和對方的關系和角色,清楚相應的規則,才不會造成誤解,知道雙方是否合適,才能更好地選擇自己的愛情之路。就算失戀挫敗,那些過程也是我們走向成熟和幸福的必修課。李子勳說:“一個人需要投入地愛三次,第四個人才會是你的愛人。”更多的人著急一輩子的結果,卻沒有一輩子的耐心。我們需要構建能力繼續彼此間的親密關系。

0 阅读:12

人之情長

簡介:每天送你一個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