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對校園欺淩說不!

南河警方 2024-03-19 17:18:02

預防校園欺淩安全小知識

校園欺淩是什麽

校園欺淩是發生在校園內外、以學生爲參與主體的一種攻擊性行爲,它既包括直接欺淩也包括間接欺淩。

國務院頒布的《關于開展校園欺淩專項治理的通知》中,將校園欺淩行爲定義爲“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的傷害行爲”。

校園欺淩的主要類型

1.身體欺淩

這是最容易辨識的一種欺淩,是指肢體上的暴力,比如拳打腳踢、扇耳光、撕扯衣物等。除此之外,強奪財物、故意損毀他人物品也屬于身體欺淩。

2.語言欺淩

語言欺淩指用言語對他人進行嘲笑、謾罵、起侮辱性綽號、诋毀等行爲。語言欺淩是傷害孩子的一把銳利的“軟刀子”,這種暴力比起外表的傷痕來說更爲嚴重和可怕,也更不容易被察覺。

3.社交欺淩

指故意離間破壞同學之間的關系,如散播謠言、暴露他人隱私、損毀他人形象、孤立排擠他人等。

4.網絡欺淩

指利用互聯網侵犯被欺淩者的隱私、損害人格或名譽。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欺淩也越來越普遍。網絡欺淩不僅會對孩子的精神造成傷害,而且因爲網絡的互聯互通特性,使得欺淩事件的影響力比校園欺淩更大,對被欺淩的孩子影響也更深。

校園欺淩的主要行爲

1.毆打、腳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體或者恐嚇威脅的行爲。

2.以辱罵、譏諷、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綽號等方式侵犯人格尊嚴的行爲。

3.搶奪、強拿硬要或者故意毀壞他人財物。

4.惡意排斥、恐嚇、威脅、逼迫、孤立他人,影響他人參加學校活動或者社會交往。

5.通過網絡或者其他信息傳播方式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散布謠言或者錯誤信息诋毀他人、惡意傳播他人隱私。

預防“校園欺淩”,應做到“三不”

不做受害者

1、不攜帶較多的錢和手機等貴重物品,不公開顯露自己的財物

2、前往校園周邊巷子拐角等校園欺淩可能多發地時盡量結伴而行。

3、與同學友好相處,寬容、理性、平和解決矛盾,不采用過激方式

4、提升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平時加強身體素質訓練,以便在危險的時刻進行自保。

不做欺淩者

故意毆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財物、故意非法傷害他人的行爲有可能構成我國刑法中的尋釁滋事罪、強制侮辱罪、搶劫罪、故意傷害罪等。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觀者

1、拒絕煽風點火,拒絕成爲欺淩者的“幫凶”。

2、拒絕當事不關己的旁觀者,適當對被欺淩者表達同情和關心

3、在能力範圍內施以援手,幫助被欺淩者。

4、及時向老師、家長報告,甚至報警。

校園欺淩法律責任

校園欺淩事件的欺淩者侵犯受欺淩者合法權益,造成他人人身、財産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爲的,依法受到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校園欺淩事件中的受害學生受到人身損害的,可以向侵權人主張賠償責任,也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如財産受到損害的,有權向侵權人主張受損財産的賠償責任。

校園欺淩與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未來成長密切相關,絕不是可以忽視的“小事”。抵制校園欺淩,讓每個孩子都沐浴在法治的陽光下,告訴孩子們:不做霸淩者,不當受害者,也不要做冷眼旁觀者!讓我們共同努力,對校園欺淩說“不”,願所有童年和青春都能被溫暖對待!

來      源:孫警官漫畫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