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品牌40周年,三翼鳥卻飛不起來了

摩羯商業評論 2024-05-07 01:46:35

今年是海爾品牌誕生40周年。在AWE 2024之上,海爾召開以“數智更新 無界共生”爲主題的生態大會,相當于提前開了生日大趴。

本屆AWE 2024,向to B轉型的老對手美的繼續缺席,格力由于産品線單薄而力有不逮,海爾延續了獨領風騷的態勢。

家電賽道失去懸念,本身就是一件令圍觀者感到無聊的事情,何況,海爾三年來力推的三翼鳥品牌,似乎失去了存在感。

圖片來源:中國網

從2020年發布以來,聚焦“智慧家庭全場景解決方案”的三翼鳥被海爾寄予厚望,承載了其從家電品牌制造商轉型爲智能家居場景方案服務商的重任。

然而,四年時間過去,消費者對于三翼鳥作爲家居家裝場景品牌的認知並未建立起來,個中原因,是海爾對三翼鳥的概念過于宏大——即使在張瑞敏構建的宏大品牌系統中,三翼鳥也是頂級的存在,然而卻很難用産品體系把這個概念充實起來,這導致在商業運營中,三翼鳥更多地是在扮演海爾的一個渠道而非品牌。

在海爾的“宏偉藍圖”下,三翼鳥的智慧家庭全場景包括智能家居和家裝兩個層面。

然而,我們在現實家居和家裝市場看到的卻是:一方面,三翼鳥的家居智能僅僅停留在公司及其産品的“宣傳頁”,離真正的“智慧家”相去甚遠;另一方面,在家裝領域,由于缺少核心競爭力,三翼鳥也難以承載海爾由家電向家裝轉型的戰略目標。

似乎,這只三翼鳥被海爾賦予了不切實際的過重負擔。

01.“疊羅漢”難掩核心硬件缺位, 智能家居疑似空中樓閣

隨著10年前AI概念的興起,“智能家居”的概念在國內消費市場火熱異常,以至于來消費電子、互聯網、家電甚至軟件行業的企業都想沾個邊。

目前國內智能家居行業可分爲三大流派:

一是小米、華爲代表以“移動終端設備+操作系統”爲核心構建生態的消費電子企業;

二是阿裏巴巴、百度、科大訊飛等從智能語音技術切入的互聯網巨頭;

三是從智能家電延伸的海爾、美的、格力等傳統家電巨頭。

在這些玩家中,無疑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態最有知名度。小米以小米手機、小愛音箱以及小米電視作爲核心硬件,其中手機最爲關鍵;同時配上MIUI操作系統加持,實現了初期形態的智能家居生態——小米IoT。類似的玩家還有華爲、榮耀等3C企業。

還有玩家以智能語音設備作爲核心控制元素實現家電家居用品的互聯互通,打造智能生態,比如百度的小度音響,科大訊飛的AI語控面板等。

科大訊飛智慧家庭AI語控面板

上述玩家有個共性:智能家居業務的發展離不開對核心硬件的掌控,其對于智能家居生態的意義在于:

其一,之所以稱之爲“核心”,原因在于核心硬件是智能家居生態中必不可少的控制元件。很難想象,一個人買了一大堆智能家電,卻沒有一個“超級連接者”來定義它們“智能性”。

其二,掌控核心硬件意味著掌握了流量入口。在“流量爲王”的時代,對于智能家居方案服務商來說,是一筆重要的數字資産。

其三,核心硬件與消費者體驗直接挂鈎。使用地便捷、順滑是消費者購買智能家居産品的目標。

相比之下,一直以來,海爾等傳統家電巨頭的智能家居生態發展緩慢,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連接衆多智能家電家居産品的核心硬件。

傳統家電廠商優勢在于較強的品牌吸引力,但卻往往缺少核心硬件這一“超級鏈接者”,這也是爲何董明珠當初要做格力手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核心硬件之外,連接智能家電的軟件APP對智能家居生態的構建和延展也非常重要。而對于旗下APP的開發,海爾顯然也沒有傾注很大的精力。

在華爲應用市場,海爾智家APP的下載量明顯低于競品米家APP和美的美居APP,評分也低于其他兩個APP。海爾智家APP評價區也是淪陷在一片差評裏,一星差評吐槽的內容可謂是“五花八門”。

海爾、美的和米家APP對比,圖片來源:華爲應用市場

海爾智家APP的差評,圖片來源:華爲應用市場

而三翼鳥APP可是存在感極低,只有39萬次安裝,僅有1人評分。打開三翼鳥APP頁面,無論是服務和內容都比較單薄,遠不如第三方平台來得豐富和紮實。

三翼鳥APP頁面,來源:華爲應用市場、三翼鳥APP

三翼鳥APP先天不足,後天也發育不良。

年初,工信部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發現24款APP、SDK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爲,並予以通報,由海爾智家(青島)網絡有限公司開發的三翼鳥APP就名列其中。通報顯示,三翼鳥APP因涉嫌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被通報並要求整改。足見除了使用人數少之外,其軟件的體驗感也不好。

三翼鳥APP被工信部通報要求整改,來源:信息通信管理局

其實,三翼鳥也意識到了軟件端口的重要性,此前還成立了自己的數字化平台,並開發了zone平台。然而成效並不好,知乎上就有網友吐槽數字化平台裁員至少60%。而且目前在網上幾乎搜索不到“三翼鳥zone”的相關信息,似乎三翼鳥已經放棄研發這款並不成功的軟件産品。

網友吐槽三翼鳥數字化平台裁員,來源:知乎

事實上,三翼鳥雖然是只有三歲多的品牌,但卻經曆了多次的叠代。

起步階段的2020年,三翼鳥融合了海爾智家原有高端智能家居産品和用戶需求場景,推出一體化家庭智能解決方案。2021年,三翼鳥以生態布局,開啓了智慧家庭一站式定制,構建“1+N”體系。到了2022年,三翼鳥試圖再次延展自己的生態,打造“1+3+5+N”全屋全場景智慧解決方案,即1個智家大腦、3大全屋專業系統(全屋智能、全屋用水、全屋空氣)、5大智慧空間(廚房、臥室、客廳、浴室、陽台)、N種個性化場景(觀影、洗衣、烹饪等)。

三翼鳥“1+3+5+N”解決方案,來源:三翼鳥

三翼鳥如同“疊羅漢”一般,往自己的智慧家庭場景生態裏拼命堆料,但難以彌補核心硬件這一致命缺陷。

即使三翼鳥將海爾傳統的家電銷售模式,由單品、産品推銷轉爲成套、場景銷售,但對于消費者來說,似乎仍將三翼鳥視爲“新瓶裝舊酒”、“用打包的形式賣電器”。在各玩家加速爭奪智能家居生態流量入口之時,對于海爾和三翼鳥來說,沒有核心控制連接要件,即便少你一個,其他品牌家電依然可以組成智慧家庭場景生態,競爭還會回到現在最原始的産品層面。

放眼未來,智能家居生態離不開手機、語音設備甚至汽車等核心硬件設備,軟件APP的功能和用戶體驗也很重要,而三翼鳥一個也不沾。這將導致海爾和三翼鳥的“智能家居”藍圖本質上仍停留在“賣家電”的層面,智能家居只能是空中樓閣。

02.智能家居或是“僞命題”, 三翼鳥搞“家裝”難度極大

智能家居的概念早在2000年就已經提出,但直到大約十年之前,伴隨著AI、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商業化應用,才開始再度“煥發生機”。

彼時,正趕上地産銷售已經開始顯現疲軟的苗頭,衆多與智能家居概念擦邊的玩家們紛紛切入這一領域、加快布局,希望能炒一波熱度,薅上一波羊毛。然而從現在的時點往前回顧,經過十幾年,智能家居行業發展似乎低于人們當初的預期。

事實上,除了家電自身智能化程度有一定提高之外,家居場景整體智能化並沒有明顯的改善。

主要的問題在于,在底層的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沒有加速叠代升級並傳導至應用層的前提下,家電家居品的智能化和互聯互通程度,遠未達到企業當初期許的場景智能化水平。

例如,海爾智家鼓吹的衣聯網,只是會智能投放洗衣液;食聯網也只是有加熱預制菜、自動開關的功能,與真正的全屋智能相差甚遠。那也是爲什麽直到現在“智慧家庭”的科技場景只出現在了品牌廠商的宣傳樣板間,而沒有廣泛地走進千家萬戶的原因所在。

在現階段的技術約束下,智能家居似乎還是個“僞命題”。

圖片來源:bilibili

縱覽智能家居的三大流派,其實沒有一個玩家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這其中也包括在生態構建處于領先地位的小米,就有網友發帖吐槽某大牌智能家居生態的“智障”體驗。

來源:百家號“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事實上,小米的鐵粉,追求的其實不是智能家居生態,而是極致性價比。看中各項數據指標的理工宅男,沒別的優點就是有耐心。

而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態曾迎來短暫的“高速成長”,如今也遇到了發展瓶頸。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小米手機、小米電視、小愛音響等這些核心硬件設備的銷量直線下滑。根據財報數據,2023年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爲1.46億部,較上年同期1.51億部下降了3.3%,這是繼去年出貨量大跌20%之後連續第二年同比下滑。

2023年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來源:小米2023年年報

核心硬件銷量的下滑將導致小米對整個IoT的控制能力也大不如前。爲此,小米又盯上了“智慧生活場景”一個新的核心硬件和流量入口——智能汽車,小米SU7應運而生。

龍頭小米也陷入瓶頸,可見“智能家居”的天花板似乎並不高,對于先天不足的海爾更是如此。

其實,海爾發力智能家居並不比小米晚多少。從2006年通過U-home初涉智能家居,到2015年正式發力“智慧家庭戰略”,在2019年改名爲“海爾智家”,算起來海爾在智能家居領域也有十年的發展曆史了。不僅與小米生態首次提出時間相差不遠,而且遠遠領先于其他家電龍頭企業。

海爾似乎也意識到智能家居賽道將變得“又窄又擠”,而且自身存在一定短板,于是開始做“二手准備”——沿著家電優勢業務往下遊的全屋定制家裝領域延伸,由此在2020年發布了三翼鳥。

2020年海爾發布三翼鳥品牌

從實質上來看,三翼鳥其實就是海爾新創立的全屋定制家裝的品牌,但海爾卻選擇用“全球首個場景品牌”來對其定位。

由于這一概念過于空泛,離大衆認知較爲遙遠,給人一種華而不實、不知所雲的感覺。導致絕大多數消費者對于三翼鳥的業務範圍認知仍然是模糊的,普遍還停留在“場景品牌是什麽”、“三翼鳥到底做什麽”的模糊認知階段。

同時,海爾的家電企業形象已經在消費者認知中根深蒂固,從實際經營效果來看,三翼鳥更像是海爾智家的一個自主的智能家居銷售渠道。

爲了推廣三翼鳥,海爾將許多“卡薩帝”門店改頭換面成了三翼鳥智慧生活體驗店,但內部的結構仍然是卡薩帝的産品撐門面,全屋定制流于形式,與卡薩帝專賣店並沒有本質性的差別。三翼鳥與卡薩帝高度綁定,自然難以形成獨立的品牌形象。

三翼鳥001體驗店離不開卡薩帝元素

根據海爾智家2023年年報,2023年三翼鳥門店零售額同比提升84%,場景交易額超51億元。較高的增長率與較低的基數有很大關系,畢竟51億元的交易額占海爾整個2614億總營收的比例還不到2%,存在感確實低了些。

相比于智能家居,家裝對海爾來說更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實際上,家電和家裝的底層邏輯截然不同,家電只需要把産品做好,家裝除了産品質量過關之外,服務對于消費者來說同等重要。

無論從外部競爭還是從自身競爭力來看,三翼鳥想要在全屋定制家裝行業獲得成功,難度非常大。

一方面,從市場空間和競爭格局來看,目前國內家裝行業競爭激烈,不僅有博洛尼、歐派家居、索菲亞這樣的大産業鏈頭部公司,而且有東易日盛、金螳螂這樣的傳統家裝企業,還有衆多土巴兔、阿裏、貝殼等互聯網家裝平台,北京地區的居民對“天壇家裝”的印象可能都比對三翼鳥要深。而主打全屋定制的龍頭企業相對固化,對于新進入者很難有較大的拓展空間。

同時,疊加房地産下行周期,整個家裝行業將更加內卷,留給三翼鳥這樣的家裝新手的生存空間非常狹小。

圖片來源:博洛尼

另一方面,從三翼鳥自身來看,競爭基礎也非常薄弱。三翼鳥的家裝環節主要依賴外包,在前裝設計和施工環節的經營能力和經驗都很欠缺。現有的合作模式,三翼鳥更多充當一個中介的角色,除了家電之外,上端連接櫥櫃、衣櫃、板材等供應商,下端連接消費者,缺乏産業鏈把控能力和議價能力,也沒有支撐其長線發展的堅固護城河。

同時,家裝領域本身是極易産生客戶糾紛的。三翼鳥由于供應商過多,供應鏈被拉長,客戶、供應商、施工方、品牌方等多方難以協調,質量監管的難度較傳統家裝公司更大。

在投訴平台上,有消費者投訴三翼鳥“將不合格設計師包裝爲優選設計師,導致定制家居方案設計存在嚴重缺陷”、“由于設計缺陷和尺寸不符,在安裝時,在未與業主溝通的情況下暴力安裝,給房間內原有的牆面和吊頂造成明顯損傷”、“合同約定工期80天,現工期已達180天仍未完工交付”等服務問題。這些側面反映出三翼鳥在家裝服務端有所欠缺。

消費者對三翼鳥的投訴,來源:黑貓投訴平台

外部空間較小,自身實力不足,在全屋定制家裝市場,三翼鳥恐怕很難飛得起來。

面臨著種種發展障礙和問題,三翼鳥似乎並不打算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目前,三翼鳥已經在全國布局近3000個線下門店。海爾智家財報顯示,2023年三翼鳥觸點新增近1500家。

來源:海爾智家2023年年報

如今房地産已經步入下行周期,無論是智能家居市場還是家裝行業,都已經走向“零和博弈”、“存量競爭”。步子邁得太大、攤子鋪得太廣,可能會讓海爾和三翼鳥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

去年8月,就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台上反映,三翼鳥青島膠州門店開店不到一年已經停業。小紅書平台也有網友稱“青島膠州市三翼鳥跑路,合同超期賠償無人管”。

曾經的海爾是中國家電行業高端化和出海的典範,如今卻迷失在“智慧家庭場景”的鏡花水月中。要想靠三翼鳥實現真正的二次增長,道阻且長。

0 阅读:80
评论列表
  • 2024-05-07 11:33

    這個領域的前景很好,現在都在發展過程中

  • 2024-05-07 11:47

    看營業額50億,感覺還行啊

  • 2024-05-07 12:01

    我家用的都是海爾的家電,沖著它的質量我就對三翼鳥的發展有信心

  • 2024-05-07 11:07

    這個領域的前景很好,現在都在發展過程中

摩羯商業評論

簡介:曆史縱深,空間透視,深度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