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呼籲畢業生不要只盯著升學考公,先就業再擇業,HR怎麽看?

教育人看世界 2024-03-04 14:44:56

近日,全國多所高校發出倡議書,動員24屆畢業生積極就業。呼籲畢業生們不要只盯著升學考公考編,要理性調整期望,有高校發出“先就業再擇業”的呼籲。該新聞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表示了反對意見。(源自澎湃新聞)

先就業再擇業,HR怎麽看?

HR在看求職者簡曆時,往往會看其第一份工作,是否錄取該求職者,與其第一份工作有很大關系。

第一份工作通常被視爲職業軌迹的起點,它可以爲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如果第一份工作與求職者的受教育專業或興趣不匹配,可能會給未來的職業發展帶來困難。

第一份工作對于HR來說是一個信號,它表明求職者的職業定位和發展方向。如果第一份工作與求職者後續申請的職位不符,HR可能會對其職業目標和穩定性産生疑問。

此外,求職者第一份工作如果是在華爲等互聯網大廠,就是會比原來在不知名的小微公司,更受青睐。很簡單,大家公認好的大廠平台有更系統更嚴格的篩選機制,你通過了它們的篩選,HR會認爲,大概率你是比較優秀的。如果求職者能夠在第一份工作中表現出色,那麽他們在以後的工作中也更有可能成功。

因此,大學生在考慮第一份工作時會很慎重,希望能夠選擇一個既符合自己興趣和專業背景,又能爲未來職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的工作。同時,他們也可能擔心一旦選擇了錯誤的職業起始點,就可能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遇到障礙。這種擔憂導致他們不願意草率地接受第一份工作,而是更願意花時間尋找和等待更合適的機會。

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高校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急需的,解決畢業生就業難題,高校應多與企業或公司聯系,擴大校招的規模和頻次,推介更多的崗位,供大學生與企業雙向選擇。高校作爲一個單位,有比大學生更多的人脈資源,同時領導和老師手頭也有資源,把畢業生就業工作,當成春季的主要工作,落實到各部門、分解指標到老師個人,盡可能多地讓畢業生找到合適的崗位。

崗位是否適合,在某種程度上,還取決于大學生對自己和市場的認知。

高校在學生入校之初就應開始提供職業規劃課程和職場准備指導,幫助學生更早地了解自我、認識市場,制定出更合適的職業發展計劃。

通過廣泛的校企合作,爲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可以讓大學生在實際工作環境中體驗和學習,這對于他們理解和選擇未來的職業方向非常有益,同時也爲企業將來的招聘提供更多的了解大學生的機會,促成更多的崗位供給。

通過實習,學生不僅可以提前積累工作經驗,還可以建立行業聯系,拓展職業網絡,這對他們畢業後的就業是非常有幫助的。實習經曆通常會被用人單位看作是一個積極的指標,因爲它表明了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工作准備性和實際工作能力。

所以,大學生實習,不能僅限于大三大四,而應拓展到大學四年。

總之,高校應站在招生的角度,來思考畢業生就業問題,高校的職業服務不應僅僅局限于畢業前的就業指導,而應該貫穿整個大學生涯。這樣做,比呼籲先就業再擇業,更有效果。

這件事,你怎麽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

1 阅读:173
评论列表
  • 2024-03-04 17:43

    說得好

  • 2024-03-04 16:22

    研究生又擴招了,別聽高校忽悠,必須先升學考公

教育人看世界

簡介:教育人看世界百態,一個不一樣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