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及其所屬大學和國籍

小馬談古今 2024-04-21 16:37:00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裏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發。

諾貝爾物理學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73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頒獎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並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

截至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117次,有225位獲得者,其中47次由一人獲得,32次由二人分享,38次由三人共享。

1901年,倫琴,德國,慕尼黑大學;

1902年,洛倫茲,荷蘭,萊頓大學;

塞曼,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

1903年,貝克勒爾,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大學;

居裏夫婦,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

1904年,斯特拉特,英國,英國皇家科學研究所;

1905年,萊納德,德國,基爾大學;

1906年,湯姆遜,英國,劍橋大學;

1907年,邁克爾遜,美國,芝加哥大學;

1908年,李普曼,法國,索邦大學;

1909年,馬可尼,意大利,馬可尼無線電報有限公司(英國);

布勞恩,德國,斯特拉斯堡大學。

1910年,瓦耳斯,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

1911年,維恩,德國,維爾茨堡大學;

1912年,達倫,瑞典,瑞典氣體儲存公司;

1913年,昂內斯,荷蘭,萊頓大學;

1914年,勞厄,德國,法蘭克福大學;

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國,倫敦大學學院;

威廉·勞倫斯·布拉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1917年,巴克拉,英國,愛丁堡大學;

1918年,普朗克,德國,柏林洪堡大學;

1919年,斯塔克,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

1920年,紀堯姆,瑞士,國際計量局;

1921年,愛因斯坦,德國,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德國);

1922年,玻爾,丹麥,哥本哈根大學;

1923年,密立根,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烏普薩拉大學;

1925年,弗蘭克,德國,哥廷根大學;

赫茲,德國,哈勒-維騰貝格大學。

1926年,皮蘭,法國,索邦大學;

1927年,康普頓,美國,芝加哥大學;

查爾斯·威耳遜,英國,劍橋大學;

1928年,理查森,英國,倫敦國王學院;

1929年,德布羅意,法國,索邦大學;

1930年,拉曼,印度,加爾各答大學;

1932年,海森堡,德國,萊比錫大學;

1933年,薛定谔,奧地利,柏林洪堡大學;

狄拉克,英國,劍橋大學。

1935年,查德威克,英國,利物浦大學;

1936年,赫斯,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

卡爾·戴維·安德森,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1937年,戴維孫,美國,貝爾實驗室;

湯姆森,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1938年,費米,意大利,羅馬大學;

1939年,勞倫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1943年,施特恩,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

1944年,拉比,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1945年,泡利,奧地利,普林斯頓大學;

1946年,布裏奇曼,美國,哈佛大學;

1947年,阿普爾頓,英國,科學與工業研究部(英國);

1948年,布萊克特,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1949年,湯川秀樹,日本,京都大學、哥倫比亞大學;

1950年,鮑威爾,英國,布裏斯托大學;

1951年,科克羅夫特,英國,英國原子能研究院;

沃爾頓,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大學。

1952年,布洛赫,美國,斯坦福大學;

珀塞爾,美國,哈佛大學。

1953年,塞爾尼克,荷蘭,格羅甯根大學;

1954年,玻恩,英國,愛丁堡大學;

博特,德國海德堡大學、馬克斯·普朗克醫學研究所。

1955年,蘭姆,美國,斯坦福大學;

庫施,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1956年,肖克利,美國,貝克曼儀器公司半導體實驗室;

巴丁,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槟分校;

布拉頓,美國,貝爾實驗室。

1957年,楊振甯,中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李政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1958年,切倫科夫,蘇聯,蘇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

弗蘭克,蘇聯,蘇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

塔姆,蘇聯,莫斯科大學。

1959年,塞格雷,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張伯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1960年,格拉澤,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1961年,霍夫施塔特,美國,斯坦福大學;

穆斯堡爾,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加州理工學院;

1962年,朗道,蘇聯,蘇聯科學院;

1963年,維格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格佩特-梅耶,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叠戈分校;

延森,德國,海德堡大學。

1964年,湯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巴索夫,蘇聯,蘇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

普羅霍羅夫,蘇聯,蘇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

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築波大學;

施溫格,美國,哈佛大學;

費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1966年,卡斯特勒,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1967年,貝特,美國,康奈爾大學;

1968年,阿爾瓦雷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1969年,蓋爾曼,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1970年,阿爾文,瑞典,瑞典皇家理工學院;

奈爾,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

1971年,加博爾,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1972年,巴丁,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槟分校;

庫珀,美國,布朗大學;

施裏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IBM托馬斯沃森研究中心(美國);

賈埃弗,挪威,通用電氣公司;

布賴恩·戴維·約瑟夫森,英國,劍橋大學。

1974年,賴爾,英國,劍橋大學;

休伊什,英國,劍橋大學。

1975年,玻爾,丹麥,玻爾研究所;

莫特森,丹麥,北歐理論物理研究所;

雷恩沃特,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1976年,裏克特,美國,斯坦福大學;

丁肇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1977年,安德森,美國,貝爾實驗室;

莫特,英國,劍橋大學;

凡扶累克,美國,哈佛大學。

1978年卡皮查,蘇聯,蘇聯科學院;

彭齊亞斯,美國,貝爾實驗室;

威爾遜,美國,貝爾實驗室。

1979年格拉肖,美國,哈佛大學;

薩拉姆,巴基斯坦,國際理論物理中心、帝國理工學院;

溫伯格,美國,哈佛大學。

1980年,克羅甯,美國,芝加哥大學;

菲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1981年,凱·西格巴恩,瑞典,烏普薩拉大學;

布隆伯根,美國,哈佛大學;

肖洛,美國,斯坦福大學。

1982年,威爾遜,美國,康奈爾大學;

1983年,錢德拉塞卡,美國,芝加哥大學;

福勒,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1984年,魯比亞,意大利,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範德梅爾,荷蘭,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1985年,克利青,德國,普朗克固體物理和材料研究所。

1986年,魯斯卡,德國,哈伯研究所;

賓甯,德國,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

羅雷爾,瑞士,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

1987年,貝德諾爾茨,德國,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

米勒,瑞士,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

1988年,萊德曼,美國,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

施瓦茨,美國,數碼通訊公司;

施泰因貝格爾,美國,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1989年,拉姆齊,美國,哈佛大學;

德默爾特,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

保羅,德國,波恩大學。

1990年,弗裏德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肯德爾,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泰勒,加拿大,斯坦福大學。

1991年,德熱納,法國,法蘭西公學院;

1992年,夏帕克,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1993年,赫爾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泰勒,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1994年,布羅克豪斯,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

沙爾,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1995年,佩爾,美國,斯坦福大學

萊因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

1996年,戴維·李,美國,康奈爾大學;

奧謝羅夫,美國,斯坦福大學;

理查森,美國,康奈爾大學。

1997年,朱棣文,美國,斯坦福大學;

塔努吉,法國,法蘭西公學院、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菲利普斯,美國,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

1998年,勞克林,美國,斯坦福大學;

施特默,德國,,哥倫比亞大學;

崔琦,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1999年,胡夫特,荷蘭,烏得勒支大學;

韋爾特曼,荷蘭,密西根大學

2000年,阿爾費羅夫,俄羅斯,約費物理技術研究所;

克勒默,德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

基爾比,美國,德州儀器公司。

2001年,康奈爾,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

韋曼,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

克特勒,德國,麻省理工學院。

2002年,戴維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小柴昌俊,日本,東京大學;

賈科尼,美國,聯合大學公司;

2003年,阿布裏科索夫,俄羅斯,阿貢國家實驗室;

金茨堡,俄羅斯,俄羅斯科學院列別捷夫物理研究所;

萊格特,英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槟分校。

2004年,格羅斯,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

普利策,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韋爾切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2005年,格勞伯,美國,哈佛大學;

霍爾,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

亨施,德國,普朗克量子光學研究所、慕尼黑大學。

2006年,馬瑟,美國,美國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

斯穆特,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2007年,費爾,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國家科學研究中心;

格林貝格爾,德國,于利希研究中心 。

2008年,小林誠,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

益川敏英,日本,京都産業大學、京都大學;

南部陽一郎,美國,芝加哥大學。

2009年,高锟,英國,標准電信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

博伊爾,美國,貝爾實驗室;

史密斯,美國,貝爾實驗室。

2010年,海姆,荷蘭,曼徹斯特大學;

諾沃肖洛夫,英國/俄羅斯,曼徹斯特大學;

2011年,施密特,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裏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院;

珀爾馬特,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2012年,阿羅什,法國,法蘭西公學院、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維因蘭德,美國,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得分校。

2013年,希格斯,英國,愛丁堡大學;

恩格勒,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

2014年,赤崎勇,日本,名城大學、名古屋大學;

天野浩,日本,名古屋大學;

中村修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

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東京大學;

麥克唐納,加拿大,女王大學。

2016年,索利斯,英國/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

邁克爾·科斯特利茨,英國/美國,布朗大學;

鄧肯·霍爾丹,英國,普林斯頓大學。

2017年,索恩,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巴裏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韋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2018年,阿斯金,美國,貝爾實驗室;

莫羅,法國,密西根大學;

斯特裏克蘭,加拿大,滑鐵盧大學。

2019年,皮布爾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馬約爾,瑞士,日內瓦大學;

奎洛茲,瑞士,日內瓦大學、劍橋大學。

2020年,彭羅斯,英國,牛津大學;

根策爾,德國,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蓋茲,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矶分校。

2021年,真鍋淑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哈塞爾曼,德國,普朗克氣象研究所;

帕裏西,意大利,羅馬大學。

2022年,阿斯佩,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

克勞澤,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塞林格,奧地利,維也納大學。

2023年,阿戈斯蒂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克勞斯,匈牙利/奧地利,

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學

呂利耶,瑞典,隆德大學。

1 阅读:23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