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不看這本書:《追風筝的人》

紫色羅蘭 2024-04-23 04:52:35

最開始是哪些人在推薦《追風筝的人》?

我看到這本書的評語,“驚人之作,蕩氣回腸,震撼人心,扣人心弦。”以及

“奧巴馬送給女兒的新年禮物,李雪琴高圓圓感動推薦的現象級暢銷小說。”

才暫時放下《1984》來看這本書。

我目前看到第五章。

這本書是以主人翁阿米爾的口吻和視角用第一人稱來寫的。想要學習靈活運用第一人稱描寫小說,這會是一本不錯的教材。

看到第五章,才感覺進入主題,或者說劇情的幕布才剛剛拉開帷幕。

看評語這本書主要講的應該是,兩個性格迥異的男孩,因緣際會一起長大。但是由于種族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形成的思維方式也不同。

如果把人生比作放風筝的過程,那阿米爾永遠是那個掌控著風筝線的那個人,而哈桑則永遠是那個追著風筝跑的人。

舊時代家庭環境的影響,造成兩個一樣大的孩童對世界的看法和信念截然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軌迹和結局。

好在現在的社會多元而且信息發達,我們很容易改變一些對世界的看法,推倒思維的牆,改變固化的思維,重塑信念,從而創造更多可能性。

縱觀全文的話,前三章有點倒序的意思。

第一章

2001年12月,我成爲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個陰雲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歲

以這句話開始。開啓了對前塵的回憶。

這句話讓我想到另外一句話,人總是會在某一個瞬間突然就頓悟了。阿米爾能夠在12歲就頓悟了,實在是很幸運。不過想到另外一句話又覺得不那麽美好了,這句話是“一個人的覺醒,來自他忍過的痛,受過的傷。”

作者這句話很巧妙,它就是一個“悲傷”的引子,給整本書定下了悲情卻不悲慘的基調,同時讓人很好奇“他”十二歲那年究竟經曆了什麽,才能頓悟。

看到網友對這本書的評語,尤其是看到第五章的內容時,我就不止一次想到了余華老師的《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距裏》,同樣是生活在同一時代,兩個同齡的孩子,一個北京男孩想要的六一禮物是一架真正的波音飛機,而一個西北女孩想要的六一禮物是一雙普通的白球鞋。

當年的阿富汗,如今的中國,同樣存在同齡不同命的差距,對待世界的差距和夢想之間的差距。這種不可言喻的體悟,只有親自去看看這本書才能體會到吧,我就不多說了,免得顯得咬文嚼字了。

關于開悟,我的理解跟衆多網友一樣,我認爲,苦難能帶來頓悟,提升認知也能迎來開竅。所以余華老師說,“永遠不要相信苦難是值得贊美的,苦難就是苦難,苦難不會帶來成功,苦難不值得追求,磨煉意志是因爲苦難無法躲開。”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面對生活的壓力,不要焦躁不安,也許這只是生活對你的一點小考驗,也許人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以上是看書時我個人思維的散發,有些跑題了。回歸正題

這本書的第二章主要講的是哈桑的出生和他父母的關系。哈桑的母親(莎娜芭)很漂亮,但她很嫌棄阿裏(哈桑的殘疾父親),生下哈桑不久她就抛棄了這父子倆。

第三章主要是講阿米爾和爸爸之間有些微妙的關系。

稍微看了一點後面的劇情,覺得前三章真的是埋下了很多伏筆。

比如阿裏吟唱的那句歌詞,就昭示了,哈桑最終將與他父親一樣,被那脆弱的兄弟情傷害地徹底。

比如阿米爾爸爸所說的冠冕堂皇的那段話,與他自己做的事情,簡直是再諷刺不過的笑話。

這本書的主要的思想感情是阿米爾對哈桑的愧疚。但是從他們的人生軌迹,我們又看到了細思極恐,令人瞠目咋舌的當時曆史背景下的一個引人深思的故事。

說真的,前面三章看起來是索然無味的,好在我深知小說是一個整體的寫作動作,所以看不下去的時候,趕緊通讀了一遍,得知後面的故事情節很精彩,才堅持看下來,看到第五章主要劇情終于緩緩展開。結合通讀的後面的劇情,我又把前三章看了一遍,發現這三章的精彩之處。頓時覺得,不愧是現象級暢銷書名著,名副其實。

以上,明日繼續分享《追風筝的人》這本書的觀後感,我是鈴蘭深度閱讀,把閱讀這件有趣的事情堅持到底,與友們共勉。



0 阅读:6

紫色羅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