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奮楫爭先——沿著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的足迹看變化

海外網 2024-04-13 13:20:14

來源:南海網

海南的春天,無限的風光!

如果要用幾個詞來形容時下的海南,你的答案是什麽?

“新”“穩”“熱”,會成爲許多人的選擇。

新,體現在深耕新領域的全新賽道。聚焦打造新質生産力的重要實踐地,海南全面踏上“向種圖強”“向海圖強”“向天圖強”“向綠圖強”“向數圖強”的“向新之路”。

穩,體現在上揚的經濟曲線。開年以來,海南經濟運行穩健,延續回升向好態勢,一季度海南接待遊客數量、旅遊總收入分別預計增長17.6%、32.3%,其中入境遊客爲去年同期的4倍。

熱,體現在獨一無二的世界魅力。在剛剛結束的博鳌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上,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名代表聚首南海之濱,共商合作共贏。4月13日開幕的第四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迎來71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4000個品牌參展,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海南。

這個春天,海南湧動著不竭的生機與活力;這個春天,海南蘊育著無盡的希望與美好。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爲引領,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道路奮勇前行,海南堅定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呈現經濟增速全國領先、外向型經濟逆勢而進、新産業新動能加快成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一流、民生福祉有力改善的良好態勢,成型起勢的自由貿易港昂揚前行。

近日,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在一號發射工位開展吊裝訓練,確保六月具備發射能力,同時進一步形成穩定高效的密集發射能力。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春天,是夢的開始。

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擘畫,正是從春天起筆。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賦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重大使命。

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莅臨海南考察,強調要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讓海南成爲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範,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國風範的靓麗名片。

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期待:“由海南來完成這項曆史性任務,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特區建設的一個戰略安排,不斷摸索、大膽試驗,現在蹚出來一條路子。”

囑托殷殷,厚望如山。

沒有任何先例可循、沒有現成模式可借鑒,如何蹚出來一條路子?

這是海南的“必答題”。

在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實踐中,海南形成了“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

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用“八個自由貿易港”,清晰勾勒出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輪廓。

方向明、目標清、行動笃。

省委書記馮飛指出,海南正處于大有可爲的戰略機遇期和重要窗口期。全省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牢記囑托、擔當實幹,以全力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快推動海南高質量發展的紮實成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海南篇章。

從“建設清廉自由貿易港”,到“建設生態環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貿易港”,再到“建設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自由貿易港”,海南牢牢把握“中國特色”核心要義,確保自由貿易港建設始終沿著正確軌道前進;

從堅持“闖爲基調、穩爲基礎、遠近結合、小步快跑”,到更加注重“搶人才、搶招商、大開放、大改革”,再到集中力量打好“七大攻堅戰”,海南不斷提高運用策略的精准性,推動國家戰略落地生根。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幹。6年來,海南以時不我待的擔當和久久爲功的定力,推動自由貿易港建設從“順利開局”到“蓬勃展開”到“進展明顯”再到“蓬勃興起”,已經進入成型起勢的發展階段。

政策制度體系基本成型——

以“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五自由便利和一安全有序流動”爲主框架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加快落地,經營主體和群衆得到了真金白銀的實惠。進口原輔料、交通工具及遊艇、自用生産設備三張“零關稅”清單政策,累計進口貨值202億元,減免稅38.1億元;加工增值30%內銷免關稅政策已擴大至全省重點園區,累計內銷貨值47.1億元,減免稅4.2億元。

同時,堅持“管得住”才能“放得開”,針對各項自由貿易港政策實施可能存在的風險,建立預案、健全機制、常態化調度,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封關運作准備全面鋪開——

任務、項目、壓力測試“三張清單”有序實施,今年將全面完成封關軟硬件建設,同步對政策制度、封關設施、系統平台、管理能力進行全方位、全流程壓力測試。

開放合作卓有成效——

積極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出台擴大貨物貿易規模、創新發展服務貿易等20多條重點舉措;全力打造“兩個基地”“兩個樞紐”“兩個網絡”,爲境外企業共享中國市場和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打造平台。

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海南新設外資企業以每年65%的增幅持續增長,目前累計達到6543家,利用外資規模躍居全國前十,經濟外向度明顯提升。

外資入瓊熱度不斷攀高,企業積極“搶灘”自貿港,正是以實際行動說明: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隨著自由貿易港建設走向深入,布局海南不僅是“可選項”,更是“必選項”。

春天,蘊育著萌發。

新年伊始,文昌市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産業園迎來“豐收”,全人工工廠化繁育的80萬尾石斑魚苗一售而空,全省首創的“上樓養殖”模式讓出苗率提高近5倍;今年春節前夕,首批海馬智能純電動汽車7X-E經由洋浦港搭乘貨輪運往越南海防港,這是海南本土車企生産的新能源汽車首次批量出口海外市場。

潛力企業做專做精,龍頭企業做強做優。早春發生的兩個企業故事,是海南升級改造産業,提升發展質效的縮影。

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就是要讓海南島更好發展起來,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有說服力。要把海南更好發展起來,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根本出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海南要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6年來,海南持續做好“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文章,不斷優化産業鏈、創新鏈和産業創新生態,加快構建“4+3+3”現代化産業體系,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看增速,海南各項經濟指標持續跑出“加速度”——

2023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9.2%,增速全國第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5%、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3%,增速全國第一。體現自由貿易港經濟形態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分別增長15.3%、29.6%。

看結構,四大主導産業“主力軍”地位不斷凸顯——

海南經濟轉型成效顯著,已經走出破除“房地産依賴症”陣痛期,特別是“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産業在全省上下形成廣泛共識,占GDP比重較2018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以上。

高端購物、醫療、教育“三大境外消費回流”,已經成爲自由貿易港産業發展“金字招牌”。過去6年,海南離島免稅實現銷售額超1800億元;博鳌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接待醫療旅遊人數達76.85萬人次,特許藥械惠及患者6萬余人次。

看趨勢,“陸海空”三大未來産業蓄勢待發——

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是引領未來發展的新支柱、新賽道,也是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關鍵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因地制宜”,必須要科學分析海南比較優勢、比較劣勢,找准定位、精准發展。

海南溫度適宜,陽光明媚,適合發展種業;

全國絕大部分深海都在海南,有條件發展深海科技、深海産業;

海南近赤道、低緯度、四面環海,航天發射成本低、落區安全、運輸便利;

海南有綠色生態優勢,正在打造清潔能源島,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産業鏈,形成國際競爭力……

基于對“三度一色”比較優勢的深刻認識,海南明確堅持“向種圖強”“向海圖強”“向天圖強”“向綠圖強”“向數圖強”,大力發展“種業、深海、航天”三大未來産業,加快構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現代化産業體系。

小種子,大産業!

去年,海南南繁種業産值已經突破120億元,崖州灣科技城累計注冊種業創新企業達2800余家。隆平生物技術(海南)有限公司進駐崖州灣科技城5年來,從一家創業團隊不足10人、注冊資金僅1000萬元的小公司,一路發展成爲團隊130多人、公司估值超40億元的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捕風者”,海南造!

今年2月,全球最大風輪(292米)葉片在東方市正式下線,掃風面積相當于9.4個標准足球場,這標志著海南已具備超大型風機部件的生産制造能力。

從一粒種子,到無垠海洋,再到浩瀚宇宙,海南以科技創新賦能産業創新,讓新質生産力成爲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顯著特征。

發展質量的提升,不僅體現在經濟形勢持續回升向好中,更體現在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實踐探索裏。

海南高質量發展的成色裏,有營商環境的滿滿口碑——

以解決政策落地的堵點、無應用場景的痛點、成效不明顯的難點等爲出發點,海南累計發布制度集成創新案例16批140項,其中11項被國務院向全國複制推廣,6項受到全國通報表揚。“自貿港請您來投訴”“自貿港爲您來服務”兩個品牌不斷擦亮,營商環境問題受理平台受理7000多件企業投訴問題,超過95%已辦結。開展面向規上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的大調研大服務活動,企業滿意度達96%以上。

省長劉小明指出,營商環境是決定自貿港建設成敗的關鍵因素。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在別人下功夫的地方下更大功夫、在別人沒有下功夫的地方下足功夫,優化“辦成事”的機制、打造“好辦事”的環境、形成“辦好事”的生態。

海南高質量發展的成色裏,有區域協調的锵锵和鳴——

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 海南持續推進“三極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增強整體發展合力。海口經濟圈、三亞經濟圈、儋洋經濟圈“三極”帶動力持續增強,經濟總量占全省79.4%;環島旅遊公路全線通車,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遊公路加快建設,濱海城市帶與中部生態保育區實現“山海聯動”。

海南高質量發展的成色裏,有低碳發展的濃濃綠意——

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爲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海南滾動實施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清潔能源島和清潔能源汽車推廣、“禁塑”、裝配式建築、“六水共治”、博鳌近零碳示範區等標志性工程,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一流。今年3月,博鳌近零碳示範區通過第三方碳評估認證機構認證評估,正式啓動運行,並在博鳌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期間得到中外嘉賓廣泛關注。

海南高質量發展的成色裏,有民生改善的涓涓暖流——

大力推進發展成果共享,海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業質量提升行動和安居工程,“家門口上好學”和“小病不進城、大病不出島”正成爲現實。

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新質生産力不斷加持,海南經濟發展一片光明。

春天,寫滿了耕耘。

春節假期後的首個工作日,海南即召開全省一季度“開門紅”暨春節期間保暢保供保安全調度會議,對力爭一季度“開門紅”作出安排部署。

作爲新一年的計劃書,省政府工作報告在安排2024年工作時,開篇就提出聚焦關鍵領域、關鍵問題,集中力量打好“七大攻堅戰”。

投資擴容增效攻堅戰,旨在解決“項目謀劃儲備不足、前期工作不紮實”這一困擾海南多年的發展痛點;營商環境整體提升攻堅戰,明確將以小切口推動部分領域和區域營商環境率先達到全國一流水平……“七大攻堅戰”,每一個都體現出強烈的問題導向,向外界釋放出實現關鍵領域新突破的明確信號。

同樣,我省部署的今年“九項工作”中,更大力度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更高水平深化改革開放、更深層次協同教育科技人才發展……每一個“更”字,都表達了調動一切力量、孜孜以求謀高質量發展的態度和決心。

“有力”才會“走心”,“走心”方顯“決心”,有“決心”才能奮勇向前。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准了就抓緊幹,能多幹就多幹一些,就一定能夠實現今年各項目標任務。

成績,是搶出來的。3月7日,隨著海南省最大轉體橋主墩柱承台澆築成形,總投資約26.84億元的新海港片區“二線口岸”項目建設再次加速。精准操作5輛混凝土泵車、20多輛運輸罐車,連續奮戰50個小時,單次澆築混凝土超5600立方米……在施工團隊輪班堅守、合力攻堅下,這一重大工程節點比原計劃工期足足提前14天。

成績,是跑出來的。3月19日,中國貿促會2024年首場外資企業“地方行”活動在海南舉行,由31家外資企業、11家境外商協會代表組成的華麗陣容,集體訪瓊尋商機。活動落地的背後,正是海南貿促會等有關部門的主動爭取和積極推介。

成績,是拼出來的。4月,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區加注供氣氮氣源系統通過預驗收,已滿足制氣要求,可向外穩定供氣,意味著發射中心地面保障能力逐步形成,各項建設向著首發既定目標穩步前行。

……

爭分奪秒、拉弓滿弦、自我加壓的背後,是海南自上而下的緊迫感,是黨員幹部擔當作爲的鮮明底色。

對海南自由貿易港來說,只有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才能牢牢把握前進道路上的正確政治方向,充分發揮“舉全國之力、聚四方之才”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攻堅克難、探索經驗,更加有效地抵禦改革開放前沿的各種風險挑戰。

近年來,海南堅持以黨建引領自由貿易港建設,紮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壓茬開展“作風整頓建設年”“能力提升建設年”“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比學趕超”和重點領域“不擔當、不作爲”問題專項監督等活動,幹部精神面貌明顯提升。

與此同時,海南健全容錯糾錯、澄清正名、查處誣告陷害和受處理處分幹部重新使用“四位一體”典型案例通報發布制度,旗幟鮮明爲敢于擔當、踏實做事的幹部撐腰鼓勁,讓更多幹部吃下了幹事創業的“定心丸”。

黨的事業,關鍵在人。海南始終秉承人才是第一資源,統籌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和“南海系列”育才計劃,營造宜居宜業發展環境,厚植人才發展沃土。

從舉辦春節返鄉人才對接會引鳳還巢,到舉辦“百場萬崗·四城同辦”校招活動吸引優秀應屆畢業生來瓊就業創業,再到舉辦首屆中國(海南)人才交流大會拓展海內外引才渠道……海南的“招賢帖”越發越廣,近五年來吸引近70萬人才投身自由貿易港建設實踐,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外籍人才在海南工作生活。

奮鬥,賦予時間以意義,賦予未來以答案。

海南全省上下將以更加強烈的事業心、更加強烈的責任感、更加強烈的奮鬥意識,奮力奪取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新勝利,不負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海南日報記者 金昌波 陳蔚林)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