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下跌卻說同比上漲,豐田也要向死而生,不破不立

與車同樂 2024-02-08 21:10:03

前幾天關于本田在中國需要向死而生的文章有很多留言,和粉結論絲討論過後,有很多結論,發現豐田也有同樣的問題,今天就以廣汽豐田近期新聞爲引,來做分析。

2月2日,廣汽豐田布1月銷量數據,共售出71875輛新車,同比增長17.6%。數據有官方海報爲證,網上搜索“豐田”、“2024” 、“1月銷量”,有一大堆結果。

如果把搜索詞改爲“豐田”、“2023” 、“1月銷量”,結果是下面這張圖,銷量是75500輛。

根據《辭海》的解釋,“同比”的定義是:本年第n月與過去某年的第n月比。那2024年1月銷量71875輛,2023年1月銷量是75500輛,同比少了3625輛,同比下滑4.8%。那海報上的同比增長17.6%,沒有明確說明,廣汽豐田不是故意誤導,就是坦然造假了。當然,輿論發酵後,廣汽豐田可以說同比增長是指某Z4X的銷量,把操作失誤的鍋推給臨時工,然後找人網上刪帖,時間長了,就能慢慢抹掉這次“事故”。

在廣汽豐田出來給出能讓人接受的解釋前,我們認作是官方公然造假並沒有問題。估計現在都忙著過春節假期,過後都忘記這事了吧。那現在回到開頭,豐田在中國的問題,階級固化,上位者苟,下位者熬。高層的利益已經被深度綁定,一心求穩,積累退休金,讓他改革,你肯他都不肯,萬一曝出個什麽內幕,損失不可控;

中層比較尴尬,薪酬不低,跳槽沒人要,轉型不對口,保住現有位置,就能享受年功序列的紅利。所以必須要體現出自己的價值,一方面要控制手下,一方面要讓高層看到自己的價值,必要時需要挺而走險,極端行事,例如造假,欺上瞞下;基層的態度就是上面說什麽就做什麽,專心做環節上的零件,裁員拿補償。

賞車點評:前段時間遇到一個自稱在某田做設計的中國人,注意不是廣汽某田,他說自己職位高,買自家車的優惠比一般員工要高很多。然後轉手就說自家的新能源車都是全自研,不像自主品牌都是外部采購,自己組裝。

外行人聽到他的話,估計就信了。但是賞車君不是外行啊,直接反問:你們某田的所謂自研是集團産業鏈內自研,供應商不是控股就是持股,完全閉環,都不允許外部競爭。如果你們真的能把新能源車造好了也好,實際自研造出來的是什麽東西?除了車標,還有競爭力?面對這番話,他選擇轉身。

銷量下跌還敢說同比上漲,可見企業內部出現了階級固化,一些人爲了自己的位置,都敢挺而走險,欺上瞞下,豐田想在中國存活,必須要向死而生,不破不立。

1 阅读:288
评论列表
  • 2024-02-09 03:22

    豐田造假又不是第一次!以後還會的

  • 2024-02-09 22:56

    其他不知道,反正我計劃定漢蘭達的,轉爲探陸了,性價比高多了[得瑟]

與車同樂

簡介:用車、玩車、賞車,和汽車一起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