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腳對華收割,歐盟再打壓中國電動汽車!中歐貿易戰或已打響

李依談事 2024-05-09 13:04:55

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爲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中歐貿易關系緊張,繼公布對中國電動車禁令後,又要對我國電動車加征關稅。

歐盟小動作不斷,引官員擔憂。英媒:擔憂影響歐盟對華食品出口。

中歐商業爭端“不斷升級”

從去年開始,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可再生能源行業頻頻發難。就在最近,美國政府表示計劃調查在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

而與此同時,歐盟也開始緊隨美國腳步,同樣發布相關條例稱要求海關對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進行登記。

很顯然,美國和歐盟正在指引對我國的電動汽車實施貿易限制。

衆所周知,從去年開始,歐盟就針對我們國家的電動汽車開始了反補貼調查。

而在今年4月29日的時候,英國《金融時報》還曾報道過:如果想要阻止中國電動車湧入歐盟市場,那麽歐盟就需要征收比預期更高,更多的巨額關稅。

爲了阻止中國的電動汽車進入歐盟市場,歐洲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除了要對中國的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征收關稅之外,未來歐盟還可能會以所謂的安全爲由限制中國汽車進口歐盟。

而在歐盟對中國電動車不斷加碼的情況之下,中歐之間的商業關系也越發的緊張。

要知道,中國電動汽車近幾年來發展迅速。依托著科技創新以及過硬的品質,在全球的市場競爭當中,中國電動車的競爭力都是相當強的。

比如在海外市場頗受歡迎的比亞亞迪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19年~2023年,比亞迪等中國品牌在歐洲電動汽車的市場占比已經從0.4%增長到了8%。

這個數據的增長是非常可觀的,也說明中國汽車在海外市場是相當受歡迎的。

有研究預測,如果歐盟不對中國的電動車進行相關的限制。那麽到2027年,比亞迪等中國汽車品牌在國外的市場占比將達到20%。

事實上,在2024年歐盟銷售的電動汽車當中就有1/4來源中國制造。

歐盟此舉無疑是在實施貿易保護主義,同樣也會阻礙全球貿易發展。

英國媒體擔憂:對華出口受到影響

而令人覺得可笑的是,歐盟一邊要對中國下手,但另一方面又擔心中國報複。

衆所周知,歐洲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是相當密切的。其中歐洲的很多食品,中國都是最大的進口國。

但隨著歐盟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一系列限制措施出台,中歐商業貿易受到影響,很多西方國家也開始擔心會影響到中國對歐洲相關産品的進口。

英國媒體在5月5號的時候報道稱:歐盟官員正在遊說中國呼籲保護農業這一戰略部門免受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

歐盟官員給出的理由是農業這一領域,對于安全有戰略意義,所以特別需要被保護起來。

不得不說,西方國家以及官員總是能將既要還要的無理要求毫不臉紅的說出來。

一方面要對我國的優勢産業進行打壓,但另一方面還希望能夠維持住雙方的貿易,讓自己繼續能從中國賺錢。

但現實是中歐貿易的主動權掌握在中國手裏。

此前澳大利亞因爲一些不正當的“反華言論”,導致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受到影響。包括牛肉,葡萄酒在內的農産品也因此受到限制,而這些限制讓澳大利亞的經濟走低。

而現如今歐洲不顧自身和中國之間密切的貿易往來,執意要對中國的電動汽車進行打壓,那麽也必須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歐洲前景不容樂觀

事實上,對于當前的歐洲來說,和中國合作對于發展自身,讓自身從困境當中抽離出來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爲俄烏沖突的影響,歐洲現在正面臨著高通脹,高利率且外部需求疲軟的多重壓力,這些壓力讓歐洲經濟瀕臨崩潰。

不僅如此,美國在當下這個節骨眼還在背後捅刀,發布利好政策,讓歐洲的産業轉移到美國,加速歐洲的産業空心化,這對歐洲來說都是難以解決的難題。

而現如今,地緣政治局勢依舊不明朗,能源供應縮減和能源價格上漲的風險依舊存在。

而對于歐洲來說,如果想要拉動外部需求,更好的緩解困境,最好的選擇就是和中國加大貿易往來。

畢竟從全世界的範圍來看,能夠吃得下歐洲的出口貿易的也只有中國。但如果歐洲不能擺明位置,那麽歐洲的未來必將黯淡無光。

參考資料:

中歐貿易關系緊張,英媒稱歐盟擔憂影響對華食品出口——觀察者網

歐盟臨時關稅最早5月開征,美國報告稱歐盟需加征50%以“阻擋”中國電動汽車——觀察者網

0 阅读:247
评论列表
  • 2024-05-09 14:53

    歐盟這樣下去只有死路一條,到時候看吧!!!

  • 2024-05-09 15:07

    損人不利己,美國和我們打貿易戰,可以收割歐盟、日韓彌補損失。歐盟和我們打貿易戰,損失的真金白銀,美國會給補充?

李依談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