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呈年輕化上升趨勢,治療用藥有哪些?日常注意看這幾點

益藥健康 2024-03-08 09:36:37

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謝異常而引發尿酸排泄降低或尿酸生成增多而導致尿酸鹽沉積的臨床疾病。

由于機體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膜、軟骨等引起的炎性反應,因此通常急性的痛風關節見紅、腫、熱、痛爲主要表現。輕則會影響患者日常活動,長期不治療或治療不當則可造成關節畸形或強直,破壞骨和關節部位,甚至會引發高血壓、慢性腎髒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因此早期盡早幹預治療就顯得非常重要。

                                              痛風發病率越來越高,且呈年輕化上升趨勢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痛風已經成爲了“富貴病”其中一員,根據最新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近10年的痛風發病率高達1%-3%,並且呈年輕化及逐年上升趨勢。其中40歲以上男性爲高發人群,城市高于農村,沿海地區高于內地。有研究表明,痛風或將成爲我國患病率僅次于糖尿病的慢性代謝性疾病。

發生痛風該如何處理?

痛風的治療原則主要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急性發作期以減輕患者痛苦爲主,緩解期去除病因爲主,由于該病會間斷、反複發作,患者一般急性發作期才會引起重視,而避免並發症的發生,改善預後是其治療的關鍵。

在急性發作期,首先應讓關節充分休息,將患肢用枕頭或被子擡高並冷敷,這樣有利于炎症的消除,減輕關節腫痛的表現。

再者用藥方面:急性痛風發作主要以抗炎鎮痛爲主,包括常見的秋水仙堿、非甾體抗炎藥及糖皮質激素。如果有消化道出血風險或需要長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建議優先選擇:依托考昔或塞來昔布。

在痛風的緩解期主要服用降尿酸藥物爲主,根據發病原理,降尿酸藥物分爲兩種:第1種是抑制尿酸生成藥物,代表藥是別嘌醇和非布司他。第2種是促尿酸排泄藥物,代表藥是丙磺舒和苯溴馬隆。

常見降尿酸藥別嘌醇與非布司他該如何正確使用?

上面提到的治療藥物,多個指南均推薦別嘌醇作爲一線用藥,但對于腎功能正常及不全者,治療劑量均有不同。比如根據英國風濕病學會指南,腎功能正常患者,別嘌醇起始劑量爲50-100mg每日,約每4周增加100mg,最高爲900mg每日;而腎功能不全患者,推薦較小的增加量(50mg),且最高劑量也相對降低。

對于非布司他的劑量,目前臨床通常的用藥建議是起始量20mg每日,2-4周血尿酸未達標,可增加20mg每日,最大劑量80mg每日。當然也有推薦起始劑量爲40mg每日,或起始劑量爲80mg每日,4周後可增至120mg每日。

總體來講,痛風患者進行降尿酸治療的目標是將尿酸水平控制在≤300μmol/L,是由于降低的血尿酸水平有利于痛風石的溶解,對于無痛風石的患者,血尿酸水平長期控制在<360μmol/L即可。

痛風患者在日常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痛風患者的公認飲食管理包括限酒(尤其啤酒和烈酒),酒精類會導致乳酸與機體酮體堆積,影響尿酸排泄。

(2)一般以低脂、低嘌呤、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爲主,包括冬瓜、馬鈴薯、南瓜、絲瓜、蘿蔔等堿性食物。

(3)同時也要加大飲水量(每日2000mL以上),也可以適當喝西瓜汁、蘆根水、蘇打水、玉米須水等,促進尿酸排出、堿化尿液。

(4)控制好脂肪攝入量,盡量采用炖、蒸、拌、煮、燴等烹調方式。

(5)也需要制定規劃的運動方案,不能過量,以微量排汗爲准,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尿酸排泄造成抑制,繼而引起急性痛風發作。建議運動:遊泳、散步等。

總結:痛風不同階段的用藥有所不同,掌握正確的用藥特別重要,另外也別忘了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才能更好地控制尿酸。

0 阅读:71

益藥健康

簡介:幫助病人長期管理疾病,提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