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導彈被“擊落”?提醒中國:若是武統台灣,別太依賴東風導彈

蝦兵械將 2024-02-18 17:51:02

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期間,有相當多在過去久經宣傳的新式武器在烏方被投入使用。

“火控先進”、“裝甲強大”的豹2系列主戰坦克(包括其瑞典改進版Strv122);

“來去無蹤”、“威力強大”的SCALP-EG“風暴陰影”巡航導彈;

“攔截率100%”、“攔截率90%”逐次減碼的愛國者防空系統;

“無法攔截”、“威力巨大”的Kh-47 “匕首”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這些武器在烏克蘭境內的應用經驗以資訊與報告的形式流傳,爲當事國與旁觀國家們提供著寶貴了大量寶貴的經驗,但其中又夾雜著許多含混不清無法分辨的訊息——就例如題目中的“匕首導彈被‘擊落’”消息一般。

作爲俄羅斯對外軍事宣傳的明星,Kh-47“匕首”長期在軍事愛好者群體中的地位堪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提到它,幾乎每個人都能講出其特性的一部分,人人都知道這武器是俄羅斯最新銳的導彈之一……

但同時,提到Kh-47“匕首”,大部分愛好者又難以講述出除媒體宣傳外的任何東西,爲此不得不將相當多存疑又無法證實的訊息用作論證的“核心論據”。

被“擊落”的“匕首神話”?

在2023年5月烏軍戰線吃緊時,親烏克蘭的俄文媒體放出了一份基于烏克蘭戰報的整理圖,其中關于2023年5月16日的防空戰績堪稱勁爆。

2023年5月16日的戰報

烏克蘭軍方在其當日的戰果中,稱其一口氣攔截了6枚“匕首”高超音速導彈、9枚“口徑”巡航導彈,另有12架自殺無人機和偵查無人機。

消息一出自然是引來了相當的懷疑,盡管Kh-47“匕首”在日常的對外宣傳中被稱爲“無法攔截”肯定是有所誇大,但相比于烏克蘭方面自身宣傳的“單日攔截6枚”那還是更加符合常識一些。

畢竟按照烏克蘭方面的宣傳,即便旁人真的相信烏克蘭具有攔截導彈的能力,但恐怕也很難相信俄羅斯方面能夠同時使用9枚Kh-47“匕首”導彈攻擊烏克蘭。

基輔市長克裏琴科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所謂“匕首”導彈殘骸照片

而爲了向其主要援助方證明“烏克蘭仍然有打破軍事神話”的能力,烏克蘭方面決定發出決定性的證據——對外公開展示其擊落的“匕首”導彈的殘骸,以圖證明“戰報是真實可信的”。

同一次展示中的所謂Kh-47“匕首”彈翼

結果,其發出的那張克裏琴科站在Kh-47“匕首”戰鬥部殘骸旁,向旁人展示的照片。

又一次證明了軍事愛好者對烏克蘭人在戰場上的刻板印象——實力不是沒有,只是過于喜歡誇大事實。

是的,那個所謂的“Kh-47 ‘匕首’戰鬥部殘骸”就是個烏龍笑話——從特征上來看,那枚所謂的“戰鬥部”不論在尺寸上、重量上、外形上,都不像是在之前公布照片中的那些高超音速導彈,而更像是某種老舊的常規航空炸彈的一部分。

所謂Kh-47 “匕首”殘骸與蘇/俄制БетАБ-500ШП混凝土破壞彈的特征對應

這樣的情況自然在網上引發了大量的爭論,一些早就抱定了額外立場的“軍事愛好者”在爲烏克蘭搖旗呐喊的同時,還將一切懷疑“Kh-47被擊落”消息真實性的人,都一並打作“心向俄羅斯的走X”、“黃皮的斯拉夫人”等等。

這類抱定額外立場的“軍事愛好者”十分熱衷于在沒有事實的情況下創造“證據”或歪曲事實爲自己所用。

這也進而導致了在同期,“Kh-47‘匕首’被擊落”一事基本已是蓋棺定論的情況下,還有數量衆多的“反轉”、“再反轉”式文章出現。

4馬赫太快,10馬赫太慢?

而作爲對這些實在不死心的“軍事愛好者”的致命一擊,則發生在2023年7月的黑海沿岸——克裏米亞大橋遇襲後不久,出于報複目的,俄羅斯方面在7月20日對烏克蘭港口城市敖德薩發動了多次導彈襲擊。

被轟炸的敖德薩

誠然,這幾次襲擊中俄國人的導彈使用仍然是“小貓灑水兩三滴”,號稱“大規模報複”的攻擊只有不足20枚3M55‘缟瑪瑙’導彈和Kh-22“風暴”導彈與一些自殺無人機參與。

論性能,3M55 ‘缟瑪瑙’導彈的最大速度視環境不同在2-2.6馬赫之間,Kh-22導彈則爲3.5-4馬赫之間。

頗具年代的Kh-22 “風暴”巡航導彈

3M55 “缟瑪瑙”巡航導彈

但面對這些老舊的巡航導彈,在5月大展神威的“日擊落9枚匕首”的神話卻並沒有出現,甚至可以說,烏克蘭方面在這次襲擊中,防空部隊的表現可謂拙劣。

按照烏克蘭空軍司令部發言人伊納特對敖德薩導彈轟炸的說法“當地的防空系統無法擊落俄羅斯的3M55 ‘缟瑪瑙’導彈和Kh-22“風暴”導彈,因爲它們飛行速度太快了……可以擊落的都被擊落了。

當然,我們希望能擊落更多的導彈”。

實在是難以評價,烏克蘭方面在面對不足4馬赫導彈時高呼“飛行速度太快”,卻又可以面不改色地宣傳“輕易攔截了作爲高超音速武器的‘匕首’導彈”(注:Kh-47“匕首”導彈的極速在10馬赫級別),還拿出根本不來自“匕首”導彈的東西用于證明。

從這裏來看,恐怕被“擊落”的並不是“匕首”的神話,而是烏克蘭官方的顔面。

“匕首”提醒了我們什麽?

盡管Kh-47 “匕首”被擊落的“神話”在事實面前破滅了,但這仍然在向我們敲響警鍾。

時至今日,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沖突(二者並未宣戰)已經持續了快整整2年,由于正面戰場上出現了僵持卻烈度絲毫未減,越來越多的軍備開始出現了短缺與“低配平替”的現象。

對于在多輪軍改中,將“削減常規軍備軍費”、“集中資金用于研發高新武器”作爲主要國防策略的俄羅斯現在出現了嚴重的軍備問題:

由于高新武器的成本問題,爲了一種高新武器的生産,往往需要通過削減數倍于該武器産量的舊型號同類才能滿足資金需求。

然而在面對具有一定實力與人口的國家或地區時,高新武器確實可以帶來戰術上的優勢,但其稀少的數量往往無法將其優勢轉變爲“勝勢”。

當然,一些人會認爲,如果將高新武器像舊型武器一樣數量地大規模鋪開就能完美解決問題,這會帶來另一個更爲嚴重的問題——國防資金與工業産能終究是有限的,新式武器在實現質變優勢的同時還會維持低生産成本本來就是“天方夜譚”。

同樣的道理,在軍事愛好者群體中頗具人氣的“東風洗地”理論情況也適用于此。

閱兵中的DF-17方陣

由于我國對地戰術導彈發展的時間更短,相較于現在大量翻新舊型導彈的俄羅斯庫存是有著明顯的導彈數量差距,若如果真的要執行軍事愛好者認爲的“東風洗地”戰術……當然,能夠在非接觸作戰的情況下解決戰爭,誰不希望呢?

但那終究是一種美好的期望,以現有的公開訊息來看,恐怕很難說使用“東風洗地”的戰術,我軍能夠在效果上超越俄羅斯或規避其現在所處的困境。

這也意味著,若是未來中國武統台灣,不應該太過依賴東風導彈。

參考資料

【1】新華網《俄烏圍繞克裏米亞大橋激烈攻防》

【2】烏克蘭國防部《每日戰報》

【3】人民網《俄羅斯“匕首”超高音速導彈有何獨特之處?》

【4】環球網《烏空軍發言人承認,烏防空系統無法攔截俄Kh-22超音速巡航導彈》

【5】新華社《俄軍持續打擊敖德薩周邊烏軍設施 澤連斯基稱烏軍需要更多防空武器》

【6】科斯堅科《裝備——技術,工程,經濟》

2 阅读:1572

蝦兵械將

簡介:武器裝備,軍事小百科,盡在蝦兵械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