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氏家族逆襲史:從年羹堯的崛起看滿清八旗的圈子有多小?(上)

雍親王府王妃 2024-04-11 12:31:46

在很多的影視劇中,只要是跟雍正—愛新覺羅.胤禛相關的,基本上都會出現年羹堯以及年羹堯的妹妹敦肅皇貴妃年氏。比如《甄嬛傳》中年羹堯雖然出現的次數少,但他的設定卻非常重要。因爲正因爲有年羹堯在西北立下赫赫戰功,年世蘭才會在後宮如此得寵,皇上與太後都不會輕視年世蘭。但也不會讓年世蘭生下有年氏血脈的孩子,年羹堯與年世蘭都沉浸在自己的地位與尊榮中,哥哥在前朝跋扈,妹妹則是在後宮跋扈,沒有意識到雍正已經對其兄妹二人有多忌憚,必定會處之而後快。

很快年羹堯被處死,年世蘭在得知自己多年未孕真相後撞牆而死。

年氏兄妹一死,年氏家族在雍正一朝便開始衰落。

再比如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原先是雍親王府的包衣奴才,得雍親王胤禛的提拔而一步一步做到了川陝總督的位置上。但不管年羹堯如何平步青雲,都是胤禛的“奴才”,因爲他出身鑲白旗(下五旗),而胤禛在被封爲親王後便是掌管鑲白旗,如此年羹堯一族便成爲胤禛旗下的奴才。爲了能讓年羹堯更加忠心,胤禛便給年羹堯與年秋月兄妹二人擡旗,直接擡入上三旗的鑲黃旗。

而且胤禛還娶了年秋月爲側福晉,只可惜胤禛並不喜歡年秋月,雖然在坐上皇位上將其封爲年貴妃甚至是年皇貴妃,但自始至終胤禛都將其當成一個巴結年羹堯的工具而已。年秋月也痛恨自己的哥哥爲了前途讓自己做了雍親王側福晉,而沒有嫁給自己喜歡邬思道,所以早早便病逝了。

而年羹堯雖然是幫助雍正坐上皇位的功臣,也在雍正登基後打敗羅蔔藏丹津,而幫雍正坐穩了皇位;但是最終也因爲自己的跋扈、不尊君上而被賜自盡。

當然這僅僅是影視劇中年羹堯與妹妹敦肅皇貴妃年氏的樣子,出身低微;但實際上年羹堯出身並沒有那麽低,年羹堯之所以能夠幫助胤禛在“九子奪嫡”中勝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年氏家族的族人在朝廷多年的經營,而非年羹堯一人之功。

這篇文章,我們便一起來看年羹堯及其家族是如何崛起的?從年氏家族的崛起,便可以看得出滿清八旗的圈子有多小。

01 跟隨一起入關的漢軍旗包衣

年羹堯的祖上一開始確實是出身包衣:

根據年氏家族族譜的記載,年羹堯的家族原本並不姓年,而是“嚴”,而且是軍伍世家。在元朝末年的時候,其家族還出了一位萬戶叫嚴孟旸。只是在元末明初“紅巾軍”此起彼伏,嚴孟旸在滁州城對抗農民軍的時候不幸戰死。其家族爲了避禍便從滁州城遷走,前往安徽懷遠定居。而且將姓氏“嚴”通過諧音的方式,改爲“年”,也正因爲改姓其家族的族人得以活了下來。

在明朝永樂年間,朱棣在位時,年氏家族出了一位進士叫年富,通過讀書進入官場,一開始只是一個小小的縣城訓導,但是一步一步做到了戶部尚書的位置上。當然年富用了長達50年的時間,曆經成祖、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鎮)、代宗(朱祁钰)、憲宗(朱見深)六位皇帝才坐到了尚書的位置上,但最終能得此地位確實也很不錯了。畢竟官居尚書之位,便已經成爲朝廷重臣。

按理說年富的崛起能夠讓年氏一族在明朝崛起,但很奇怪的是年富死後,年氏一族便“消失在了”的明史之中。一直到崇祯十一年,年氏家族出了一位叫年有升的明朝將領,在明清松錦大戰中被清軍俘虜,年氏家族才重新出現在了史料當中。

松錦大戰中不僅年有升被俘,就連明軍的主帥洪承疇都被俘,而且在皇太極的臣子、莊妃的相互勸說之下,歸降了大清,在清廷爲官。當時清軍對待明軍俘虜的策略是:

只要是被俘的俘虜,只要願意歸降的都可以免死;

若是能夠歸降並且上戰場殺敵者,便是立下功勞。

而年有升因爲表現得好,而被編入鑲白旗的漢軍包衣,正式成爲滿漢八旗的旗人。

了解清史的應該知道,皇太極在位後期,睿親王多爾衮、豫親王多铎憑其戰功崛起,尤其是多爾衮成爲皇太極處理朝政的左膀右臂,而且很多朝臣、八旗子弟的升遷都是多爾衮說了算。皇太極病逝後,年僅6歲的福臨登基,一直到多爾衮去世,福臨做了7年的傀儡皇帝。

而多爾衮則成爲大清實際的掌權人,而多铎在同母胞兄多爾衮的器重下,不僅立下了赫赫戰功,而且代替鄭親王濟爾哈朗成爲大清的第三位輔政叔王,在朝中的地位僅次于多爾衮。

而多铎統領的便是鑲白旗,可以說鑲白旗在多铎的統領之下兵強馬壯。

而年有升雖然只是包衣,但是在跟隨多铎一起打敗李自成農民軍以及南明殘余勢力的過程中,立下了不少戰功,也得到了很多的戰利品。如此一來,年有升及其家族不僅地位上升,而且其家中財物也是越積累越多。

而很快,年氏家族的包衣奴籍也擺脫了。

順治十二年,年有升的兒子年仲隆(也就是年羹堯的祖父,年有升第五子)考三甲第十四名,有了進士的身份,家族便得以擺脫了包衣奴籍的身份。

也就是說到了年羹堯這一輩的時候,其年氏家族早就已經不是包衣奴才了。

02 年仲隆的仕途生涯

年仲隆是在1622年出生,剛出生也就十多天的時間廣甯(年仲隆出生地)便被後金軍(清軍)攻占,年仲隆本人也曾在明軍中擔任過指揮,後來跟隨父親年有升一起歸降大清;並且跟隨滿清一起入關,成爲順天府的學生。

順治十五年,年仲隆離開京城前往安徽和州做知州。

順治十七年,和州知州便由楊繼芳接任。而年仲隆很可能被調往江南做了知府,因爲年仲隆後來被卷入了“江南奏銷案”之中。(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是:年仲隆于順治十七年病逝在任)

江南奏銷案其實說白了,跟雍正初年雍正下旨徹查江蘇積欠賦稅錢糧的是一樣的。其實就是地方豪紳跟官府一起,隱瞞、混淆以及拖欠錢糧。此案牽扯到了蘇州、常州等四府,而負責查清此案的是開國功臣瓜爾佳.費英東的侄兒瓜爾佳.鳌拜,後來位居“四大輔政大臣”之位。

鳌拜的手段很簡單直接:

“不分欠數多寡,在籍紳衿按名革職”

而當時的江甯巡撫朱國治卻先後制造了“哭廟案”與“奏銷案”(就是《康熙王朝》中被吳三桂斬首祭旗的朱國治,而曆史上真實的朱國治確實是死于吳三桂之手,只是朱國治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酷吏):

了解清史的應該知道大清是滿人建立的天下,所以在滿清初期甚至是縱觀整個大清,會出現明朝遺民反抗大清的事情。順治十六年,明室的遺民暗中與鄭成功聯系,希望能夠幫助鄭成功“反清複明”。

金壇縣的縣令任體坤便向朝廷上奏:金壇士民想要造反,溧陽的撫臣相信了任體坤的話。巧合的是,七月二十四日鄭成功在鎮江、瓜州敗給了清軍,乘船回到了台灣。

一切好像都順理成章,有了切切實實的“證據”。清廷便下旨以“通海”的罪名追查,哪些人與鄭成功私下裏有聯系。此案牽連甚廣,官員與士紳、儒生等之間互相構陷,順治帝命朱國治等人審理此案,朱國治是一個酷吏,除了周生等十多位儒生被放回,其余的全部入獄。

這便是,滿清初期“江南三大案”之一的“通海案”。

那什麽又是“哭廟案”呢?

從順治十七年開始,蘇州吳縣縣令任維初逼著百姓們交賦稅,爲此還杖斃了一人;而任維初自己則是中飽私囊,這讓吳縣的百姓是苦不堪言,吳縣的秀才們雖然同情當地的百姓,但是他們又無能爲力,所以便寫了“揭帖”到哭靈場,將縣令的所作所爲都揭露了出來。以金聖歎爲首的秀才,則是將矛頭直接指向了包庇任維初的江甯巡撫朱國治。

《哭廟文》:“順治十八年二月初四,江南生員爲吳充任維初,膽大包天,....不料竟出衣冠禽獸,如任維初之輩,生員愧色,宗師無光,遂往文廟以哭之……”。

而金聖歎等人哭廟時,恰好順治帝病逝,而且順治帝病逝的哀诏已經到了蘇州。所以朱國治便以“秀才們此舉冒犯了順治帝,爲大不敬”的罪名,將他們全都抓了起來,金聖歎被處斬。

江南三大案:哭廟案、奏銷案與通海案,在朝中引起了很多朝臣的不滿。

而朱國治也得到了自己應有的懲罰,而被革職。代替朱國治爲江甯巡撫的是韓世琦,韓世琦上任後不久,便直接彈劾了年仲隆,理由是:

“屢催錢糧未報,無法完冊,難辭其咎”

年仲隆之所以如此,也有自己的爲難之處。但是韓世琦作爲江甯巡撫,是年仲隆的上司,年仲隆即便是再“委屈”也不能說什麽,所以此時年仲隆的日子並不好過。

而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朱國治還是韓世琦全部都是出身“漢八旗”。雖都是出身“漢八旗”但二人也不太相同:朱國是是在遼甯撫順出生的,在後來跟隨滿清一起入關,所以屬于正黃旗;而韓世琦的祖籍是山西蒲州,只能加入正紅旗。

從順治朝末年開始,一直到康熙朝出面,因爲康熙年幼的緣故,一直都是輔政大臣處理朝政。而兩黃旗(鑲黃旗與正黃旗)向來是皇帝親掌,因爲康熙帝年幼,皇權衰弱,正黃旗也有萎靡的趨向。

朱國治雖然屬于正黃旗,但是在康熙元年被革職;

一直到康熙十年才補任雲南巡撫,結果被吳三桂給殺了。

而韓世琦所在的正紅旗,一直是由大清第一王族——代善家族掌管,越來越兵強馬壯;韓世琦雖官聲不好,但照樣風生水起。

雖然年仲隆的日子並不好過,但好在仕途並未受到多大的影響;而且讓年仲隆高興的是,兒子年遐齡在康熙三年,被提拔爲了“筆帖式”。

深得信任的筆帖式

大清是滿人建立的天下,但大清並非只有滿人,還有蒙古人、漢人等,所以便有滿蒙漢等多種文字。爲了能夠並用這些文字,便設置了筆帖式這一職位,來專門翻譯、抄寫滿漢文。筆帖式的職位一般都不高,七品到九品,當然若是其中的佼佼者能夠做到六品甚至是五品。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些人的職位等級不高,但是因爲接觸都是朝廷所需要的重要、不得隨意外傳的文件,所以只要是做筆帖式的人,朝廷都會對其出身及其背景都做好調查。然後培訓合格以後才可以正式出任“筆帖式”,其實“筆帖式”是很多人平步青雲的一個跳板,尤其是滿勳貴族出身的筆帖式,比如赫舍裏.索尼,不僅位極人臣,還成爲四大輔政大臣之首,其孫女更是成爲康熙的第一任皇後。

只要是位居筆帖式,便意味著兩點:

第一,朝廷對其家族是信任有加的;

第二,年遐齡的能力突出,得到了認可,未來的平步青雲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這年年遐齡22歲,便能位居筆帖式,對于年仲隆而言是一件很不錯的喜事。果然如此:

年遐齡以筆帖式的身份被授予兵部主事,後做到了刑部郎中的位置上;

康熙二十二年,被授予河南道禦史一職,沒多久便被授予內閣侍講學士一職;

康熙二十九年,被提拔爲內閣學士;

康熙三十一年,工部左侍郎;這年十月,被授予湖廣巡撫。

在清朝,巡撫已經是封疆大吏的位置,能位居于此,年遐齡確實比自己的父親要強很多。也正因爲如此,年氏家族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

在此期間,年遐齡先後生下五子兩女,而且年遐齡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平步青雲。年希堯作爲家中嫡長子,年遐齡自然是給予厚望,而年希堯也是按照父親的期望,由筆帖式被授予雲南景東府同知一職,康熙五十二年任廣東按察使,康熙五十五年任安徽布政使。

布政使在清朝屬于從二品官職,年希堯用了20年的時間做到了布政使的位置上;不過年希堯雖爲家中長子、博學多才,但是年希堯的心思並不在爲官上,而是喜歡研究數學、美術以及醫學,更何況康熙五十九年受鳳陽知府蔣國正一案的牽連而被革職。

所以年遐齡便不得不將希望轉移到二兒子年羹堯,以及已經嫁給雍親王胤禛爲側福晉的女兒年氏身上,而年羹堯與側福晉年氏確實沒有讓父親失望。

年羹堯成爲權臣納蘭明珠的孫女婿

年羹堯是康熙三十八年的舉人,康熙三十九年參加了殿試,開中三甲218名。康熙下令“凡是參加殿試的,只要是大臣的子弟,全部位列三甲”,就這樣年羹堯同張廷玉等人一起被選爲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習,而這一年年羹堯只有22歲。

可以說此時的年羹堯是名副其實的年少得志,值得一提的是年羹堯雖然後來成爲戰功赫赫的年大將軍,但是他其實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武將,而是熟讀經史,寫的文章非常不錯;而且傾心于程朱理學以及陽明心學。

在年羹堯入仕途的這幾年,年氏家族已經在朝中頗有地位:

年遐齡位居巡撫

年希堯也已經入仕

而年羹堯年僅22歲便已經進入翰林院,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青年才俊。如此年羹堯便被曾經的權臣納蘭明珠(曾經與索額圖黨爭的明相)看中,納蘭明珠便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年羹堯。

由于文章篇幅比較長,所以分爲上下兩篇,上篇講得是年氏家族在元朝、明朝時在朝爲官者,以及年氏家族如何成爲滿洲八旗的包衣,又是如何擺脫包衣奴籍身份的。另外便是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祖父年仲隆以及曾祖父年有升的仕途生涯,讓年氏家族的地位越來越高。

而年羹堯也在家族地位不斷提升的同時,入仕,不僅入翰林做作了庶吉士,而且還被權臣納蘭明珠看中,成爲明珠的孫女婿。

那麽下篇便是講解:年羹堯在葉赫那拉氏家族的幫襯下,在自己的文武全才下,如何平步青雲?又如何擁護四阿哥胤禛成爲皇帝的呢?

8 阅读: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