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結束訪華不到10天,中方赴美交底,風向變了,布林肯有事相求

3號環球眼 2024-04-18 10:49:00

4月16日,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在美國華盛頓出席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期間,與美國財政部副部長尚博共同主持召開中美經濟工作組第四次會議。雙方圍繞落實牽頭人重要共識,就全球及中美宏觀經濟形勢和平衡增長、下步溝通安排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務實、建設性的溝通。中方就美對華經貿限制措施表達了關切,並就産能問題作出進一步回應。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交流。

中國經濟工作組訪美

會後,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會見了中方代表團一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向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在美國總統拜登的指示下,她專注于與中國“加強溝通”。耶倫稱:“通過迄今爲止的討論,美中兩國在共同關心的領域取得了進展。這包括努力維護金融穩定、打擊洗錢和應對氣候變化,包括通過氣候融資。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我們必須在這些領域發揮領導作用,以造福我們的人民和世界。”

同時,耶倫還聲稱,在本月訪問中國期間,與中方官員就中國的産業政策做法以及産能過剩可能給全球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了坦誠的討論。耶倫還強調,美方仍然相信,解決産能過剩和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可以幫助中國自身的經濟。事實上,中國多部門此前已就産能過剩問題作出回應。

中國經濟工作組訪美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甯曾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判斷産能是否過剩,要從全球市場需求和未來發展潛力來看,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態。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將産能等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泛安全化違背經濟規律,不利于本國産業,也不利于世界經濟穩定發展。中方認爲各方都應堅持公平競爭,開放合作的市場經濟基本准則,根據世貿組織規則,妥善處理經貿合作中的矛盾分歧,共同維護全球産供鏈的穩定。

4月初,耶倫對中國進行了長達6天的訪問。在訪華期間,中美雙方進行多次面對面交流,達成了一些重要共識,但還是出現了部分分歧,耶倫多次炒作所謂的産能過剩問題。廖岷此前回應表示,中方對産能問題高度重視,在與耶倫財長的各層級會見會談中均對此作出充分、理性的回應。中方認爲:一是應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秉持市場經濟原則和價值規律看待産能問題;二是應結合全球分工和國際市場情況分析産能問題;三是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無助于解決産能問題。

耶倫訪華

中方認爲,在新能源産業技術進步推動全球産供鏈深度調整大背景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會面臨産業轉型和勞動力結構調整的挑戰,我們應客觀看待這一現象,作出務實理性的政策選擇。中方注意到美國及其他相關方的關切,願與各方加強溝通協調,在堅持市場化原則的基礎上,理性看待和妥善處理分歧。雙方將在工作組層面繼續就此保持溝通。

如今,就在耶倫訪華後不到10天,中方就派出接頭組回訪美國,體現出了中國的誠意。就在不久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將訪華,預計會向中國方面提出“美國擔憂的問題”。自去年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以來,中美關系改善確實取得一些進展,這符合兩國和世界人民的利益和願望。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美方的對華錯誤認知仍在延續,所做的承諾並沒有真正兌現。打壓中國的手段不斷花樣翻新,單邊制裁的清單不斷延長,欲加之罪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中美關系

事實上,美國面對的挑戰在自身,而不在中國。如果美方願意開展互利合作,共享中國發展的紅利,中方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如果美方執意打壓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剝奪中國的正當發展權利,我們也不會坐視不管。

0 阅读:229
评论列表
  • 2024-04-18 13:01

    要來就來,要打壓就打壓,把中國成爲家常便飯的打壓,真是的!

3號環球眼

簡介:國際時事熱點,局勢播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