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戲曲之花飄滿校園讓傳統之風浸潤童心——2024年沈陽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啓動

沈陽晚報 2024-04-28 14:05:39

爲了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青少年戲曲文化素養和藝術審美水平,促進戲曲藝術在校園的傳播和發展,4月26日,由中共沈陽市委宣傳部、沈陽市教育局、沈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主辦,中共沈北新區委宣傳部、沈北新區教育局、沈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承辦的“梨韻潤書香 國粹共傳承”2024年沈陽市“戲曲進校園”活動正式啓動。現場,上台表演的學生個個有模有樣,無不展現了國粹的藝術魅力。

掌聲不斷 戲曲節目讓人耳目一新

活動由沈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帶來的京胡協奏曲《迎春》開場。此樂曲以京胡爲主奏樂器,曲調歡快新穎、明快跳躍,表現出了春回大地、百鳥爭鳴、萬象更新的景象。《紅色娘子軍》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此次由沈北新區新城子街第二小學學生表演的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選段讓人耳目一新,贏得現場不少觀衆點贊。同樣講述了女英雄故事、集合了《紅娘》和《穆桂英挂帥·捧印》的京劇聯唱《松韻戲曲風采》,在蘇家屯區雪松路小學學生的演繹下更顯活力。

另外,由南京一校沈北分校帶來的京劇現代戲聯唱《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窮人孩子早當家》《接過紅旗肩上扛》,由沈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帶來的京劇《四郎探母·坐宮》《赤桑鎮》選段,由遼甯省實驗學校陽光小學、遼甯省實驗學校赤山校區帶來的京劇《霸王別姬》選段,由文藝二校沈北分校帶來的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以及由京劇沈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帶來的《泗州城》輪番登台,現場觀衆連連叫好,掌聲不斷。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本場演出唯一一部評劇作品,由沈陽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受聘教師尹敬紅領銜、鐵西區重工街第一小學出演的評劇《花爲媒——報花名》選段,將整場活動推向了高潮,很多觀衆因該節目燃起了對戲曲的熱情。

演出到位 孩子們立志做戲曲傳承人

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選段的表演者之一、文藝二校沈北分校的學生孟思齊爲此次演出苦練多日,她笑言,雖然過程辛苦,但是收獲頗多,“這次演出經曆讓我對京劇有了濃厚的興趣,我開始了解關于京劇的曆史文化、經典唱段和表演技巧,也期待以後有更多登台表演京劇的機會。”同樣是興趣使然,南京一校沈北分校的安曉棋和沈北新區新城子街第二小學的韓藝宣在參演了節目後紛紛表示,回到學校要努力學習戲曲,長大以後做一名戲曲傳承人。

看完整場演出,沈陽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受聘教師、沈陽評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劉亞斌贊歎不已,“孩子們的表演生動形象,無論是台詞、動作還是唱法都很到位,可見戲曲課程在學校已經普及開來。”作爲此次評劇《花爲媒——報花名》選段的表演者、沈陽市“戲曲進校園”活動受聘教師、沈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教師,尹敬紅認爲,通過此次活動可以讓孩子們從小了解戲曲、感受經典,在稚嫩卻富有激情的表演中接過傳承的接力棒,“戲曲藝術需要傳承,讓孩子們從小近距離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他們藝術審美和綜合素養的提高都有幫助。”

培養興趣 讓學生從小感受戲曲藝術魅力

近年來,沈陽市堅持以立德樹人爲根本任務,紮實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全市共建61所試點學校,兩百余個戲曲社團。2023年,沈陽市委宣傳部同沈陽市教育局開展首批“戲曲進校園”特色校遴選工作,遴選出和平區南京街第十小學等21所學校爲特色校,形成戲曲教育教學工作示範典型,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帶動全市學校戲曲文化建設,爲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新突破提供了有力支撐。

下一步,沈陽市將通過深化校園戲曲社團建設、推進戲曲名家進校園、組織校園戲曲展演、舉辦校園戲曲知識講座等活動,爲校園戲曲群體和個人提供學習交流平台,向學生戲曲愛好者傳授戲曲藝術精粹,推動校園戲曲興趣養成;挖掘新人新作,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戲曲藝術知識,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打造校園戲曲藝術傳承基地,讓廣大青少年學生在感受戲曲藝術的過程中提高審美和人文素養;堅定文化自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爲推動沈陽文化繁榮興盛貢獻力量。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懷烨

攝影記者 單興卓

編輯 李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