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外蒙古不治沙?美國專家認爲:植樹治沙弊大于利,是真是假?

淵澤之觀 2024-04-26 16:59:41

來源:中國知網 原創稿

植被作爲食物鏈的最低端,它們是維持整個自然界生態平衡的物質基礎。爲此,我們普遍認爲保護自然的方式之一就是退耕還林還草。

對于沙漠地區,我們處理生態問題常用方式也是植樹。

然而,對于外蒙古的沙漠問題,美國專家卻說,用植樹治沙弊大于利,這又要從何說起呢?

在2024年的3月份,在我國的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有韓國朝鮮等國家的部分地區,都遭遇了一場10年不遇的強沙塵天氣。

而這次強沙塵天氣出現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與我國接壤的蒙古國的沙漠問題。

蒙古國的沙漠問題,主要是因爲兩個方面。

首先是地理問題。

從地理位置上來講,蒙古國西南方是阿爾泰山脈、東南面是大興安嶺、北面是杭愛山脈。

這使得蒙古國的四周都被高聳的山脈給擋住了氣流的運動。繼而導致他們國家最高的年降水量也只有400毫米。

從人爲因素讓講,對于相對貧窮的蒙古國來說,畜牧業是他們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主營業務,對于國土面積本來就不大的蒙古國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因爲大量的放牧,導致他們的草原植被受到了嚴重地傷害。

而他們的牧民也完全沒有保護生態的意識,在冬天,他們喜歡用火點燃草原上的枯草,因爲在他們看來,將草原上的枯草給燒盡,來年會長得更加旺盛。

更嚴重的是,蒙古國一直都沒有對國內的放牧作出一個合理的規劃,這又給當地的生態造成了不可恢複的傷害。

另外,蒙古國雖然貧窮,但是礦産資源比較豐富,爲了增加國家的收入,他們大量的開采國內現有的礦産資源。

長此以來,只是顧著不斷開采而並不注意修複,這使得蒙古國的土地荒漠化愈發地嚴重。

據統計,蒙古國境內70%以上的土地,都面臨著沙漠化的威脅。

對于這種嚴峻的問題,蒙古國從1996年就提出了自己國家關于沙漠治理的方案,方案裏面他們預計在2030年左右實現蒙古國的土地荒漠問題減少到10%以上。

而現實是,蒙古國也確實在這方面努力了,他們花費了自己大量的預算和國際救援資金,種植了7萬多公頃的防護林。可是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情況還越來越嚴重了。

對此,美國專家就站出來說,植樹治沙弊大于利。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大量在沙漠種樹會導致本來就水資源匮乏的沙漠,水分都被植物吸收。而在大量的種植外來的樹種會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還有在幹旱的沙漠大量種樹極易引發火災最後得不償失。

然而這樣的說法雖看著挺合理,但在中國治沙的成果上來說,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其實在我國的西北地區,有一大片的沙漠是與蒙古國的沙漠連在一起的。與蒙古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國卻在沙漠治理的領域取得了傲人的成績。

在建國初期,我國就已經開始重視沙漠問題,並提出了一個五年計劃,並合理的規劃放牧。對于蒙古地區的沙漠問題,我國政府實施了“禁牧休牧以及輪牧”的政策。

並且還鼓勵當地的村民種植沙柳、甘草等耐旱型的植物。

另外,還綜合開發利用了沙漠的資源。將擁有強大固沙能力的黃河水裏的泥去填補沙漠土地的裂縫。

同時,這還爲植被的生長提供了沃土。當地人還建立了生態圍堤和淤地大壩,有效地阻止了黃沙的入河。

爲了治沙,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帶著自己的家人來到沙漠奉獻著自己的畢生精力。

經過多年的摸索研究,中國還發明一種草方格固沙法。

具體的操作就是用鐵鍁將幹草給深深地紮進沙子裏面,並且讓它們形成一個個一立方的方格。

形成的這個方格即可以起到固定沙丘的作用又能夠收集沙漠當中稀有的水資源。獲得的成就裏面,最爲矚目的當屬毛烏素沙漠。

毛烏素沙漠位于陝西,是甘肅與蒙古的交界。本來這裏的生態還是不錯的,可是由于長期的戰亂跟過度放牧,從唐朝就已經開始荒漠化了,到了民國時期,這裏已經有4.4萬平方公裏的沙漠。

這個面積已經比海南省跟台灣省都大了。可以說情況還是比較嚴峻的。而經過我國長達70年的科學治沙。我國在毛烏素沙漠已經種植了2700多萬棵樹。

現在毛烏素沙漠的綠化率已經超過了80%,森林的覆蓋率則超過了30%。當然,隨之而來的還有當地土壤的改善。

到目前爲止,我國已經成功植樹造林78.7萬平方公裏。這個規模已經相當于7個韓國、3個英國、2個日本的面積了。

對于中國治理沙漠取得的成就蒙古國也非常羨慕。

蒙古國元首曾經來到我國提到,希望讓蒙古國的專家來到中國的治沙現場實地學習一下治沙經驗。

而蒙古國的沙漠問題,也對我國産生了不同程度的不利影響。

據統計,從2016年到2020年,我們北方地區出現的43次沙塵天氣裏面有23次是起源于國外的。

我國也在從技術上跟資金上,幫助蒙古國防治荒漠化的問題。

沙漠的治理在一個短時間內是看不出效果的,想要看到成效甚至需要幾十上百年的時間。但是這是一個造福四方乃至後世的大工程,相信在中國的幫助下,再經過蒙古國人民的努力,蒙古國防治沙漠的問題一定會取得不錯的成效。

而對于美國專家所說的植樹治沙弊大于利的說辭顯然對于武斷。我國的沙漠防治是建于科學的基礎上的。

美國專家所認爲的植樹治沙會破壞大自然原有的生態。顯然是沒有了解我國防治沙漠的方針。

要知道我國植樹的地方可是那些被沙漠化的土地,而這些土地之前也曾是一片綠洲,我們只是幫助它們恢複本來的樣子。

植樹治沙究竟是利大于弊還弊大于利,相信大自然的反饋會告訴大家答案。

參考資料:

蒙古國防沙治沙項目實施基本思路——中國林業産業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gPw7xOyBVLFirTYvDDbi-VVj_SXxY7a3pRT7crkX5UDEaK8LfUf_qEW0omk63AFYE2F9T53a7Ux2iHRipO1PNpyfeGYsGI3mDS_g8ZvulxfIP19Re1KTyT3ePKJiedDK1st0nUtufg4=&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雙排高立式尼龍網阻沙障與草方格固沙障的優化配置及防沙效益——水土保持學報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gPw7xOyBVLGPKow7-pcigusu7hL-4EW9Ggq032Om4WyutBWe6oROam0aCTwuNuBoCp7jg8USzXJp60MTAN5B3JZ83Im8jti2s5H8mDk_VYCn5V9JZA_Zn7iOCKSAXffdNfIns5NEGs28GsbGN5pvfA==&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