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6G技術大會|人形機器人與6G結合:一個顛覆性的未來正在展開

C114通信網 2024-04-22 22:26:57

以“創新預見6G未來(Better Together, Better Future)”爲主題的2024全球6G技術大會近日在南京隆重舉行。在期間的“未來業務與應用猜想”分論壇上,來自産業界和權威行業組織的多位技術領軍人物針對“6G與人形機器人”這一議題展開了一場深入的圓桌討論。

在3G和4G時代創造了前所未有蓬勃發展的移動互聯網生態之後,面向5G以及未來的6G技術,整個産業界對終端形態和未來應用的想象力似乎陷入了困境。人形機器人則是其中最具潛力的一個技術方向,它不僅代表著一種新型的、具有顛覆性和變革性的終端形態,也有望成爲最能充分利用更先進的移動通信技術(包括5G及6G)的應用場景。

針對人形機器人的具體定義、所需的技術支持、未來提供服務的場景、面臨的潛在風險以及監管制度和倫理道德方面的思考,與會的多位專家給出了詳盡而深刻的見解,也使我們對這一充滿前景的未來新生態有了更豐富的想象空間。

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爲“6G最重要的一個承載體”

達闼公司從2015年就開始進行雲端智能機器人研發,並計劃用十年的時間推出家庭保姆機器人。達闼機器人公司董事長兼CEO黃曉慶談到,“雲端智能機器人”這一概念從最初提出之時贊成者不多到如今基本成爲行業一致觀點,這當中伴隨著大數據模型訓練的成熟和生成式AI的成功落地。“大模型需要數據,而人形機器人所需要的人類行爲數據是無窮無盡的。”他認爲,人形機器人是一個多模態的計算機,並具有所有計算機的共同的特點——通用,未來將會逐漸取代專用設備,並且人形機器人的工作場景是3D環境,其背後的生成式技術則爲元宇宙,如果這樣一套系統運作起來,所需的帶寬將是非常巨大的,移動通信將在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人類作爲碳基生命誕生之後,人形機器人有望在未來成爲搭載智能與智慧的硅基生命體——這是上海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江磊在圓桌討論中提出的一個觀點,“從長期開發來看,人形機器人是人類用我們的科學、技術再造的一次具有智能的生命體,它可能是我們現在暢想未來的硅基生命體形態。”他認爲,人形機器人現在還處于非常初期的階段,未來的應用場景充滿想象空間。“隨著全世界開始關注人形機器人技術,當前到未來,人人都可以投身到智能裝備、智能信息體,它將是未來6G最重要的一個承載體。”

GSMA大中華區技術總經理劉鴻一方面肯定了機器人采取“雲端智能”這一發展路徑的做法,另一方面則強調了人形機器人未來“需要有更多的觸覺感知來實現更多更具創造性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劉鴻認爲,“現在的大模型已經實現了‘讀萬卷書’的過程,而且把書讀薄了,整個世界的知識集中到幾句參數模型裏面,然後大模型又把書重新讀厚,可以做一些聯想,做一些推理、創造。但大模型尚且沒有做的一件事是‘行萬裏路’,也就是重新以人的視角行萬裏路才可以真正理解世界(形成人類視角的3D世界模型),只有它擁有了和我們人類相同的對世界的理解和認知,才能真正實現所謂的通用人工智能願景。”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連文昭從研究層面進一步介紹了目前人形機器人公司所做的研發,一方面是運動能力,另一方面是感知決策,還有一方面則是交互。他指出,“這兩年由于大模型的突破,各方面圍繞人形機器人屬性的確取得了一些進展。很多公司包括研究院所正在大力做這件事情,希望可以做成大一統,做成很好的人形機器人。可以說現在是一個比較興奮的時間節點,終于看到對人的所有方方面面的要求,映射到機器人的實體上。”

當人形機器人與6G結合 會帶來哪些全新可能性?

作爲全球性的6G技術研討盛會,與會嘉賓也都談到了關于6G技術與人形機器人結合所帶來的全新可能性的思考。業界一致認爲,眼下我們用AI、人形機器人往往是插到已有的框架中,並沒有改變現在的生産、生活的範式,只是提高了現有生産、生活的效率,當6G與人形機器人結合,利用全新的更先進的網絡能力特性,産業界希望能有新的設計和應用出現。

“就像任何一次工業革命一樣,人形機器人會徹底改變我們人類的生活。”黃曉慶在從事人形機器人研究之前,曾長期投身于移動通信行業。從通信技術發展的角度出發,他認爲,現在所有經濟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計算機和通信,而未來人形機器人將成爲對所有的智能設備一個替代。在黃曉慶看來,到6G時代,電信運營商提供的服務絕不僅止于一條“管道”,而應該是利用網絡的衆多節點同時爲用戶提供包括AI和計算在內的更豐富的服務。

因此,在制定6G標准的時候,需要提前“考慮到人形機器人的需求,把一些核心的網元用來支持人形機器人,將支持人形機器人變成6G標准的一部分。通信服務的網元和服務之間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他表示,“現在在人形機器人應用領域相當于在2005年、2006年考慮智能手機,我們需要在6G標准制定之前就從頭想清楚,我們還有好幾年的時間提前多做優化。”

連文昭指出,傳統的機器人在實現通用性、泛化性、可靠性以及速度效率方面難以實現完全的平衡,往往會犧牲一方面換取其他方面的性能,例如犧牲通用性換取可靠性和效率性。但“現在AI可以帶來在不犧牲任何性能的情況下,達到高達99.99%的可靠性,同時提高泛化性。這樣將會改變一個範式,未來對人才的定義會發生一個質的改變,一些基于訓練、大規模經驗沉澱下來的東西,可能不再成爲一個核心的壁壘。”

“保姆機器人的確是一個有著比較迫切需求的領域,但同時人形機器人也需要在其他一些領域進行嘗試。”劉鴻分析道,在一些垂直行業的領域裏面,無論是手術機器人,還是巡邏機器人等很多用到靈巧手部或者需要雙眼3D建模能力的場景,都將成爲人形機器人未來的發展領域。劉鴻介紹說,在今年年初的MWC24巴塞羅那活動上,GSMA聯合中國移動等公司共同發布了《6G終端願景白皮書》,其中提出“人形機器人觸覺是非常重要的未來技術方向。如果人形機器人無法實現觸覺感知的話,那麽未來可能應用的領域就會受限。同時觸覺本身需要大量的傳輸,將消耗巨大的流量,這既有可能在內部總線傳輸,也有可能傳到雲端。”

此外,江磊從6G賦能人形機器人的角度談到,希望未來6G可以徹底改變現在人形機器人研發模式。一方面現在人形機器人研發當中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就是總線,用什麽樣的技術驅動和控制機器人體內成千上萬的元件和神經,對此黃曉慶提出“移動通信技術可以在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同時,江磊認爲,未來將是一個真正的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時代,將需要“把我們的思維智能化、思維數字化,然後人類的思維可以存現在數字的元宇宙上,通過元宇宙連接衆多數字空間,再通過人形機器人可以反作用到整個物理世界上來。所以6G在我看來應該是未來萬物智能世界的真正使能技術,我們應該打造這樣一個根技術。”C114通信網 嶽明

0 阅读:25

C114通信網

簡介:通信業門戶,全面報道國內外運營商、設備商及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