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的興衰榮辱:格魯吉亞與阿布哈茲的恩怨糾葛,棋子談何自強?

燃竹君 2024-05-13 15:09:04

格魯吉亞,這個名字或許對大家並不陌生,畢竟在2008年的俄格沖突,至今讓人記憶猶新。

如今,格魯吉亞與俄國之間存在著兩個尤爲棘手的難題: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

這兩個地區分別位于格魯吉亞,與俄國在北部接壤的左右兩側,曾經被俄國統治,對俄國有種莫名的感情。

正是這種藕斷絲連的情感聯系,使得俄國在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問題上擁有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然而,今天我們先不深入探討大家都知道的南奧塞梯,先說說被曆史埋沒的阿布哈茲,當然如果聊阿布哈茲,還得跟格魯吉亞曆史上的部分王朝綁定。

1.阿布哈茲,不容易的崛起

阿布哈茲坐落于黑海的東部,位于格魯吉亞與黑海交界的西北角。

這片土地,在古羅馬時代,便有一大批原住民繁衍生息,然而他們並未擰成一股繩,形成統一的力量核心。

大約公元前一世紀,黑海南岸的本都王朝嶄露頭角,他們沿著黑海海岸線向北發展,逐步將阿布哈茲和格魯吉亞統一納入旗下,圍繞黑海構建了一個強盛的帝國,其地圖輪廓堪比一個縮小版的羅馬帝國。

當時的古羅馬雖然強盛,但由于正處于共和時代向帝國時代的過渡階段,暫時無法向黑海東岸擴展勢力。

不論是凱撒大帝的時代,還是屋大維的奧古斯都時代,都因內部紛爭而自顧不暇,這使得本都王朝的國祚,在阿布哈茲統治超過100年的時間。

即便這樣,本都王朝也被羅馬帝國偶爾伸過來的鐵拳砸得不輕。

然而,隨著羅馬帝國內部的紛爭逐漸平息,他們終于有了再次擴張的機會,公元62年,本都王朝終被羅馬帝國所滅。

在本都王朝覆滅之前,阿布哈茲地區,實際上又獨立了出來,被一些部落占領。

羅馬統治的統治區域,主要集中在格魯吉亞,阿布哈茲只占了東部一角。

關于羅馬帝國的擴張,大家都懂,統治中心外圍地區,統治一般都不能維持太久。

高加索地區,算是外圍的外圍,已接近羅馬帝國擴張的極限,同時羅馬帝國還需面對安息帝國的挑戰,特別是亞美尼亞宗主權,二者糾纏了幾個世紀。

羅馬帝國的實力衰退後,公元131年,拉基卡王國于今天的格魯吉亞大片區域,建立起來。

2.拉基卡王國的罪與罰

拉基卡王朝的建立,正值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的晚期。

那時羅馬帝國度過了圖拉真的強勢期,逐漸停止了對外的大肆擴張,使得拉基卡王朝得以在相對和平的環境中存續了上百年。

然而,公元224年,薩珊波斯的崛起,又打破了這一平靜。

薩珊波斯繼承了安息帝國的土地,再次向羅馬帝國在高加索地區的統治發起挑戰。

後來羅馬帝國分裂,變成拜占庭帝國跟薩珊波斯之間的較量,雙方不僅在亞美尼亞王朝展開了激烈的較量,還就拉基卡王國的歸屬權進行了爭奪。

拉基卡作爲一個小國,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

最初,它歸附于拜占庭帝國,但拜占庭帝國的橫征暴斂,拉基卡無法忍受,轉而投向了薩珊波斯的懷抱。

當薩珊波斯的軍隊進駐拉基卡的時候,拉卡吉王朝發現薩珊波斯也好不到哪去,又轉而尋求拜占庭帝國的庇護。

拉基卡的反複拉扯,導致了拜占庭帝國與薩珊波斯之間的戰爭,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佩特拉之圍。

雙方激戰三場,最終拉卡吉王朝還是回到了拜占庭帝國的懷抱。

拜占庭帝國的成功,要歸功于當時的拜占庭帝國處于查士丁尼大帝的統治時期,他有意恢複古羅馬時期的輝煌,實行對外擴張戰略。

同時,當時的紮實丁尼大帝麾下的猛將如雲,的確有實力與薩珊波斯一較高下。

在拜占庭帝國的統治下,阿布哈茲在信仰上逐漸與拜占庭帝國同步,融入了拜占庭的文化體系。

3.阿布哈茲與格魯吉亞,若即若離

公元697年,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王朝繞過亞美尼亞,成功統治了格魯吉亞。

雖然後來倭馬亞王朝衰落,但阿布哈茲人已經接近改變信仰,走在與阿拉伯人同步的路上,只是因爲拜占庭帝國還在,處于搖擺之中而已。

話說回來,公元778年,阿布哈茲王朝獨立,選擇歸附于拜占庭帝國。

阿布哈茲王朝強盛的時候,一度統治過格魯吉亞的部分地區,但其領土本就有限,其皇帝仍然采取分封制,將領土一分再分。

公元786年,阿布哈茲王朝雖然在名義上仍是一個統一的小帝國,但實際上已被分割爲三部分。

特別是以如今阿布哈茲地區的首都蘇呼米,形成了一個獨立的蘇呼米公國,幾乎將阿布哈茲王朝,導致阿布哈茲西部大片地區,成爲一塊飛地。

阿布哈茲王朝後來被格魯吉亞王朝所取代,但由于蘇呼米公國的存在,格魯吉亞王朝一直無法徹底統一阿布哈茲。

公元1354年在格魯吉亞成功吞並蘇呼米公國的同時,卻也因其他原因早就丟失了北方領土,其中就包括了今天的南奧塞梯地區。

到了16世紀,奧斯曼帝國的崛起,格魯吉亞王朝不得不與奧斯曼帝國靠近。

盡管格魯吉亞王朝嘗試控制阿布哈茲地區,卻始終無法與之完全融合,阿布哈茲在與格魯吉亞的戰爭中,建立了阿布哈茲公國。

阿布哈茲對格魯吉亞的若即若離狀態,一直持續到俄羅斯帝國向南發展到高加索地區,最後格魯吉亞和阿布哈茲都被沙皇俄國吞並,才告一段落。

4.寫到最後

無論是昔日的本都王朝,還是所謂的拉基卡王朝,它們確切來說,都是根正苗紅的格魯吉亞曆史。

這兩個王朝建立的早期,阿布哈茲一直處于一種遊離狀態,那裏居住著一些各自爲政、自給自足的小部落。

阿布哈茲真正意義上的王朝,是在拉基卡王朝覆滅後形成的,後繼者阿布哈茲王朝雖然統一了格魯吉亞和阿布哈茲。

但由于實行了分封制,阿布哈茲地區與格魯吉亞的關系不僅沒有緩和,反而分化日益加劇。

蘇聯解體後,格魯吉亞試圖占領阿布哈茲地區,但在俄國的支持下,格魯吉亞于1993年戰敗,阿布哈茲因此維持了半獨立的狀態。

格魯吉亞的親西方姿態,使其成爲了西方牽制俄羅斯的一枚棋子,如今的阿布哈茲,又成爲了俄國人牽制格魯吉亞的籌碼。

對于像格魯吉亞這樣的小國而言,面對大國的崛起,確實充滿了無盡的悲哀。

中國有句古話:“遠水解不了近渴。”

西方即便釋放再多的善意,也不如與近鄰俄羅斯搞好關系來得實際,格魯吉亞跟俄國人的曆史,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未來令人堪憂。

無論是今天的烏克蘭,還是未來的格魯吉亞,或許都應該向塞爾維亞學習。

先悶聲發展,強大自身,再逐步解決領土問題,小國只有在經濟發展、國民幸福、軍事力量強大之後,才有資格與對手談判,也許那時還有轉機。

不輕啓戰端,不讓國家陷入危險,維持和平發展的空間,這是對曆史的尊重,也是對國家、民族的尊重。

韬光養晦,謀遠局者,方能長久。

0 阅读:348
评论列表
  • 2024-05-14 00:35

    史達林是世界上殺俄羅斯人最多的人,給格魯吉亞報仇了。[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下一秒_ 永遠゛。 回覆:
    天天就你們這些賬號嗎,翻來覆去就那些話。[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