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的“婉約詞”不輸李清照的“易安體”

情感休憩小屋 2024-03-23 10:14:29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宋:蘇轼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抛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萦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楊花(此處指柳絮)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無人憐惜任憑飄落滿地。它離枝墜地,仔細思量卻發現,看似無情,卻自有它的愁思。嬌柔的柳枝,就像思婦受盡離愁折磨的柔腸,那嫩綠的柳葉,猶如思婦的嬌眼,春困未消,想要睜開卻又閉上。正像那思婦夢中行萬裏,本想追尋情郎的去處,卻又被黃莺啼聲驚醒。

不恨楊花飄飛落盡,恨只恨西園滿地落紅枯萎難再重綴。拂曉一陣風雨後,又去哪裏尋找落紅的蹤迹?早化作一池細碎的浮萍了。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二份已化作了塵土,一份墜入流水。細看來那全不是楊花啊,點點都是離人的眼淚。

蘇轼,北宋著名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蘇轼詩、詞、文、書、畫皆工,是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蘇轼以豪放詞著稱,婉約詞亦不讓他人。詞人明寫楊花,暗抒離別的愁緒。

上阕既寫柳絮飄落的情景,也寫人的情感;作者以柳絮喻人,把柔軟的“柳枝”比作“思婦的柔腸”,把“柳葉”比作“思婦嬌媚的眼睛”。把楊花比喻成離家在外的情郎,柳樹比作在家苦等情郎歸來的美人,形象的表現了離人的愁苦與哀怨。

下阕言情,寫楊花飄落無人憐惜,一場雨過後哪裏去尋它的蹤迹,就好像遠離的親人,音信全無,不知道要去哪裏尋覓。最後一句“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概括和烘托出了全詞的主旨。

這首詞借楊花寫離恨,情思厚重,含蓄深沉,筆法哀婉,情真意切,讓人回味悠長。

蘇轼的豪放詞大氣磅礴,他的婉約詞也讓人有一種蕩氣回腸的感覺,完全不輸李清照的“易安體”,不愧爲宋詞的一座高峰。

0 阅读:8

情感休憩小屋

簡介:喜歡讀書,下棋,爬山,古典文化和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