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擁抱AI的公司和個人都將被淘汰,我們應該爲此焦慮嗎?

王三楂 2024-04-30 12:59:29

建立AI信仰:相信AI是真AI、相信AI是工業革命技術、相信AI將重塑所有業務、相信不擁抱AI的公司和個人都將被淘汰。

看到有人整理的《周鴻祎關于大模型趨勢的100條語錄》其中一條。

這句話引發了我不少思考。

作爲企業家,他們對待AI的態度,無論多麽誇大AI的影響,甚至要建立什麽AI信仰,都不過分。

因爲他們要看的是企業未來十年,幾十年的發展,有危機意識是正常的,居安思危是他們的基本素養。

但我們作爲普通人來說,面對AI的快速發展,卻難免會感到焦慮。

生活焦慮,工作焦慮,容貌焦慮,健康焦慮....平常就仿佛無時無刻就身處在焦慮之中,現在又多了個“AI焦慮”。

似乎不學習AI,不擁抱AI,就會被時代抛棄。

那麽,我們真的應該爲此焦慮嗎?不擁抱AI的公司和個人都將被淘汰嗎?

普通人的AI焦慮

對于AI,公司層面我們不談。

對于普通人來說,天塌下來,只要有工作就行。

而每個人對ai的態度也不盡相同。

有人樂觀,有人擔憂,有好奇,也有漠不關心的。

這裏主要討論下我們對AI的焦慮,畢竟題目是這個...

主要可能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對未來工作的不確定性:AI的快速發展可能會導致一些崗位被機器替代,這讓人們擔心自己的飯碗是否會被端走。

對自身能力的質疑:面對不斷更新叠代的AI技術,人們擔心自己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會被社會淘汰。

對未知的恐懼:AI的強大功能和潛在應用引發了人們對未來社會的擔憂,害怕自己無法適應新的生活方式。

“不擁抱AI就會淘汰”。這話看似很嚇人,實則也挺嚇人...

因爲本來這句話就是爲了嚇唬你的。

試問同樣是技術的變革,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你有焦慮過會被淘汰嗎?

可能也焦慮過,但也沒主動做出什麽改變。

因爲大部分人無非是順其自然,隨著時代發展而自我調整。

所以焦慮不焦慮不重要,重要的還是如何正確的去看待AI。

理性看待技術變革

首先,AI技術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

而且我們要明確AI的本質。

AI是一種工具,而非威脅。就像任何工具一樣,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去使用它。

其次,AI的應用也並非一刀切,不同行業和崗位對AI的需求差異很大。

即使在一些行業,AI可能會替代部分低技能的工作,但同時也可能創造出新的高技能崗位。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認清自身優勢。

人類擁有AI無法比擬的創造力和適應能力,這才是我們在未來競爭中的核心優勢。

這當然都是一些自我安慰的話。

還有說什麽與其焦慮AI,不如主動學習AI。

比如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利用AI,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話沒錯,可還是要先想清楚,爲什麽而用?

一定不是爲了什麽提高競爭力,什麽未來做打算,這些虛無缥缈的目的。

要用就是要對現在,對當下,對此刻,能對自己有幫助的才更可能嘗試或者主動去學習。

如若不然,其實也沒必要去追求新技術,用或不用對你影響不大。

寫在最後

文章寫到最後,突然看到一條新聞,標題是“被AI淘汰的專業,出現了!這一大學宣布:兩個專業取消招生。”

看了下,說的是一個韓國的私立學校,說AI沖擊外語專業,就停招兩個語言專業。

其實是市場決定的,整個大環境都是再走下坡,沒有人學了自然不需要這個專業了。

和被AI淘汰可以說毫無關系,只是新聞標題的一種運用。

但也說明了,借著AI,社會上普遍存在“制造焦慮”或是“販賣焦慮”的情況。

說到底,還是在于你自己怎麽看。

無論AI時代來還是沒來,技術怎麽革新,保持樂觀心態,不斷學習終歸是不會錯的。

共勉。

0 阅读:1
猜你喜歡

王三楂

簡介:以行踐言,以踐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