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初心匠心築夢!非遺傳承人吳柳桃以“侗族琵琶歌”守住民族文化之魂

天眼新聞 2024-04-24 08:40:22

“乃咦當株噢向很呐......叫下堂嗷悶豆哦等喲久啊......”

高山覓流水,琴聲遇知音。近日,在黎平縣四十八侗寨侗族琵琶歌傳習所內,黔東南州侗族琵琶歌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吳柳桃正悉心地爲熱愛琵琶歌的學員開展彈唱教學,教授琵琶歌《丟久不見常相思》等經典曲目,當悠揚的歌聲與清脆的琵琶聲交彙,頓時令現場所有人共同感受了一次震撼心靈的視聽盛宴。

今年30歲的吳柳桃是黎平縣四十八侗寨侗族琵琶歌傳習所負責人,多年來,她始終把弘揚和傳承侗族琵琶歌作爲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在家鄉的熱土上辛勤耕耘民族文化,延續著侗族琵琶歌的文化血脈,在不斷的創新發展中,賦予民族文化新的活力。

小時候,每當行走在家鄉的各個村寨時,無論是在鼓樓下,還是花橋上,吳柳桃都會不經意間聽到彈唱琵琶歌的聲音,還能在午休或者傍晚的茶余飯後看見人們拿出心愛的琵琶,來創作和交流新的琵琶歌作品;一到節假日,她還與母親參與其中,與他們一起學習和創作。久而久之,吳柳桃也成爲了當地彈唱琵琶歌的好苗子。

“‘歌的海洋 舞的故鄉’是大家對我們侗族地區的贊譽,也是我們侗家兒女最引以爲傲的東西。”吳柳桃告訴記者,母親是當地歌師,自己從小就在身邊耳濡目染,對侗族文化、侗族大歌、特別是當地的侗族琵琶歌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每次她踩歌堂的時候都會帶上我,所以我從小的夢想,就是要當一名和媽媽一樣的歌師。”

成長中,吳柳桃時刻關注著侗族琵琶歌的動態,2006年,當她聽聞侗族琵琶歌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後,成爲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唱響侗族琵琶歌的歌師之夢也更爲堅定。

“人這一輩子只要能堅定的辦成一件事,就一定能成就有價值的人生;侗族琵琶歌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守護和傳承,作爲一名侗家兒女,這份初心必須堅守。”吳柳桃堅定地說。

心中有夢,不負韶華。2015年,從廣州一所高校畢業後,吳柳桃不斷研磨技藝,把擅長變成專長,走出家鄉去開拓眼界,2018年至今,通過組建團隊,奔走各地參加比賽,先後獲得了2018年黔東南民族文化生態試驗區黎平縣第三屆琵琶歌邀請賽優秀獎、2019年中國成都第七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節第二名、2021年黎平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媒體宣傳評選大賽第一名等榮譽。

“夢想之舟,已渡半程星海”。曆經各大賽事的磨煉,聲名漸顯的吳柳桃爲了更好的傳承、推廣侗族琵琶歌,2020年5月,她創辦了黎平縣四十八侗寨侗族琵琶歌傳習所,精心編制《教你唱侗族琵琶歌》一書,開設培訓班,爲侗族琵琶歌愛好者們講解、教授侗族琵琶的結構、曆史淵源、彈奏指法、彈唱等,目前已累計培訓學員達600余人次;2021年,該傳習所被評爲“黔東南州侗族琵琶歌培訓第二基地”。

“吳老師雖然很年輕,但她的文化和教學水平很高,在教授我們的時候善于營造融入式教學氛圍,讓大家的學習效率倍增,每一堂課都能使大家收獲滿滿。”學員吳再香說。

目前,盡管傳習所傳播侗族琵琶歌的發展勢頭良好,但場所內硬件設施仍較爲匮乏,且教室不足一百平方米,加上琵琶歌受衆面較小,推廣起來還是很有難度。

“智慧之路多曲折,然良策總比險阻繁。”爲解決困難提高推廣面,吳柳桃充分利用快手和抖音等自媒體平台,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開創傳播侗族文化的新路徑,並利用自身影響力爲尚重鎮的紅色旅遊和禁毒工作作出自己的貢獻。

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怎樣才能永久地傳承下去?

吳柳桃思忖,除了傳習所和自媒體平台,還必須要讓非遺文化進校園,讓孩子們從小就學習,耳濡目染。于是,吳柳桃作爲黎平縣中等職業學校侗族大歌與蘆笙社團侗族琵琶歌授課教師,開始到黎平縣各個學校開展非遺文化進課堂活動,讓非遺文化瑰寶走進當地校園生活;除此,還爲各大高校到黎平縣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侗族琵琶歌開展研學交流進行授課,實現了更全面的傳播侗族文化和侗族琵琶歌傳承效果。

截至目前,她通過新媒體力量已實現線上教學2500余人次,收獲粉絲和侗族琵琶歌愛好者5.4萬余人,在抖音發布編制禁毒歌曲(侗歌)12首,收獲點擊量1.3萬次,也因此受聘爲尚重鎮馬踢井紅色旅遊形象大使、尚重鎮禁毒宣傳大使等榮譽稱號。

從幼時學歌,到出師入堂對歌、登台比賽,再到現在教歌、傳歌,如今,侗族琵琶歌已經成了吳柳桃生命中的一部分,她說,“傳承與保護同等重要,只要有人想學,只要有人熱愛,無論男女老少,我都認真教,讓他們都能成爲傳承和發揚侗族琵琶歌的使者,守住自己民族文化的根。”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石含開

通訊員 王芳芳

編輯 蔣鴻琪

二審 淩忠雲

三審 沈安永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