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殺不管埋?”車企拒絕回收電池,新能源換種方式汙染環境?

玩車情報局 2024-03-25 21:34:56

近日,“20萬噸退役電池大量流入黑市”話題登上熱搜,很多人都開始關心起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汙染問題。

研究顯示,一個重20克的智能手機電池,據悉可以汙染1平方公裏的土地50年。而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之中含有大量的汙染物,一旦未經處理,將會對農田、耕地、飲用水帶來大面積的汙染。

動力電池的正負極之中,存在鎳、钴、錳等重金屬,其中,鎳被認爲是一種對環境影響較大的金屬,它能對廢水、廢氣、土壤等環境産生較強的汙染作用。

而電解質之中,含有六氟磷酸锂在空氣環境中容易水解産生五氟化磷、氟化氫等有害物質。全國汽車流通管理信息系統統計預估,到2025年,我國實際報廢汽車數量將達到1500萬~2000萬輛,2025年我國動力電池退役量將超過60GWh。

那麽這些動力電池該怎麽回收,又該誰去回收呢?

其實啊,工信部在2018年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汽車生産企業應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的主體責任。也就是說,誰賣的車,誰就應該回收動力電池,但是事與願違,新能源車企往往都不願意去做動力電池的回收。

究其原因還是因爲太麻煩還不賺錢,新能源電池回收再利用的技術難度很大,涉及到電池拆解、清洗、幹燥等多個環節,想要在符合環保標准的前提下,完成新能源動力電池的回收,其投入是非常大的,而且不達到一定的規模很難盈利,對于車企來說,屬于出力不討好,還不如多賣幾款車劃算。

那麽這些退役電池流到哪裏去了?答案是大部分都去了小作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有超過75%的退役電池,被沒有回收資質的小作坊消化,這就意味著,規範化的回收率,還不到25%。

小作坊對于這些報廢的電池,同樣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再利用,比如說改爲充電寶、電瓶車的電池、或者儲能站的電池,因爲這些電池的容量雖然衰減到了新能源汽車不能使用了,但是在其他對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設備上還是可以勝任的。但是這種電池如果不經過嚴格的檢測,安全性存疑。消防部門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海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1020起,其中多數都是由改裝、非標的電池引發。

另外一種就是拆解回收貴金屬,像動力電池裏面的锂、錳、鎳都可以回收再利用,但是在拆解的過程中,會出現大量的汙染物,比如說電解質,這些汙染物到底有沒有被妥善處理是一個問號,而指望小作坊在電池回收過程中,完全符合有關規定,幾乎是一種奢望。

更可怕的是,隨著這幾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井噴,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超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正在快速增長,業界預計,到2030年,動力電池退役量或將增長至350萬噸。這麽龐大數量的退役動力電池,能不能妥善處理是很多人揪心的問題。

好消息是我國已經開始探索構建規範化的有序回收、梯次利用體系。近年來,工信部多次發布政策予以推進,並將156家企業納入"白名單",但是動力電池回收依然存在很多亂象,最重要的是,車企或者動力電池制造商,能不能參與到動力電池的回收中來,才是關鍵。

0 阅读:4

玩車情報局

簡介:愛玩的人,都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