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在中亞,影響力越來越弱,中亞要的是什麽?中方看得更清楚

千萍說國際 2023-01-05 22:28:01

在年初的俄烏沖突爆發後,很多國家都對這件事作出了不同的反應,身處風暴中心的俄羅斯成爲了大多數國家的矛頭所向。中亞各國也對俄羅斯的不滿情緒也表現出來。

在一年以前,俄羅斯對中亞的影響力還是十分強大的,但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一切都發生了微妙變化。首先就是中亞幾乎所有國家都不支持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行動,同時也在遵守反俄制裁。在俄羅斯力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地的所謂獨立地位後,這些國家也表現出反對的態度。

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中亞國家的民衆都把自己目前的經濟困難歸咎于俄烏沖突。很多人認爲,俄羅斯需要爲中亞目前的經濟困境負主要責任。在中亞某些地區,甚至已經爆發了幾場抗議活動,拒絕接受與俄羅斯有關的事務。比如削減各所學校的俄語課程,取消以俄語命名的街道,禁止俄羅斯明星進入娛樂場所,電視台取消俄羅斯電視頻道。

從中亞國家政府的態度,到普通民衆的行爲,都可以看出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正在逐漸減弱,雖然短期內不會快速崩潰,但從長遠來看,俄羅斯在中亞的地位必將大打折扣。在最近一段時間,中亞國家也明顯加強了與中國和西方國家的聯系。

其實,俄烏沖突只是給了中亞國家一個疏遠俄羅斯的借口。在冷戰結束以後的這麽多年來,盡管中亞各獨聯體國家和俄羅斯看似相安無事,而且還在集安組織等框架下展開過許多親密互動,但這並不代表它們心裏對俄羅斯放下了芥蒂。

中亞這些國家都跟俄羅斯一樣,是從蘇聯解體而來。但俄羅斯卻一直都把這些國家視爲自己的“後花園”,不願意其他國家染指,希望中亞可以被自己一手掌控。然而,這些國家並不把自己看成俄羅斯的“小弟”,也不願意跟俄羅斯“抱團”。近幾年,中亞國家越來越把眼光專注在確保自身的獨立性上了。

此前,俄羅斯想拉著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兩國共同組建“三方天然氣聯盟”,根據俄方的說法,這是一個能打開“三贏”局面的提議。但卻遭到了哈、烏兩國的先後拒絕。從兩國的回應和態度上來看,這兩國明顯不希望在能源問題上與俄羅斯走得太近,也不想與俄方結成共同賣方市場,擡高對華出口天然氣。哈薩克斯坦更是直接在能源戰略方面推出了新的規劃,准備開辟出一條不尋常的路線,繞開俄羅斯,直接發展對中國的能源出口。

對于這些中亞國家來說,確保自身的獨立性才是最重要的。雖然與俄羅斯的聯盟可以帶來眼前的利益,但是卻要一直受制于人,一直被當成“小弟”,失去了作爲一個主權國家該得的尊重。

況且,俄羅斯現在仍處于西方的制裁之下,中亞國家也懷疑俄方提出的聯盟,是想借他們的國家領土去規避西方制裁,這將使其平白遭受很大的威脅和風險。而與中國進行能源合作,能得到的就是實打實的利益。

與捆綁式的“聯盟”相比,中亞需要的是尊重,是機會和前景。這一點,中國比俄羅斯看得更清楚。中亞國家也能在中國這片熱土找到它們所需要的這些。所以相較于俄羅斯,中亞國家現在更願意貼近中國,深化與中國的合作。如果俄羅斯一直不轉變思路,擺脫不掉給中亞國家當“老大哥”的習慣,那可能早晚會徹底失去在中亞現有的地位。

0 阅读:14

千萍說國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