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煤煉鋼的唐山,養河豚幹到了全國第一?

正解局 2024-04-22 14:26:30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蒌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蘇東坡的這首詩,寫出了江南春日的風景,也道出了讓他“值得一死”也要吃的美味——河豚。

眼下,又到了河豚上市的季節。

在很多人的印象裏,河豚是江南特産,然而,國內最大的河豚養殖基地,卻是遠在江南千裏之外的河北唐山。

沒錯,唐山有個地方叫曹妃甸,是國內最大的河豚養殖基地。

挖煤煉鋼的唐山,養河豚怎麽就幹到了全國第一?

唐山曹妃甸,出現在《新聞聯播》裏最多的就是港口,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還是中國最早養殖紅鳍東方鲀的地方。

繁忙的曹妃甸港區

說起紅鳍東方鲀,可能大多數人都不清楚。

這是中國批准進入市場的兩種河豚魚中的一種(另一種暗紋東方鲀常見于江南地區),也是最受食客追捧的一個品種。

在人們的印象裏,曹妃甸因爲工業和港口而興,然而,這裏很早就是國內最大的河豚養殖區。

根據媒體報道,2022年曹妃甸的河豚養殖面積是1.9萬畝,年産量1150噸,産值達到了1.2億元。

這裏土池養殖的河豚魚産量占了全國90%以上,魚苗産量占全國的60%以上。

無論是養殖面積還是産量,都在全國區級排名第一。

2018年,曹妃甸就被授予“中國河豚魚(紅鳍東方鲀)之鄉”的稱號。

唐山市曹妃甸區一家養殖場的工人在展示捕撈的河豚

數據顯示,2021年整個河北省的河豚出口量是253.1噸,占了全國出口總量的61.1%。

這其中,曹妃甸又占了河北省的90%。也就是說,全國出口的河豚魚,有一半都來自這裏。

再往前看,在2020年的時候,曹妃甸河豚産業的總産值就達到了1.62億元,占了整個曹妃甸全區水産養殖總産值的12.6%,年出口韓國、日本的河豚700多噸,在那時就已經是國內最大的河豚生産、出口基地。

比獲得“中國河豚魚之鄉”稱號更早幾年,2015年的10月,曹妃甸就把“曹妃甸河豚魚”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拿在了手裏。

其實,曹妃甸河豚不只是搶灘登陸日本、韓國市場。

占了出口河豚的半壁江山,曹妃甸還不滿足,它把河豚魚當做招牌,讓一個曾經只有200個居民的海邊養殖場,變成了一個以河豚爲主要賣點的特色小鎮。

作爲曹妃甸河豚主産區的十裏海養殖區,只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從一個遠離鬧市的海水養殖場,變身成了京津冀地區有名的網紅小鎮。

每到節假日,這裏就成了周邊省市美食老饕的樂園。

畢竟,在千百年來文人騷客的詩句和美食家的影響下,吃河豚那可是需要足夠勇氣去嘗試,但回饋絕對超過預期的一種特殊體驗。

十裏海河豚小鎮裏,到處都是河豚的元素

河豚主題餐廳、漁鄉民俗文化和隨處可見的河豚主題的元素,十裏海養殖場在成了曹妃甸最集中的河豚養殖地的同時,也打造出了融合渤海漁鄉民俗風情與海濱自然生態環境的農旅項目,成了全國唯一一個河豚文化小鎮,在2019年還被評爲全國第一批鄉村旅遊重點示範村。

曹妃甸的河豚養殖和加工企業,順理成章地成了行業的龍頭。

國內最早開始養殖河豚的天河水産養殖公司,總經理姜長波堪稱國內養殖河豚的“第一人”,就是他1991年和同事搞出了河豚養殖技術。

這家養殖企業,也成了河豚養殖界的“黃埔軍校”:幾乎河北省所有的河豚養殖戶,都是從這兒學習到的養殖技術。

還有十裏海養殖場內的天正水産公司。

這家海水魚養殖和加工出口的集團總部設在大連,但是依靠曹妃甸的河豚養殖,讓這家公司成了亞洲最大的紅鳍東方鲀養殖出口企業,出口份額占了全國總量的70%。

“天正河豚”在2014年就拿下了“中國馳名商標”,在那時國內甚至都還沒放開河豚魚的市場。

這些,是不是超出了大家的認知?

我們一直都認爲河豚是長江中下遊的江南地區出産的,爲什麽遠在渤海之濱的曹妃甸,是國內最大的河豚魚養殖基地?

這就要從幾個方面說起了,缺了哪一個都不成。

首先,是老天爺賞飯吃。

先看大環境。

曹妃甸在渤海灣,處在寒暑交界帶,是世界公認的最適宜海洋生物生長的緯度。

而且這裏是黃河、海河、灤河等多條河流的入海口。

河流帶來大量淡水和養分湧入渤海,讓這裏的海水營養豐富,而且鹽度比較低。

曹妃甸位于渤海灣,附近又有多條河流入海,適宜漁業養殖

另外,渤海是中國的內海,被遼甯、山東和河北環抱,這讓它既不用面對大洋的洶湧波濤,又因爲泥沙沉積海床有豐富的營養,正是這些大環境的特點,讓渤海很適宜魚蝦生存。

再看小環境。

曹妃甸這一片曾經是古灤河的入海口,海底在河流沉積下形成了好幾道欄杠沙,讓這裏的風浪更加平靜。

更神奇的是,曹妃甸東邊的海域,有一片大約20平方公裏的區域,海底生長著大量的貝類,這可是河豚最喜歡的食物。

風平浪靜,又有入海口,還有充足的食物,這裏當然就成了河豚繁育棲息的最佳場所。

這些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是曹妃甸河豚資源豐富的主要原因,但是規模化養殖河豚,其實曹妃甸也是起步最早的地方。

曹妃甸的土池養殖河豚規模全國第一

早在上世紀90年代,曹妃甸就開始了河豚魚全人工養殖,1992年這裏突破了紅鳍東方鲀的人工育苗技術,開始在十裏海養殖場池塘養殖河豚魚。

這絕對是走在時代前面的。

要知道,國內因爲吃河豚中毒的事情頻發,在1990年出台了《水産品衛生管理辦法》,禁止河豚流入市場。

這個河豚的“禁食令”在2010年被廢止,但是直到2016年,國內的河豚經營才逐漸放開,而且商家只被允許銷售經過加工的養殖河豚。

也就是說從曹妃甸開始起步人工飼養河豚之後的20多年,國內是不允許公開銷售河豚的。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發展河豚養殖,無疑是押注在河豚出口這一個點上,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不過正是因爲起步得早,曹妃甸才成了國內最大的河豚出口基地,也是最早出口日韓的地方。

時至今日,國內的河豚已經可以光明正大地端上餐桌,這對以前主要出口爲主的曹妃甸河豚來說,既是一個好事,也是一個挑戰。

國內養殖的河豚已經做到了安全可控

說是好事,是因爲國內市場的龐大需求。

至于挑戰,畢竟以前主要都是出口,國內市場吃的大多數還都是南方産的暗紋東方鲀。

不過,“中國河豚魚之鄉”從以前的不爲人知,到如今河豚小鎮成爲網紅打卡地,未來曹妃甸的河豚産業充滿想象空間。

原因之一就是“拼死吃河豚”的風險,已經在多年的河豚養殖過程中解決了。

現在,國內批准流通的河豚魚,全部都是人工養殖的,其實已經無毒了。

而且允許在市場上流通的,還必須是加工過的河豚魚,這樣一來,就等于上了雙保險。

能夠放心享受河豚的鮮美又不必擔心安全,這一點徹底爲河豚不再是單獨服務高端食客,走入尋常百姓家鋪平了路。

曹妃甸的河豚魚加工廠,已經形成從養殖到加工的流水化作業

另外一點就是國內市場對河豚旺盛的需求,反過來又給出口帶來了重塑定價權的底氣。

根據之前中國漁業協會河豚分會的不完全統計,在黃渤海地區和長江流域直接從事河豚養殖的業戶就有4000多家,而整個産業鏈則超過50萬人以此爲生。

《2023中國漁業統計年鑒》顯示,2022年中國海水養殖河豚産量是16626噸,比上一年增加了8.02%;淡水養殖的産量是14434噸,比之前一年略低。

2021年和2022年中國海水養殖的魚類産量

但作爲這麽大的産業和高端水産,之前曹妃甸河豚出口的定價權卻不爲自己所控。

在國內河豚禁食令沒解禁之前,出口到日韓的河豚價格一直被對方打壓,因爲他們知道不賣給他們,在國內這些河豚的産量不好被消化。

國內出口河豚的企業盡管很憋屈,但也無可奈何。

現在好了,國內市場足夠大,給了這些企業拿回海外定價權的底氣。

通過打造河豚小鎮爲賣點,曹妃甸河豚在不斷擴大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再加上生産加工企業把河豚的深加工做得更加豐富,電商渠道也能更方便地把河豚帶入日常消費中。

曹妃甸河豚已經從活魚、冰鮮魚延伸到了預制菜、餃子、罐頭等多種加工食品

截圖來源:央視財經頻道經濟半小時節目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國內的河豚産業剛剛放開不久,市場的潛力還在不斷被激發,整個産業的發展前景廣闊。

在河豚産業成熟的日本,有2家專門做河豚的上市公司,而從人均消費量來看,中國的河豚消費量只是日本的十二分之一。

其實這小小的河豚魚背後,隱藏著一個包括上遊養殖業、加工業到下遊的餐飲業,甚至是醫藥科研行業的龐大産業。

要知道,曾經讓人談之色變的河豚毒素,其實有很高的醫藥和商業價值。

河豚魚的價值,遠遠不只是口味鮮美的食材。

怎麽全方位挖掘河豚的隱藏價值,曹妃甸作爲國內最大的河豚養殖基地,無疑擁有自己的優勢。養殖、出口、藥用、旅遊,曹妃甸的河豚商業傳奇,才剛剛開始。
3 阅读:1140
评论列表
  • 2024-04-23 10:04

    還是貴,65一斤,一天200塊。

    阿倫~艾弗松 回覆:
    給我來一百斤[玫瑰]
    快樂阿鑫 回覆:
    你說那是馬路邊買的小的,我也知道,不過唐海大市場就這價。
  • 2024-04-23 12:08

    據說現在很多遼參是唐山産的

  • 2024-04-22 23:17

    還是貴,65一斤,一天200塊。

  • 2024-04-23 13:15

    唐山不僅僅家裏有礦,還有漫長的海岸線,妥妥的沿海城市。

  • My
    2024-04-22 21:39

    曹妃甸啥時候成了黃河、海河的入海口?黃河又改道了?你是個瞎編啊

  • 2024-04-22 17:02

    如果能弄個養殖類大學,就更棒了,可持續發展,不是可持續養殖生産,而是不停的更新換代

正解局

簡介:洞察産業/城市/企業,正解中國成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