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勞山遇刺,調查才知凶手竟大有來曆,偉人怒掃三大幫派之一

野史記錄 2024-05-01 20:54:32

1937年4月26日,11名烈士的遺體被送回延安,一場悲壯的追悼會在延安舉辦。周總理在會場潸然落淚,因爲這11名烈士犧牲前全部都是他的警衛戰士,在護送他前往南京的途中遇襲,包括周總理在內,僅有四人活著回來。

這一次,就連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毛主席,也再難控制情緒,憤怒地下令要徹查此事。誰這麽大的膽子,趕在國共合作期間于崂山行刺周總理?經過一番缜密的調查之後,真凶和匪衆的身份很快被調查出來,但此人的身份卻頗具來曆,即便是周總理也忍不住說了一句,“怎麽會是他呢?”

隱秘出行

4月25日,周總理率領隊伍從延安出發,前往南京商談紅軍改編問題。該隊伍由30多人組成,共乘3輛汽車,周總理、張雲逸、孔石泉與一名司機同乘一輛汽車,另有12名警衛戰士與其他工作人員分別乘坐另外兩輛汽車,安全問題由陳友才負責。

陳友才時任周總理的副官,他出身貧苦家庭,父親在“馬日事變”後被敵人殺害,跟隨朱德參加湘南起義後,隨軍登上井岡山。陳友才早期擔任過毛主席的警衛員,後來調任紅四軍軍部參謀,在部隊工作。

1936年擔任周總理的警衛參謀,陪同周總理一起處理西安事變的相關事宜,經曆了複雜環境的淬煉,變現十分老練穩重,成爲周總理的得力助手。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周總理承擔談判重任,國民黨一邊談判一邊私下搞摩擦,周總理的安全很難保證,陳友才再次肩負起周總理安全的重任。

上午9時許,車隊從南門兵站出發,向南京方向進發。這是一條出發前精心策劃過的路線,具有相當的安全性和隱蔽性,因此,一直行至下午3點左右,始終都很順利。3時許,車隊抵達勞山的山腳處,這是一個頗爲尴尬的時間段。

通過勞山的路崎岖難行,順利的話用時大概需要3小時左右,但由于勞山地形不利于行車,山中又多毒蟲和猛獸,所以夜間過勞山十分危險。一旦汽車在夜間抛錨,人脫離了汽車的保護,想要在夜間步行穿過勞山,人身安全很難保證。

所以,想要通過勞山,最好在清晨出發,這樣越走越亮,對通過勞山十分有利。但車隊抵達勞山山腳的時間是下午三點,此時進山肯定越走越黑,若是一路順利還好,18點左右就能出山,若是途中遇到什麽麻煩耽誤了時間,恐怕就要涉險走夜路了。

遭遇伏擊

在這個時候,周總理果斷下令,立刻通過勞山,爭取趕在天黑之前走出勞山,離開勞山以後再找地方休息。周總理之所以如此決定,是擔心次日過勞山會耽誤參會的時間,車隊因此在下午三點開進了勞山。

陳友才經驗很豐富,對勞山的情況也提前做了功課,深知勞山地形險要,山路崎岖難行,若有敵人企圖在此地對車隊不利,車隊的處境將非常艱難。好在此行的隨機性很強,路線是出發前才臨時決定,敵人設伏的可能性不太大。

但陳友才還是一路上很謹慎小心,爲了避免發生意外,他先將周總理乘坐的汽車安排到三輛車的中間位置,這樣利于保護。同時,陳友才還換上了周總理的西裝,一旦遇到危險可以分散敵人的注意力,爲周總理爭取安全脫身的時間。

這些准備好以後,陳友才又將警衛戰士們聚集一處,臨時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見大家全都領會了他的精神,這才略顯放心的下令讓車隊進山。車隊開入勞山以後,越走道路越窄,樹林也越來越茂密,陳友才一刻也不敢放松警惕,不斷向四周張望,突然下令讓車隊停下來!

陳友才之所以突然下達這樣的命令,是因爲他聽到了“啪”的一聲響。有的警衛戰士認爲,這可能是放牧者的鞭子聲,但陳友才卻准確的判斷出這是敵襲的信號。盡管陳友才判斷准確,下令果斷,但由于山路狹窄顛簸,汽車根本無法掉頭,還是沒能爭取到脫困的機會,被早就埋伏在此地的敵人給圍住,密集的槍聲頓時四起。

陳友才從敵人火力來判斷,敵人的數量最低也要數倍于我們,因此果斷下令所有人下車,立刻展開突圍。陳友才的能力自然不必贅述,他帶的警衛戰士也都是優中選優,但就這樣的精銳小隊,卻還是無法抵擋住敵人的進攻。

據後來活著回來的人回憶,伏擊周總理車隊的隊伍,人數大概有200多,雖然都是一身土匪裝扮,但追擊時隊形不散,明顯有正規軍的影子。因此,在這次突圍的過程中,警衛戰士雖然拼命護衛,卻依然陷入了絕境。

身經百戰的陳友才,在這一戰中憑借身著西裝的造型吸引了大量敵人的注意,被敵人誤認爲是周總理。陳友才因此身中數槍,卻依然堅持爬起來繼續逃,因爲他想多給周總理爭取一些突圍的時間。

隨著敵人的緊咬不放,陳友才終于重傷倒地,被敵人圍上來以後,從衣服兜裏搜出一張周總理的名片,認爲陳友才就是周總理,隨後拿出刀補了20余刀以後,迅速撤離。另一邊,附近紅軍聽到槍聲以後,立刻派人過來查看情況,正好迎上了周總理,周總理因此得救。

揪出真凶

後續的增援部隊趕到以後,警衛部隊的11名戰士遺體被送往延安,周總理也隨之回到延安。此事在當時的影響非常大。一來是國共合作談判期間,此事對合作頗具影響。二來是周總理在勞山遇刺,整整犧牲了11名警衛戰士,且事發的背後蹊跷頗多。

例如,誰有這麽大的膽子敢伏擊周總理?誰有這麽大的能耐,能提前知曉周總理前往南京的路線?毛主席得知此事以後,對周總理的安危十分擔憂,對警衛員再三叮囑,一定要將周總理安全救回來!

周總理回到延安以後,毛主席全面了解了此事的經過,下令徹查此事。周總理勞山遇刺這件事,必須調查清楚的情況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內部情況,周總理出發前才臨時決定的路線,敵人究竟是如何得知?

另一方面是外部情況,究竟是哪股勢力敢伏擊周總理?最終,謝滋群肩負起此次調查的重任,開始著手調查此事。謝滋群時任保衛局偵查科科長,有著豐富的偵查經驗,盡管此事發生在山高林密之地,敵人伏擊得手後又撤離迅速,但他卻依然有著清晰的調查方向。

首先,伏擊車隊的敵人有著兩百余人槍,如此數量的武裝,自然不可能是臨時湊到一起,肯定是有組織的。從敵人的進攻方式來看,既有土匪的習慣,也有正規軍的影子,很有可能是低于200人的武裝勾結在一起。

其次,陳友才被敵人誤認成周總理以後,敵軍並未繼續戀戰,目標明顯是行刺周總理。而他們發現“得手”以後,撤退的十分果斷,無論是迎過來的紅軍,還是後續的增援部隊,都未能抓到他們撤退的行蹤,這說明這股武裝力量對勞山地形十分熟悉,進退自如,應該就在附近活動。

第三,周總理的行程是機密,真正能夠接觸到的人並不多,出行當天知曉行程的人都有嫌疑,只要逐個排查定然可以發現端倪。這個問題比較嚴重,但這個問題又相對容易調查,因此謝滋群決定雙管齊下。

基于這三點考慮,謝滋群立刻安排人手展開調查,首先排查的就是勞山附近的土匪武裝。據謝滋群初期了解,勞山附近的土匪武裝都于哥老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哥老會屬于當時的“三大幫派”之一,與我軍之間的關系一直都還算良好。

謝滋群調查哥老會的同時,安排了數十位精通土匪生活的戰士,尋機打入了附近大小土匪武裝勢力,暗中展開調查。哥老會當時對我軍的態度固然良好,但此事若真是哥老會所爲,尋求哥老會幫助豈不成了笑話?所以,還是留下後手,以備不時之需。

隨著調查深入,山匪李清吾逐漸浮出水面,此人與反動民團頭目姬延壽勾結在一起,爲了拿到國民黨承諾的好處,決定铤而走險。

但鑒于此事的惡劣程度,組織還是決定將哥老會進行區分,不能將所有哥老會都視爲友好組織,從而開始區分哥老會的蘇區與白區。謝滋群將此事上報以後,因爲毛主席密切關注此事,接到謝滋群的彙報以後,立刻決定掃滅這股土匪勢力,即便他們是三大幫會之一的哥老會成員。

另一邊,內部的真凶也很快調查出來。此人名爲馮長鬥,可謂是大有來曆。他早年抵達延安時,表現頗爲亮眼,許多人對他的評價都是爲人正派,敢打敢拼,卻沒想到他竟然是敵人潛入我軍內部的特務。因此,當馮長鬥的真實身份被查清以後,許多人都很驚訝,卻在面對鐵證時又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值得一提的是,吳台亮奉命率領剿匪部隊剿滅這股山匪時,民間的哥老會反應頗爲強烈,甚至一度向清剿部隊示威。但毛主席此時剿滅該股土匪武裝的態度十分堅定,剿匪部隊的作風也很硬朗,頂住各方面的壓力,全殲了該股匪徒,其中包含匪首李清吾,以及與其勾結的反動民團頭目姬延壽,替犧牲的警衛戰士報了仇!

1 阅读:97

野史記錄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