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站,正在殺死加油站

正解局 2024-05-10 13:12:57

最近,深圳公布了一組數據,深圳的超級充電站數量已超過傳統加油站數量,充電槍數量也已超過加油槍數量。

從全國範圍看,加油站關停的速度在加快。

充電站正在殺死加油站。

加油站,未來何去何從?

我們先看三組數據:

一是機動車保有量。

截至2023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35億輛,比2022年增加了1800萬輛。

2019-2023年全國汽車保有量

二是公路總裏程。

2023年,全國公路總裏程544.1萬公裏,比2022年多了9.1萬公裏。

三是汽柴油表觀消費量。

2023年,汽油表觀消費量14910.2萬噸,同比增長11.3%,柴油表觀消費量20365.2萬噸,同比增長12.3%。

四是加油站數量。

《中國石油流通行業發展藍皮書(2023-2024)》顯示,2023年,全國加油站總量約10.58萬座,同比減少1800多座。

自2020年數量達到頂峰後,全國加油站數量開始持續下跌。

2019-2023年全國加油站總量變化

可以看出,過去的一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公路總裏程、汽柴油消費量都在增長。

作爲石化能源供給基礎設施的加油站數量,爲什麽減少了?

正解局注意到,2000年前後,我國加油站已經超過了9萬多座,遠超當時汽車保有量的需要。

以至于,在隨後的20余年,僅僅增加了2萬多座。

這表明,我國加油站市場接近飽和,競爭日益激烈,部分效益不好的加油站黯然退出市場。

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一國加油站數量在達到峰值後,便會下調回落。

美國是全球汽車人均擁有量最高的國家,1992年加油站數量一度高達20萬座。

也正是從1992年開始,美國加油站開始減少,到2000年減少至17萬座,到2012年又減少至15萬座。

今天,美國只剩下13萬座加油站。

日本的加油站,發展曆程也類似,在1994年達到6萬座峰值後,逐年減少,目前只剩下2.7萬家。

數據顯示,2022年日本新增開業的加油站有76家,而關閉的有555家,關閉數是開業數的7倍以上。

日本的加油站還將繼續減少。

日本加油站開業與閉店數量對比

據此可以推斷,我國的加油站減少,也是一種必然趨勢。

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正在加速了這一趨勢。

衆所周知,中國已經對世界做出了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承諾。

碳達峰,某種意義上就是石化能源消費達峰。

2021年,中石油發布《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2021年版)》,預測中國石油和天然氣消費將分別在2030年和2040年達峰,總量分別是7.8億噸和6500億立方米。

今年2月,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了《2023年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預計中國成品油消費達峰時點可能提至2025年前。

顯然,在行業巨頭看來,中國石油消費達峰時間提前了。

普通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是,純電汽車不需要加油,減少了對石油的需求。

即便是混動汽車,對石油的需求也在降低。

比如,比亞迪即將推出的第五代DM-i混動技術,號稱饋電油耗降至2.9L/百公裏,滿油滿電續航跨入2000公裏大關。

混動技術,比傳統的燃油車省油。

新能源汽車,對石油消費市場帶來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稱,2023年,新能源汽車減少成品油消耗約1700萬噸。

要知道,到2023年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只有2041萬輛,只占汽車保有量的6.07%。

2019-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變化

預計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規模有望達到1300萬輛,增速約40%,整體滲透率超過40%。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提升,對成品油的替代也將增加。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是,工程機械電動化。

新能源趨勢下,工程機械也開啓了動力變革。

與傳統燃油工程機械相比,電動産品不僅零排放、低噪聲、高效率、低故障率,還節省了大量燃油,使用成本低。

以一台320燃油挖掘機爲例,每小時油耗16升,每天油費達2600元。

電動化後,平均每小時耗電66.7千瓦時,每日電費不到1000元。

三一電動挖掘機

工程機械大規模電動化後,也將大大減少對成品油的需求。

能源結構的轉型是一場全局性變革,我國成品油消費達峰並下降後,將沖擊勘察、開采、生産、儲運、消費、回收等整個産業鏈。

業內人士預測,2040年、2050年,中國加油站數量將下降到8.1萬座、3.7萬座。

這將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賽。

首當其沖的,可能是民營及個體加油站。

我國的加油站行業存在明顯分層。

央國企處在第一梯隊,外資及民營位列第二梯隊,大量零散的個體油站處在第三梯隊。

無論是在選址上還是實力上,民營特別是個體加油站都要遜于央國企和外資加油站。

存量市場競爭激烈,民營及個體加油站將最先感受到寒意。

當然,覆巢之下無完卵,央國企和外資加油站的日子也不好過。

加油站垂類信息網站上的轉讓信息

未來,所有的加油站都要向綜合服務站轉型。

其實,現在的加油站,也不只是出售燃油。

今年4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了《2023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美宜佳排名第一,排名第二、三位的是兩大石油巨頭中石化易捷和中石油昆侖好客。

2023中國便利店排行榜

早在10年前,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就開始在加油站開設便利店。

便利店的收入,已成爲加油站最重要非油品業務收入。

除此之外,部分加油站還提供餐飲、洗車、修車、汽配等各種服務。

新能源汽車擠壓了燃油市場,卻也催生了一個龐大的充換電市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國充電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充電樁272.6萬台。

業內預測,2024年,我國預計新增公共充電樁108.4萬台。

這也給加油站創造了機會。

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都在加速布局充電領域。

截至2023年底,中國石化累計建成充電站超6000座。

在安徽合肥,中國石化建設了首座超級充換電綜合能源站,集加油、充電、換電、光伏、儲能、購物、餐飲、發卡、公益、休閑十位一體。

中國石化首座超級充換電綜合能源站——安徽石油大衆綜合能源站

在這裏,司機在加油、充電之余,還可享受就餐、洗車、按摩、閱讀等增值服務。

這座超級充換電綜合能源站,爲加油站向綜合服務站轉型提供了樣板。

國外發達市場,加油站的非油業務利潤占比在40%左右,中國的加油站不到20%。

充電站帶來的沖擊,對加油站來說是危更是機,將倒逼加油站開展多元化經營,優化服務品質,提高競爭力。

與其說充電站殺死了加油站,不如說充電站重塑了加油站。

加油站轉型越快,生存下來的幾率越高。

留給加油站的時間不多了。

1 阅读:87

正解局

簡介:洞察産業/城市/企業,正解中國成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