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用戶普及率超50%,數字中國一路向前

網信天津 2024-03-22 18:10:54

“5G用戶普及率超過50%”,《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的這項成績引起不少人關注。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智庫曾在2021年時預測,中國的5G普及率到2025年將超過50%,如今,我們整整提早了2年。

“超過50%”的提早實現,體現了中國在移動通信技術領域的強大實力,也彰顯了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勢頭。

今年的春運是一個典型例證。

3月5日,爲期40天的春運收官。數據顯示,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到84.2億人次,其中作爲主要運輸方式之一的鐵路累計發送旅客4.84億人次,多項指標創曆史新高。這場“人類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之所以能實現,得益于鐵路部門持續提升數據處理能力、更新線上票務功能。鐵路12306高峰期每秒出票上千張,單日最高浏覽量達到驚人的875.6億次,海量數據考驗之下,訂票系統並未出現“崩潰”、卡頓。

中國的網上零售額和快遞業務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也離不開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

2月17日,“2024全國網上年貨節”收官,全國網絡零售額約1.2萬億元,較去年日均增長近9%。2月底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147億件,同比增長84.8%,業務量和淨增量均創曆史新高。這期間,無論是日均約400億元的網絡零售訂單還是日均發送超4.7億件快遞,都要依靠強大的數字技術加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節“年貨節”,商務部重點監測電商平台農村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16.1%,這表明廣大農村同樣搭上了數字“翅膀”。

數字中國的加快到來,依托的是愈發強大可靠的移動通信網絡。

作爲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已實現“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全國行政村通5G比例超過80.3%,農村與城市基本實現“同網同速”,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績。特別是在5G技術和應用上,中國也一路向前、領先世界:從2019年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算起,短短4年多,已建設337.7萬個5G基站,5G移動電話用戶增至8億多。

一邊是5G這一信息高速公路的“廣覆蓋”“高能級”,一邊是數字技術加快滲透生産生活的“加速度”,兩者相輔相成、相向而行,促成了數字經濟在中國的茁壯成長。

成績斐然,前景更值得期待。在與5G相關的技術、應用、基礎設施等方面,中國有先發優勢,更有十分值得期待的未來。

新技術將不斷成長。2月26日,華爲正式發布全球首個5.5G智能核心網解決方案,並計劃今年正式商用。相比5G,5.5G能夠在連接速率、時延、定位、可靠性等方面提升十倍左右。近年來,中國企業在5G射頻收發芯片等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自研突破,5G標准必要專利聲明量全球領先。目前,工信部和相關企業正聚焦下一代互聯網前沿領域,超前謀劃、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已圓滿完成7項關鍵技術測試任務。

新應用將加快推廣。一家國外網站刊文稱:“5G技術的引入被視爲中國制造業發展的一個轉折點。其無與倫比的數據傳輸速度和低延遲,有助于實現設備間的實時通信、釋放物聯網全部潛力。”在5G等技術支持下,中國成爲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物超人”(即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數超過移動電話用戶數)的國家,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占全球比例超過70%,工業互聯網平台連接設備超過9500萬台套,“數字生産力”日趨強大。不少中國汽車企業研發智能網聯汽車,就是在5G技術底座上開發環境感知、智能決策、高精度地圖等功能。眼下,5G應用已融入中國71個國民經濟大類,在工業、礦業、電力、港口、醫療等行業深入推廣,未來應用範圍還將更大、賦能作用還將更強。

開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奮躍而上,拼經濟、抓項目、謀創新,其中不乏有關5G的“好戲”:安徽17個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通過驗收;上海開通全球首條5G—A車聯網示範路線;中國移動全球首套5G及6G天地一體網絡低軌試驗衛星發射入軌……保持定力、開拓創新,移動通信技術還將不斷升級,數字經濟、數字生活將在數字中國迎來更多新的“打開方式”。

來源:人民日報

審核:郦陳雪

編發:馬 凱

素材整理:施嬌嬌、陳卓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