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汝南袁氏齊名的弘農楊氏,翻身靠項羽的大腿,發達靠暴雪受困

曆史快遞客 2024-03-27 14:06:39

與汝南袁氏齊名的弘農楊氏,翻身靠項羽的大腿,發達靠暴雪受困

提起漢末的頂級門閥,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號稱“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家族,袁紹、袁術兄弟更是在漢末三國時期掀起了驚天巨浪,直接改變了曆史走向。其實,當時能與袁氏齊名的門閥還有很多,最顯赫的還數弘農楊氏,同樣做到了“四世三公”。

楊氏的發迹說起來很有戲劇性。其先祖楊喜在秦末只是一個底層老百姓,後來參加了劉邦的漢軍,估計空有一身蠻力,也沒有什麽文化,直到項羽戰敗之時,楊喜仍然只是一個普通騎兵。

但上天要垂青一個人的時候,擋是擋不住的。當項羽在核下面對團團圍困的漢軍時選擇了自殺,而漢軍將士則蜂擁上前搶奪項羽的屍體,甚至爆發了激烈的火拼,火拼的最後結果是有5人成功搶到了項羽的殘肢,其中楊喜就幸運的得到了項羽的一條腿,因此功被劉邦封爲赤泉侯,食邑9000戶。

楊家雖然因此登上了權貴階層,擺脫了社會底層的命運,實現了階層的躍升,但畢竟是暴發戶,缺少底蘊,只能說是衣食無憂而已,還談不上門閥。後代子孫又出了個不法之徒,在漢武帝時期被削去了爵位。楊家的成功登頂,還得說是楊震。

楊震年輕時只是個縣裏的小史,爲人正派不徇私情,僅靠一點微薄的俸祿糊口,有一年冬天大雪,雪深數尺,大家都無法出門躲在家裏。正好縣令有事經過楊震的小草屋,發現裏面一點動靜都沒有,心想這個呆子不會餓死了吧,于是派人進去查看,結果救活了奄奄一息的楊震。

當時的史治已經十分腐敗,但凡手裏有點權利的人無不極力壓榨百姓,誰會想到楊震一個縣史竟然因爲大雪封幾天路,就差點被餓死,真正的一貧如洗。所以楊震的事迹傳開後,很快被樹會廉政典型,當時又流行“察舉制”,一個人有了名聲,官運自然亨通。

楊震當了京官之後,因爲精通《尚書》,被人尊稱“關西孔子”,所以一路升遷,先後做過司徒、太尉等三公之位,位極人臣。而楊震極重個人操守,甚至在拒絕賄賂時說出了著名的“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流傳至今。

由于楊震不置産業,導致子孫竟然吃不起肉、騎不起馬,也因此獲得了“清白門第,四知家風”的美譽。但是,由于楊震不願同掌權的宦官們合作,最後被排擠出朝堂,遣歸弘農。已70多歲的楊震無法承受如此打擊,以“飲鸩而卒”的方式進行了最後一次抗爭。

楊震死後雖然沒有給子孫留下多少有形的資産,但其留下的名聲和人脈卻十分有用,子孫皆受其惠,其子楊秉後來官居尚書之職,孫子楊賜則先後擔任過至太尉、司空等職,還是漢靈帝的老師,備受寵幸,楊賜之子楊彪也官至太尉,在漢末的地位不次于袁家,而楊彪的兒子就是著名的楊修。

而三國時代,楊氏的名聲之所以沒有袁氏響亮,是因爲他們選擇了不同的道路:袁氏處心積慮的積攢實力,意圖推翻劉氏而代之,而楊氏則選擇了繼續依附劉氏,希望借助皇帝的力量保存自己家族的富貴,隨著劉氏的衰敗,楊氏押寶錯誤,自然也就暫時走下了曆史的舞台。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