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銀行踩雷正威16億貸款背後:當事行長離職後入職正威金融顧問

野武士 2024-03-09 23:35:23

今年綠色金融債市場顯得尤爲冷清,如今已來到3月份,貴陽銀行披露了一則關于2024年綠色金融債券(第一期)發行的重要公告,貴陽銀行將于3月11日至13日發行規模達人民幣30億元的綠色金融債券,債券期限爲3年。貴陽銀行成爲繼上饒銀行之後,2024年以來第二家擬發行新一期綠色金融債的銀行。

綠色金融債券的發行需要經過嚴格的評審,風險一般較低,利率也通常較低,資金對接的是盈利穩定的綠色産業和項目,然而對于銀行而言,卻很難在綠色項目中獲得息差收益,大部分銀行發行綠色金融債的積極性已大幅下降。近年來貴陽銀行頻繁發行綠色金融債, 綠色金融債也成了貴陽銀行宣稱支持環保減碳的自證。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對于此次30億元綠色金融債,3月6日聯合資信披露的的主體評級報告的表達極爲含蓄:綜合考慮貴陽銀行的資本實力、業務經營及流動性等情況,加之其出現經營困難時,獲得地方直接或間接支持的可能性大,本期債券的償付能力極強。

不過從貴陽銀行業務實際來看,其偏愛發行綠色金融債,可能並非支持綠色産業的純粹目的,就貴陽銀行去年易鯨捷數據庫采購疑雲和正威系貸款風波,表明貴陽銀行的采購管理、信貸流程管理能力已存在汙點,發行綠色金融債可能是貴陽銀行爲數不多的優化資産結構,補充資本的途徑。

卷入“正威系”16.58億元合同糾紛風波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報告的評級時間是今年2月2日,披露時間是3月6日,評級之時貴陽銀行尚未對外披露卷入“正威系”16.58億元合同糾紛風波,披露“正威系”合同糾紛的時間是2月7日晚間。

在2月7日的夜晚,貴陽銀行曾發布了一則公告,揭示了其分支行——雙龍航空港支行與貴州國際商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之間發生的一起重大合同糾紛。據初步估算,此次糾紛涉及的金額高達約16.58億元人民幣。目前,雙龍支行已向貴陽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該案已經正式受理,但尚未進入庭審階段。

貴州國際的的95.55%股份由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另外4.45%由本地國資貴州雙龍航空港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貴州雙龍航空港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由開發區管委會控制,貴陽銀行雙龍航空港支行又在雙龍航空港開發區之內。

實際上貴州國際早在今年1月30日就被四川省廣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了,被執行人就是正威國際,被凍結金額10.51億元。可能就是因此才觸發了貴陽銀行與貴州國際的貸款糾紛。

貴州國際的法定代表人爲“世界銅王”王文銀,胡潤榜身價高達1100億元,正威國際2023年營業額6164億元,超過華爲、騰訊,爲廣東制造業“扛把子”。、

不過,王文銀是不是貨真價實的“世界銅王”,一直頗有爭議。此前馬督工多次在節目之中揭發其虛假誇大宣傳,實際産業規模和個人身價“含水量”高。今年更多消息揭示,正威集團在多地建設的産業園“爛尾”,很多投資項目已經停止經營。企業預警通平台也顯示,截至目前,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已經16次被列入被執行人,僅僅2024年就被列入13次,合計被執行金額爲22.23億元,其中不乏僅1.2萬元、2.7萬元的小執行標的。

在司法案件當中,今年以來,正威國際被推上了勞動爭議、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股東出資糾紛、建設合同糾紛等多個案件的被告席。此前,財新獲得的正威集團授信明細表顯示,截至2023年8月份深圳正威集團獲得的各類金融機構授信203.16億元,已放款的金額爲181.91億元。

其中,貴陽銀行雙龍航空港支行對貴州國際的授信,始于2021年6月,當時貴州國際與雙龍航空港支行簽訂了一份《綜合授信合同》,約定貴陽銀行雙龍支行向貴州國際提供人民幣16億元整(敞口金額)的授信,期限爲三年。彼時貴陽銀行雙龍航空港支行的法定代表人是梅宗貴,任職該支行行長。

蹊跷的是,2022年3月1日,雙龍航空港支行的法定代表人變更爲賴開建,2023年7月18日貴州的天眼新聞發布的新聞稿《貴州師範大學與正威國際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內容提到,參加簽約儀式的成員就有一個叫梅宗貴的人,頭銜是正威國際集團的集團金融顧問,在正威國際代表人員之中排序第二,僅次于正威集團投資委員會副主席、貴州區域總裁黃林高。

如今看來,貴陽銀行該筆借款收回的可能性較低,因爲就在今年2月8日,王文銀和他的公司再被曝出已經被列爲失信被執行人了,正威國際在貴州省投資,專用用于發布項目動態的的“正威黔訊”公衆號在去年11月29日之後就不再更新了。

盡管貴陽銀行已于訴訟公告中聲明,將本次訴訟所涉貸款、墊款以及未到期承兌彙票敞口納入不良貸款,並對相關資産計提了相應的減值准備,預計本次訴訟事件不會對公司的當期利潤或後期利潤産生實質性影響。但是資産質量惡化,不良資産增加已産生了實質性結果。

非標占比居高不下難以撐起內生增長

聯合資信的主體評級報告還提到,目前貴陽銀行的一個極其突出的問題在于非標,業務結構之中非標占比高,存在一定業務集中風險,需關注信用風險及流動性風險的管控壓力。

就以2022年報的具體數據來看,貴陽銀行的非標類金額接近1000億元,在投資資産總額之中的占比達到35%左右;另外,截至 2023 年 6 月末貴陽銀行建築行業和房地産行業不良貸款率分別爲 2.00%和 2.20%,高于全行平均水平,且房地産行業又存在一定關注類貸款,信貸資産質量面臨下行壓力,對撥備計提帶來一定壓力。

還有一個被忽略的現實就是,貴陽銀行還存在規模較大的展期類貸款,然而其中大部分卻計入了正常類貸款。就以2022年爲例,截至2022年末展期貸款余額 111.22億元,其中 105.53 億元計入正常類貸款,其余計入關注類和次級類科目,考慮到展期類貸款、逾期貸款規模較大,需關注未來撥備計提可能面臨的壓力。

以當下貴陽的經營能力來看,已經難以支撐起高速的內生性增長了。

實際上,近三年來,貴陽銀行已陷入低成長甚至負成長的困境。2021年,其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增長分別爲-6.7%和1.84%。2022年,這一數據分別爲4.26%和-0.16%。在今年前三季度,貴陽銀行的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14.43億元和42.6億元,同比減少了5.18%和2.93%。

僅就第三季度而言,公司營收及淨利潤分別爲37.28億元和1.91億元,二者同比分別下滑了9.18%和4.22%。此外,利息淨收入也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71%。

如果貴陽銀行在未來無法遏制利潤下滑的趨勢,這將導致其在除增發和發債之外的途徑上難以進一步提升淨利潤,更不用說通過增加風險資産來提升利息淨收入,以及降低新增貸款的撥備計提了。

盡管就公開信息而言,截至今年6月底,貴陽銀行公布的不良率爲1.47%,在42家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第三,但其貸款逾期率的貸款占比卻高達2.91%。與其他多數城市商業銀行相比,貴陽銀行在不良率認定方面顯然存在寬松的空間。從貸款的5級分類來看,關注類與不良類貸款的占比竟高達4.78%,而撥貸率僅爲4.03%,撥備計提顯得略顯不足。

此文旨在揭示貴陽銀行在貸款管理方面存在的潛在風險。盡管其不良率表現尚可,但逾期貸款占比較高以及撥備計提不足的現象值得關注。爲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和投資者的利益,有關部門和監管機構應加強對貴陽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監管力度,防範潛在風險。同時,金融機構也應提高自身的風險管理水平,確保資金安全、穩健運作。

就目前來看,貴陽銀行今年中報顯示其淨息差達到了2.14%,在上市銀行中仍然處于領先地位。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淨息差的穩定性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今年以來,多家銀行的淨息差出現了大幅下調,其中不少下調幅度達到30BP以上。更爲重要的是,貴陽銀行最近三年公司存款呈下降趨勢,個人存款雖然有所增加,但主要集中在定期存款,導致存款結構呈現單一化趨勢,這不利于降低負債端成本,更無法在面對利息壓力的情況下穩定淨息差。

經過深入探究,我們發現貴陽銀行業務結構與其不良貸款增長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鑒于貴陽銀行的特殊定位,其在業務操作過程中大量資金通過信貸、債券和非標投資參與地方基建和工程,使得業務集中度較高,資産結構有待優化,信用風險也隨之承受一定壓力。近兩年來,不良貸款的增速均超過生息資産的增速,這一現象從不良貸款總額的變化便可一窺端倪。

據可推斷,若未來貴陽銀行無法按時獲得地方資金以償還存量債務,其擴張難度將顯著加大,內生性增長的潛力也將受到抑制。盡管從賬面利潤來看,貴陽銀行表現可觀,但實際股東回報率將逐年降低,淨資産收益率亦將呈連年下降之

0 阅读:270

野武士

簡介:把人文、科技與財經編成故事會,作爲你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