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進入倒計時!賴清德危機四伏,與台“斷交”之聲不絕于耳

張殿成軍情觀察 2024-05-12 16:13:16

隨著台灣島內選舉結果的塵埃落定,賴清德即將走馬上任。然而,他還未正式就職,外事情勢就已危機四伏,多個國家傳出與台“斷交”之聲不絕于耳,這也讓台“外事部門”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年初,就在賴清德宣布選舉勝利的第二天,太平洋島國瑙魯便宣布與台灣"斷交",轉而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與中國大陸複交。對此,我外交部表示贊賞和歡迎。這一事件不僅給台“外事部門”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也讓外界看到了民進黨當局在國際舞台上的孤立無援。當時就有網友表示,賴清德當選,瑙魯宣布與台“斷交”只是一個開始,而非結束。

民進黨當局執政8年,已經相繼有10個國家與台“斷交”,現在僅剩12個所謂的“邦交”。即便這個12個國家,也隨時可能“斷交”。島內輿論認爲,賴清德將于5月20日就職,屆時很可能會出現類似瑙魯突然割席的情況。被輿論嘲諷爲“斷交部部長”的吳钊燮也坦言,盡管短期內不會有新的國家同台方“斷交”,但長期情況下可能也會有問題,並稱有兩個所謂的“友邦”有長期隱患。台媒猜測,這兩個所謂“友邦”可能是海地和危地馬拉。海地國內局勢動蕩,黑幫勢力猖獗,連基本的經濟活動都難以進行,這使得台當局通過"撒幣外交"來維系與海地的關系變得異常困難。而危地馬拉則計劃與中國大陸發展貿易關系,這也讓賴清德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有台媒此前報道稱,危地馬拉外交部長馬丁內斯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稱,有興趣與中國大陸接觸,嘗試圍繞貿易發展一些關系,可能會成立一個貿易利益辦公室,幫助危地馬拉産品找到中國大陸市場。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態稱,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是中國同包括危地馬拉在內的所有國家開展合作的根本前提和政治基礎。他說,全世界已有183個國家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充分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大義、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希望危地馬拉新政府順應曆史大勢和時代潮流,盡早作出符合危地馬拉國家和人民根本和長遠利益的正確決斷。

有分析指出,海地與危地馬拉不斷傳出與台"斷交"的聲音,一方面是因爲民進黨當局的外事政策已經失去了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它們看到了與中國大陸建交所帶來的巨大的利益。所以,除了海地和危地馬拉之外,巴拉圭也發出了“棄台”,並且與中國大陸建交的聲音。巴拉圭總統培尼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正面臨本國農業團體的壓力,他們呼籲盡早與中國大陸建交,以便能夠直接打開大陸市場,不再需要通過鄰國阿根廷和巴西作爲中間商來出口商品。巴西總統盧拉也從尊重"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獨”,支持中國統一大業的角度出發,勸說巴拉圭總統培尼亞與台“斷交”,因爲與中國大陸建交,才能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

實際上,台方與所謂“邦交”的關系十分脆弱,並且處于隨時“斷交”的局面,這還是全靠“大撒幣”來維系的結果。所以,這種建立在金錢上的關系根本就不需要風吹,走兩步就散了。如果海地,危地馬拉和巴拉圭與台“斷交”,那麽台所謂的“邦交”數量將進入個位數。此外,太平洋島國馬紹爾群島,帕勞,圖瓦盧等也曾傳出過與台割席的聲音,這就意味著“邦交”清零將進入倒計時。在過去8年時間,民進黨當局在外事層面節節潰敗。而賴清德還未上台就已是危機四伏,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民進黨當局謀“獨”挑釁,而招到大陸的反制以及國際社會的孤立。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爲了獲得美日等外部勢力“力挺”的姿態,蔡英文不惜犧牲島內民衆的利益與福祉,開放萊豬,核食進口,購買美制武器裝備。然而,這些舉措非但沒有爲台灣地區帶來和平與穩定,反而讓民進黨當局變得更加孤立無援,“台獨”分裂勢力的活動與生存空間日益萎縮。可以說,蔡英文已經用光了所有獲得外部勢力“挺台”的資源,未來賴清德“上台基本已無籌碼可用。因此,即便是在5·20賴清德的就職儀式當天,任何一個所謂的“邦交”突然宣布與台“斷交”,也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1 阅读:108

張殿成軍情觀察

簡介:國際軍事評論 武器裝備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