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女兵來疆後遇見這些前所未有的困難,看看她們是怎麽搞定的

修爲之士 2024-04-12 17:56:27

50年代初,爲促成解放軍二軍、六軍、二十二兵團廣大官兵安家立業,更好地紮根新疆,屯墾成邊,王震親自組織新疆軍區從內地動員大批婦女入伍進新疆,參加邊疆建設。

1951年,從華東野戰軍醫院征調未婚山東藉女醫護軍人2000余名;1952年又從老解放區山東征女兵近3000人;

之後的1954年,新疆軍區又到山東廣征青年婦女近7000人,乘火車到蘭州,再乘大卡車浩浩蕩蕩進新疆。

1952年冬季的石河子,氣溫只有零下40度左右,經常大雪紛飛,一個多小時就下四五十厘米厚。天灰地白,一望無際。

初到新疆的山東姑娘們每到室外工作,就得從頭到腳穿得圓滾滾的。身材矮小的活像個皮球,在雪原上艱難緩慢地滾動著。

她們初穿氈簡總是摔跤,有時好幾個人跌成一堆,她們反而笑得很開心。後來她們才知道是氈筒底下積成的“雪釘”作怪。慢慢地姑娘們掌握了對付“雪釘”的辦法,她們再也摔不倒了!

姑娘們的宿舍離她們的葦棚廁所只有十幾米遠。

因野狼在場區常常出沒,夜裏狼叫聲時有所聞,她們在天黑之前就要上完廁所。

但如有人必須夜廁時,就得全屋出動,有的拿手電,有的拿鐵棍、鉗子,圍住廁所門口,手電不停地亂照,把鐵棍、鉗子敲得叮叮當當直響,嚇得野狼不敢靠近。艱苦的環境既鍛煉了她們的意志,也增長了她們的智慧。

分配在廠裏的女兵生産時實行兩班倒的工作制。值12小時班後,還得參加班前、班後會和義務勞動。

休息時間已經不多,可姑娘們還把公休、節假日向黨獻禮。更令人感動的是,每逢修車,人馬全上兩三天的日夜連軸轉,熬得人兩眼通紅。可是當機車一開動,該誰值班誰就挺身而上。

爲了不讓疲勞引發磕睡影響生産,她們有的從上班一直不停地走到下班,有的直掐自己的眼皮……

技術小組長吳躍征,因爲連續熬夜,在4米高處給絞龍軸瓦加油時,腿一軟摔了下來,摔掉一顆牙,經診斷,摔成了腦外傷和輕微腦震蕩。

住院稍好後,她就迫不及待回廠上班,誰也勸不住。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年齡的增長,她們與幹部、戰士們組建了家庭。“小軍墾”們先後出世了,但廠裏無嬰幼兒保育設施,母親們就想了個“孩子隨媽兩班倒”的辦法,下了班的媽媽先將全班組的孩子餵了牛奶,換好尿布,再回去餵自己的孩子和休息。

幾個月後孩子會翻身了,母親們就用繩子把孩子捆好,再把繩頭牢牢地拴在床頭上,留下半尺到一尺的活動余地,用枕頭、被子擋在孩子的周圍,

一天,小丁在值班,班長走過來對她說:“你的兒子嗓子都哭啞了,你鎖著門,我進不去,你快回去看看吧!”

小丁的家離車間很遠,她一路小跑到門口,聽不見哭聲,急忙開門一看,繩子松散在床上,枕頭掉在地上,孩子卻不見了。

她急得滿屋裏找,最後才在床底下看見趴在地上睡著了的兒子,只見滿臉的淚水和著泥土畫了個小花臉,鼻涕、口水流滿了脖子。小丁一把將兒子摟進懷裏,心痛得哭了。

無數山東女兵在建設邊疆的軍墾事業中,在新疆這片陌生而又遼闊的土地上默默耕耘,付出了她們全部的青春和才華。

她們用幾十年誠實和辛勤的勞動,用淚水和汗水,在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候,也改寫了新疆數千年來屯墾成邊的曆史,讓新中國的軍墾有了第二代、第三代…

推薦閱讀:

50年代湖南女兵滿懷激情來到兵團,不料卻發生了這些事,最後究竟咋解決的?

1956年,這些河南青年不顧父母反對來新疆兵團支援建設,看到一路荒涼,有人開始掉眼淚,後來怎麽樣了​

0 阅读:16